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数学 综合与实践2 关注人口老龄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 综合与实践2 关注人口老龄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7 16:4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关注人口老龄化》教学设计
课题 《关注人口老龄化》 课时 第3课时
教具与 媒体 白板课件
教学内容分析 《关注人口老龄化》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与其他三个领域的内容不同,它有着自身特定的内涵。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其主要活动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综合实践活动围绕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本综合实践活动设立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之后,意为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表示与处理的全过程,尝试用统计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会用数据分析问题,并会利用数据做出决策和判断。
人口老龄化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调查工作,需要课上与课下相结合,课前设计问卷调查表,组织学生调查,课上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课下与课上相结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在各小组已经完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分析数据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统计调查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部分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活动经验: 在统计活动中学生已经建立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
年龄特征: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活动经验,但是由于学生是七年级刚学完,进一缺少分辨和选择能力,对综合应用的能力较弱。因此,课前尚需做指导。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应用的广泛性,增强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含义;选择适当的收集、表示和处理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必要性,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用统计研究问题的经验,体会统计的特点。
通过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关注社会,进一步累积合作与交流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难点 培学生养科学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策略 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借助微视频向学生展示人口老龄化的材料,客观、真实;借助课件展示学生的调查情况,各种图片;借助Excel制作各种统计图;
采用调查方法:走入家庭、社区、政府部门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用事实、数据说话;
课前与课上相结合:采用课前准备与课上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方法,重在交流;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人口老龄化的各个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小组调查。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景引入: 播放有关老龄化问题的新闻报道:
出示人口老龄化图片1:

师:从刚刚的资料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学生发言,从各个角度描述人口老龄化所包含的问题。 学生初步感受人口老龄化
课堂互动: 认识人口老龄化:
(1)课件展示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
(2)展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数据:
图片2;图片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言:从图中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明确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2)让学生感受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体会通过数据分析社会问题。
2.展示所在的银川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统计图:
图片4 学生发言:进一步体会银川市人口老龄化的情况。 让学生从数据中感受银川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展示个人调查 :
教师播放学生课前进行调查的过程性图片资料(图片5)
选一名学生上台发言,描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自己家中的涉及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并且在发言过程中上传展示学生制作的统计图。
学生结合自己所做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自己家中的老人无人陪伴、父母赡养爷爷奶奶负担重等问题。并对自己所做的统计图进行分析。 (1)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情况对人口老龄化所涉及的问题有切身认识。
(2)让学生利用统计图来灵活分析实际问题。
对本节课所涉及的所有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分类:
教师展示问题:
空巢老人
老人赡养问题
独居老人无人照顾
国家补助
巨额医药费难以为继
老人去医院的次数
每周陪伴老人的时间
老人的日常休闲方式
学生集体对问题进行分类:
1-4:老人的赡养问题;
5-6:老人的健康问题;
7-8:老人的精神生活。 对老龄化问题进行分类,以便接下来更明确的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
小组展示:
(1) 教师播放小组在课前进行调查的过程性图片资料(图片6)
针对:老人的赡养问题、老人的健康问题、老人的精神生活三方面,各选取一个小组上台展示。
(2)教师播放其中一个小组在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视频资料。
(1)针对人口老龄化的三个方面,三个小组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展示本组的调查主题、调查的具体问题、调查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论。
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白板展示各小组的调查报告以及绘制的统计图。
(2)学生针对视频中针对统计图的选择问题进行发言。 (1)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的分类调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同时能从自身角度出发,给出力所能及的应对建议。
(2)通过展示调查报告,让学生更明确一项调查活动的基本步骤和具体做法。
(3)发展学生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明了在针对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选用统计图;同时,通过小组间不同的调查方式,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时应注意广泛性和代表性。
全班数据分析:
教师展示全班同学的每周陪伴老人时间、老人的休闲方式、每月老人的赡养费用统计表,引导学生上台做出不同的统计图。
根据做出的统计图引导学生进行本班家庭中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分析。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EXCEL当堂针对每一个问题做出相应的统计表。
(2)学生发言,就本班老龄化情况阐述心得,学生可相互补充。 (1)让学生也体会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便捷之处。
(2)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身边的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展示:
教师播放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国家政策:图片7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言,叙述自己的想法,涉及养老、老人的陪伴等等,合理即可。 (1)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口老龄化的危害性。
(2)通过向学生展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提高学生对社会性问题的关注程度。
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
(1)通过这节课的体验,你有什么感受?
(2)除了上述的政策外,你还能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献计献策吗?
教师展示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图片性资料(图片8);
教师小结。 学生发言,互相补充交流。可从统计、调查分析、以及人口老龄化多方面思考。 通过学生的发言交流:
(1)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体会统计的实际应用性,在具体问题中,灵活选用统计图。
(2)让学生熟悉调查活动的具体步骤,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3)对人口老龄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能更关心身边的老人。
布置作业 每人完成一份调查反思,就本次调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值得推广的经验进行小结,以便为后续其他的调查活动做好借鉴。
课后反思 1.教师灵活运用多种媒体技术,很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2.整节课的思路:从全国的人口老龄化数据入手,逐渐具体到学生周围的实际情况,思路清晰,环节紧凑。
3.学生上台展示时,如果在语言和肢体表达上更加生动自然会更好。
图片资料附注: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