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数学 6.4.2容易误导决策的统计图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 6.4.2容易误导决策的统计图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7 16: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容易造成误导的统计图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2.
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提高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诚信为本,信誉为上的良好品质。
教学
重点
难点
方法
教学重点
1.分析具体情境中一些数据及其表示方式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
3.经历调整、统计、研讨等活动.
教学难点
分析具体情境中某些统计图给人造成误导的原因.
教学方法
Ppt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2.
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提高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诚信为本,信誉为上的良好品质。
知识回顾
三、慧眼识图
1.调查一下本班四名同学的身高并做成条形统计图
通过统计图,身高最高是最矮的几倍?实际呢?图上的感觉和实际是否一致呢?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误导呢?
2.
甲乙两种品牌的酒的近几年销售额和单价情况
甲乙两种酒的单价涨价快慢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加以比较
比较后反思:为了较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注意:在两个图象中,
横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应一致,
纵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应一致。
甲乙两种酒的销售额制成条形统计图,加以比较
思考:为了较直观地反映几个统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
纵轴上的数值是否从0开始.
商海实战
3.右图反映了我国2009年对三个地区的货物出口额情况
(数据来源于www.stats.)
问题1:
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2009年我国对哪个地区货物出口额最大?是多少?
问题2:
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2009年我国对哪个地区货物出口额最小?是多少?
问题3:
最大的大约是最小的几倍?图中所表现出的直观情况与此相符吗?为什么?
问题4:
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应我国对三个地区的出口额之间的比列关系,应作怎样的改动?
4.某市在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决定在五年内普及高中教育,下面是2014年、2015年两年中考升入高中、技校或中专及辍学人数与考生人数的比例情况,如图:
根据该图,李颖认为该市2015年升入高中人数比2014年少,你同意她的看法吗?为什么?
笑笑把她的8次数学成绩按顺序绘成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
这两幅图给人的感觉相同吗?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笑笑想让妈妈知道他最近很喜欢数学,也很努力,拿哪幅图给妈妈看呢?
四、诚信为本
小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2.
有了慧眼识图的本
领,晓得容易造成
误导的统计图有哪
些原因?
3.
做人要诚信为本,
如何调整统计图
避免产生错觉?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业
作业:鑫鑫养鸡场为了宣传他们的鸡蛋,把他们的鸡蛋和市场上普通鸡蛋中各种维生素B的含量加以比较,制成条形统计图,如图,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若不合适,应该如何改动?
鑫鑫鸡蛋维生素
市场普通鸡蛋维生素
解读学习目标
回顾旧知,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制作漂亮的条形统计图,和课件给的条形统计图比较,启发学生反思和总结,
学生抢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反思和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通过了解这节课的思维导图,清楚明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三个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从学生最近的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思考和探究这节课的重点问题。
通过学生的反思和总结,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时巩固新知识,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解答,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从选择题到解答题,从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到扇形统计图选择到识别统计图能给人以误导,及找到改正的方法,加以探究和练习。
让学生学有所用,既有能辨别真伪的慧眼,又有能改正造成误导的统计图的能力和方法,并且育人在其中,做人诚信为本。
培养学生不论在学校还是将来走进工作岗位,都要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共同分享成功和成果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