5.5《群落的演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5《群落的演替》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06 17: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群落演替》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为浙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群落》的第五节《群落演替》,教材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群落演替的原因,演替的类型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既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延续,旨在让学生理解群落的动态发展过程,本节还设有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可见我国政府积极改善生态的决心。
-10795132080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群落的演替过程及类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材料分析,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增强生态意识。
6354000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演替过程及类型。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43180130810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模型及挂图
2、学生准备:教材。
-4953015938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回顾复习,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形成的原因?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类型有?群落中各物种的生态位分几种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群落的主要类型有那些?
学生:思考回答前面学习的相关生态概念常识。
教师:现有的群落类型,一开始是这样的吗?随时间的推移会不会变化?
【讲授新课】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教师:请同学们再思考火山喷发后,地面上的植物发生怎么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并试回答。
教师:修正并让学生明白群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命系统。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地壳运动、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教师:课件展示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演替。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区别。
学生:分组讨论并试表达这两个演替过程。
教师:修正并让给出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路边的植物类型。
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并积极回答。
教师:你能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学生:思考并试回答。
教师:修正并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我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的政策。
学生:阅读了解。
五、生物入侵
教师: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 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学生:阅读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
【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整理本节内容。
学生:积极参与小结本节所学。
教师:同学们要意识到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过程,也要有全球生态系统
的观点,热爱我们生存的地球,并积极维护她的现有稳态,才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0955154940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