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广州航拍照片——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我国最大和设施最先进的体育场馆之一,在航空摄影时,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3.如图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投影仪,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平面镜的作用是聚光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小,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的同时投影仪适当远离屏幕
4.生物学家经常用放大镜观看植物的经络,如图所示,他看到的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下列几种情况成实像的是(
)
A.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像
B.从河水中看到的游鱼
C.从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火车
D.从放大镜中看到的地图
6.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看到
B.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既不可以用光屏承接,眼睛也无法看到
C.实像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虚像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二、非选择题
7.关于“像”,小聪列举了如下四个成像实例,其中属于虚像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即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放大镜成像)。
8.根据下面四个光现象的实例回答问题。
①雨后见彩虹;②小孔成像;③手影;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的“倒影”。其中成实像的是________,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_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序号)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C
6.A
7.②④
解析: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的倒立的实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照相机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形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放大镜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8.②;②③
解析:①雨后见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水珠折射而成的,太阳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不是像;②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③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不是像;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综上分析可知,其中成实像的是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②③。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
A.
B.
C.
D.
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4.(2019秋·龙岩期末)下列现象中成虚像的是(
)
A.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像
B.小孔成像
C.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
D.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
5.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
C.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6.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是等大
B.实像一定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C.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7.下列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成像中,成实像的是(
)
A.小孔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水面的“倒影”
D.放大镜观察字
二、非选择题
8.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以上两空均选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解析:A、电影院在放映电影,可以成在银幕上,是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凸透镜成像,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C
解析:AC、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故A错误,C正确;
B、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虚像不是幻觉。故B错误;
D、实像有放大、等大、缩小,虚像有等大、缩小、放大的。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A、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故A错误;
B、光的直线传播可以产生实像,光的折射也可以产生实像,也可以产生虚像,故B错误;
C、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C错误。
D、是否用光屏能承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承接不到,故D正确。
7.A
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点,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水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虚;实;远离;幻灯机、投影仪
解析:由题图知,甲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从甲到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远离书本的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制成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素养提升
一、实验探究题
1.实像和虚像
观察实像和虚像的成像光路图,填写表格:
像的性质
实像
虚像
成像示意图
成因
________会聚而成
________相交而成
特点
(1)_________
用光屏承接,能用眼睛观察到
(2)物、像分布在凸透镜的________
(3)实像都是________的
(1)________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2)物、像分布在凸透镜的________
(3)虚像都是正立的
相同点
都能用眼睛观察到都能用照相机拍成照片
二、综合提升题
2.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把钢尺竖直插入水中,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如图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
3.有两只洁净的圆柱形玻璃杯,一只盛满水,另一只是空的,上面盖有盖子,你能运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加以区分吗?应该怎样做?说出其中的道理。(不允许用手接触杯子)
参考答案
1.实际光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能;两侧;倒立;不能;同侧
2.见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数学工具进行科学分析与推理的科学思维素养。如图所示,从钢尺点沿半径方向射出的光线,由于光线的方向垂直于分界面,所以其出射光线的方向不变;从点斜着射出的一条光线(斜着进入空气中),出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两条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是的虚像;同理,点成像于点;由图可知大于,所以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
3.将手放在杯子的一侧较近的地方,在另一侧透过杯子看手若被放大,则杯子里装有水,否则为空杯子。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物理观念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盛满水的杯子里的水与玻璃杯组成了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可以成像,最方便的方法是把物体(如手)放在离杯子较近的地方,透过杯子看手,如果看到放大的像,则这个杯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里面有水,透过空杯子则不会看到放大的像。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宜昌中考,3,★☆☆)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地区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三棱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2.(2020?道里区一模)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
D.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3.(2019秋?龙岩期末)下列现象中成虚像的是( )
A.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像
B.小孔成像
C.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
D.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
4.(2019秋?大连期末)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
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必须保证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二、非选择题
5.(2017辽宁阜新中考,10,★★☆)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___(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_____(填“物距”或“像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经装有水的矿泉水瓶折射后会聚于某处,时间一长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2.D
解析: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综上所述,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所以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
3.D
解析:A、电影院在放映电影,可以成在银幕上,是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
C、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凸透镜成像,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
D、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B
解析:A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B正确;
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
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5.反;凸透;实;物距
解析: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通过手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用自拍杆拍照时,增大了人与镜头间的距离,即增大了物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