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4.2比较线段的长短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4.2比较线段的长短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7 16:55:39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四章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
4.2比较线段的长短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A
B
如图QQ要从A地到B地,哪条路最近?
②
①
③
④
最近的是②
线段公理: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总结归纳
1.如图所示,从A村出发到B村,最近的路线是( )
A.A—C—D—B
B.A—C—F—B
C.A—C—E—F—B
D.A—C—M—B
B
活动:议一议
下图中哪棵树的高矮?哪支铅笔的长短?窗框相邻两边哪条边长?你们是如何比较的?
度量法
叠合法
目测法
A′
B ′
A
B
AB=1.4厘米
A′ B ′=1.9厘米
AB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方法
1 度量法
度量法:用刻度尺测量他们的长度,进行比较;用度量法比较线段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
归纳总结
A′
B ′
A
B
图1
若端点B ′与端点B重合,则得到线段A′ B ′等于线段AB,可记做:A′ B ′ =AB
1将线段A′B的端点A′B′与线段AB的端点A重合
2将线段A′ B ′沿着线段AB的方向落下
二叠合法
A′
B ′
A′
B ′
A
B
图2
若端点B ′与端点B内,则得到线段A′ B ′小于线段AB,可记做:A′ B ′
1将线段A′ B ′的端点A′与线段AB的端点A重合
2将线段A′ B ′ AB沿着线段AB的方向落下
二叠合法
A′
B ′
A′
B ′
A
B
图3
若端点B ′与端点B外,则得到线段A′ B ′大于线段AB,可记做:A′ B ′ >AB
1将线段A′ B ′的端点A′与线段AB的端点A重合
2将线段A′ B ′沿着线段AB的方向落下
二叠合法
A′
B ′
叠合法
先把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落在同侧,根据另一端落下的位置,来比较.
注意:起点对齐,看终点.
归纳总结
B ′
第二步:在射线A′ C ′上截
取A′ B ′ =AB.
则线段A′ B ′即为所求。
例: 用直尺、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A
B
第一步:先用直尺画一条射线A′ C ′ .
A′
C ′
1.观察下列三组图形,分别比较线段a、b的长短
(1)
a
(2)
(3)
a
a
b
答:三个小题中都是a=b.
b
b
线段的中点: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A
B
C
符号语言: AB=BC=
如右图所示,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如图所示,图中共有三条不同的线段,它们分别为线段AB、AC、BC,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A
B
C
线段AB、AC的差等于线段BC
线段AC、BC的和等于线段AB
符号语言:AC+BC=AB
符号语言:AB-AC=BC
线段AB、BC的差等于线段AC
符号语言:AB-AC=BC
例:如图,AB=12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那么AD有多长呢?
A
B
C
D
∴ AC=CB=
解: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解法一:
解法二: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AC=CB=
1.如图,AB=CD,那么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
A.AC=BD B.AC
C.AC>BD D.不能确定
2.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下面等式正确的是( )
A.CD=AD-BC B.CD=AC-DB
C.CD= AB-BD D.CD=AB-AD
A
B
C
D
A
B
C
D
A
D
课堂练习
3.如图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那么AD= 。
A
B
D
已知:在直线l上依次取A、B、C三点,使得AB=4,BC=3,如果O是AC的中点,那么线段OC的长度是多少.
A
B
C
l
解:∵ AB=4,BC=3,
∴ AC=AB+BC=4+3=7.
∵ O是AC的中点
AB+BD
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10,BC=3,求线段AC的长度.
解:情况一、若A、B、C三点顺次排列,如图(1)所示.
∵ AB=10,BC=3,
∴ AC=AB+BC=10+3=13.
情况二、若A、C、B三点顺次排列,如右图(2)所示.
∵ AB=10,BC=3,
∴ AC=AB-BC=10-3=7.
答:线段AC的长度为13或7.
A
B
C
图(1)
A
B
C
图(2)
这节课主要学习哪些内容?
3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4学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5线段的和与差
6线段的中点定义及相关计算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课外作业
第113页
第2、3题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2 展开与折叠
1.3 截一个几何体
1.4 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1 有理数
2.2 数轴
2.3 绝对值
2.4 有理数的加法
2.5 有理数的减法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7 有理数的乘法
2.8 有理数的除法
2.9 有理数的乘方
2.10 科学记数法
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3.1 字母表示数
3.2 代数式
3.3 整式
3.4 整式的加减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4.1 线段、射线、直线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4.3 角
4.4 角的比较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5.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
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5.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5.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1 数据的收集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6.3 数据的表示
6.4 统计图的选择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