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
科目 数学 学校 旭景小学 执教者 吴跃
一、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
二、教材分析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可以很快掌握小数加减法中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及进、退位的规则。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对小数点的处理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需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化简。因此,教材把小数加减法编排在同一例题中,便于集中研究算理,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如,例1是教学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先在小数加法中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问题,再迁移到小数减法。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数的认识方面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在数的运算方面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其简便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本单元的学习会为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奠定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题组梯度练习,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 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齐读。 明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一、 题组
练习,
掌握
算法 题组一:
769.3+89.2
456.7-23.5 设计意图:一位小数加、减法且整数部分位数不同的两道题,既复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又让学生在计算时发现要小数点对齐,不要受到整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影响。
题组二:
0.4+0.6
1.2-0.7 一位小数加、减法的两道题,复习进退位。
题组三:
0.72+0.27
6.49-4.25 两位小数加减法不进退位的题组,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竖式计算的算理、算法和一位小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相同。
题组四:
6.45+4.29
6.45-4.29 两位小数加减法进退位的题组,学生通过计算学习和巩固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
题组五:
0.454+0.211
0.454-0.211 三位小数加减法不进退位的题组,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无论小数位数是多少,计算时都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看书
质疑,
加深
内化 组织学生看课本P71和P72的内容。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养成看书复习、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
三、 知识
运用,
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教材第72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6.07+4.89???5 .64-1.78 学生独立完成。
上台投影解题过程,集体交流订正。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2.综合练习
(1)教材第74页第3题。
①两幅图中分别称出的质量是多少?
②杯里有水多少千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③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①左图一个杯子重0.35千克,右图杯子和水共重0.95千克。
②展示对比:
③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将看图、读数据、思考与计算充分结合起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教材第72页,做一做第2题。
独立解决,投影展示、交流与订正。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 课堂
总结,
提出
质疑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是关键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在回顾与反思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做到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积累小数加减法笔算的活动经验,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 作业布置,
巩固
延伸 课本P74第1、2、4题。
知识延伸与巩固。
六、 板书
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