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复习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复习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6 21:2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次函数复习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
形如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且a≠0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a≠0)。
二次函数顶点式: y=a(x-h)2+k(a≠0)。
二次函数的两点式:y=a(x-x1)(x-x2)(a≠0)。
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首先把y=ax2+bx+c化成 y=a(x-h)2+k的形式,
然后对图象和性质进行归纳:
所有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一条抛物线;当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当 | a | 的值越大时,开口越小,函数值 y 变化越快。
当 | a | 的值越小时,开口越大,函数值 y 变化越慢。
3. 当 a > 0 时,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a < 0 时,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4. y=a(x-h)2+k 的顶点坐标是(h, k) , 对称轴是直线 x㎝=h,当x=h时,y 有最大(或最小)值,即
5. y=ax2+bx+c的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直线 ,当 时,y 有最大(或最小)值。即
8. 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有两个相同的交点,即顶点在x 轴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x1=x2 ),当x≠x1(或x≠x2)时,y>0,即ax2+bx+c>0 ; 当x=x1=x2时,y =0;无论 x 取任何实数,都不可能有ax2+bx+c<0.
9. 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有两个相同的交点,即顶点在x 轴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x1=x2 ),当x≠x1(或x≠x2)时,y<0,即ax2+bx+c<0 ; 当x=x1=x2时,y =0;无论 x 取任何实数,都不可能
有ax2+bx+c>0.
10. 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无交点,即全部图象在x 轴的上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无实数根,无论x 取何值,都有y>0;
11.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无交点,即全部图象在x 轴的下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无实数根,无论x 取何值,都有y<0 .
12. y=ax2+bx+c(a≠0)与 y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c) .
由此可得:
当c >0时,抛物线与y 轴相交于正半轴;
当c =0时,抛物线过原点;
当c <0时,抛物线与y 轴相交于负半轴。
三、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
3. 过x轴上的两点及任意一点确定解析式时,用交点式 y=a(x-x1)(x-x2)
【例】 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求函数解析式。
巩固练习3
如图,抛物线经过下列各点,试求它的函数解析式。
巩固练习4
?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试用 “ >、< 、=” 填空:
(1)a 0,b 0, c 0;
(2)a+b+c 0;
(3)a-b+c 0;
(4) △ 0;
(5) 0.
再见!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
把一般式 y=ax2+bx+c 配成顶点式为:
6. 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有两个不相同的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x1x2时,y>0,即ax2+bx+c>0 ; 当x1 即ax2+bx+c<0.
7. 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有两个不相同的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x10,即ax2+bx+c>0 ;当xx2时,y<0,
即ax2+bx+c<0.
y>0
y<0
y>0
无论 x 取何值,都不可能有y≤0。
y<0
无论 x 取何值,都不可能有y≥0。
c > 0
c < 0
c = 0
1. 已知三个普通点确定函数解析式
提示:如果已知的是三个普通点,则一般采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巩固练习1
2. 过顶点和一普通点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巩固练习2
(C)
-1
3
3
x
y
0
解: 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a(x-x1)(x-x2), 则
x1=-1, x2=3, 于是
y=a(x+1)(x-3).
∵抛物线过y 轴上的点(0,3),
∴把这点坐标代入上面式子,得
3=-3a
∴ a=-1.
∴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
y=-1(x+1)(x-3).
即 y= - x2+2x+3 .
-1
3
-2
x
y
0
解: 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a(x-x1)(x-x2), 则
x1=-1, x2=3, 于是
y=a(x+1)(x-3).
∵抛物线过y 轴上的点(0,-2),
∴把这点坐标代入上面式子,得
-2=-3a
∴ a=2/3.
∴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
y=2/3· (x+1)(x-3).

-1
x
y
0
1
1
<
<
>
<
>
>
>
26二次函数复习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
形如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且a≠0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a≠0)。
二次函数顶点式: y=a(x-h)2+k(a≠0)。
二次函数的两点式:y=a(x-x1)(x-x2)(a≠0)。
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首先把y=ax2+bx+c化成 y=a(x-h)2+k的形式,
然后对图象和性质进行归纳:
所有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一条抛物线;当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当 | a | 的值越大时,开口越小,函数值 y 变化越快。
当 | a | 的值越小时,开口越大,函数值 y 变化越慢。
3. 当 a > 0 时,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a < 0 时,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4. y=a(x-h)2+k 的顶点坐标是(h, k) , 对称轴是直线 x㎝=h,当x=h时,y 有最大(或最小)值,即
5. y=ax2+bx+c的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直线 ,当 时,y 有最大(或最小)值。即
8. 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有两个相同的交点,即顶点在x 轴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x1=x2 ),当x≠x1(或x≠x2)时,y>0,即ax2+bx+c>0 ; 当x=x1=x2时,y =0;无论 x 取任何实数,都不可能有ax2+bx+c<0.
9. 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有两个相同的交点,即顶点在x 轴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x1=x2 ),当x≠x1(或x≠x2)时,y<0,即ax2+bx+c<0 ; 当x=x1=x2时,y =0;无论 x 取任何实数,都不可能
有ax2+bx+c>0.
10. 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无交点,即全部图象在x 轴的上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无实数根,无论x 取何值,都有y>0;
11.当a<0, △<0时,抛物线y=ax2+bx+c与x 轴无交点,即全部图象在x 轴的下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无实数根,无论x 取何值,都有y<0 .
12. y=ax2+bx+c(a≠0)与 y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c) .
由此可得:
当c >0时,抛物线与y 轴相交于正半轴;
当c =0时,抛物线过原点;
当c <0时,抛物线与y 轴相交于负半轴。
三、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
3. 过x轴上的两点及任意一点确定解析式时,用交点式 y=a(x-x1)(x-x2)
【例】 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求函数解析式。
巩固练习3
如图,抛物线经过下列各点,试求它的函数解析式。
巩固练习4
?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试用 “ >、< 、=” 填空:
(1)a 0,b 0, c 0;
(2)a+b+c 0;
(3)a-b+c 0;
(4) △ 0;
(5) 0.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