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07 06: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期半期
高 2019 级 地理 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题总分:100分; 3:试卷页数8 页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90502133601.读世界四个岛屿经纬网图,下列对四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6667543815
A.③岛位于②岛的西南方 B.①岛的实际面积最大
C.③岛位于西半球 D.④岛位于①岛的东南方
2.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A. 他们不会相遇???????? B. 在赤道之间相距最远?
C. 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 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读甲、乙两图,据此完成3~4题。
600075127635
3.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4.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1038225-10160
5.图中水库大坝的高度约为(  )
A.48 米 B.68 米 C.108 米 D.128 米
6.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铁路要防御崩塌和滑坡的危害 B.A地能看到悬崖下过往的火车
C.大坝建成后不会淹没B处村庄 D.C处适合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下图为“某一观测者观察土地坍塌的情形图及所在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7~9题。
98107555245
1009650139700
7.以观测者所处地形判断,其位置应最接近左下方等高线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8.对图中甲乙丙丁线判断合理的是( )
A.该线可能为脊线 B.该线可能为槽线
C.该线脊线、槽线均有可能 D.该线在图示区域坡度最大
9.图示地貌景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 B.山西 C.重庆 D.贵州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10~11题。
118046538735
10.关于本地区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省份为人口流出区,流动的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B省份为人口流入区,大量人口流入该省份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沿海,经济发达
C.C省份是人口流出区,流出的原因是为了经商、务工
D.D省份是这一地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所以是人口流入区
11.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边境线漫长,对外联系不便 B.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C.资源贫乏,能源紧缺 D.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不足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大巴山地形崎岖,限制了南北两侧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2017年12月6日,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连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让“蜀道难”成为了历史。读下图,完成12~13题。
134239073025
12.西成高铁穿越了( )
A.地势第二、第三阶梯?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C.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13.2018年春节期间,某游客从西安到成都沿途看到的传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南段居民喜面食,北段百姓偏麻辣? B.南段看民间皮影,北段赏变脸艺术
C.南段有棉纺布艺,北段多丝织锦绣? D.南段多为尖顶屋,北段可见半坡房
如图是“沿106°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107061076200

A.山顶2000米左右处 B.南坡海拔1300米左右处
C.南坡海拔2200米左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左右处
15.1月,①地气温高于④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①地(  )
A.海拔较高 B.森林覆盖率高
C.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D.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城市日照时数统计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显示的数据状况,与其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A.哈尔滨市1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因其正值极夜期间
B.上海市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与副热带高压影响有关
C.拉萨市各月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因其海拔高
D.各城市6月份日照时数差值最小,是海陆位置决定的
17.该年3-5月,北京比哈尔滨日照时数明显偏多,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年北京( )
A.白昼时间长 B.太阳高度大
C.降水量较少 D.气温上升快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8~20题。
时 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3.9
﹣1.4
5.4
13.6
19.8
24.3
26.2
25
20
13.2
4.9
﹣1.8
降雨量(mm)
3
6
9
26
29
71
176
182
49
19
6
2
降雨日
2
3
4
5
6
9
14
12
7
5
3
2
8级大风天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1.4
0.8
1.6
1.4
18.该地7、8月份降水暴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锋面雨带到达 B.准静止锋带来梅雨
C.台风带来大量降水 D.午后气温高多对流雨
19.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3、4月易发生(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冻害 D.洪水
20.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分别是(  )
A.珠江、长江、黄河、松花江 B.松花江、珠江、黄河、长江
C.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D.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22.图中②、④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②河(  )
A.流域降水少于④河 B.含沙量大于④河
C.流域面积大于④河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3.四河流域中(  )
A.①河开发水运,四季皆能通航
B.②河上游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③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D.④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较小 B.地形的影响
C.地上河 D.河流较少
25.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有( )
①旱作农业 ②两年三熟 ③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④人均耕地面积广 ⑤易遭受旱涝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称为凌汛。图5示意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2019年记录的即时流量数据(时间点为北京时间13时)。该河流春、秋两季有凌汛现象,且仅出现在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河段,长约200千米。该河段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会使河流流量增大。据此完成26~28题。
118935563500
26.与乙水文站相比,甲水文站所在河段( )
A.纬度高,上游???????????? ?B.纬度低,上游
C.纬度高,下游????????????? D.纬度低,下游
27.4月下旬,乙水文站流量变小,其原因是周边地区(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积雪厚度减小?????????????? D.积雪面积减小
28.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河段发生凌汛的日期大约为( )
A.3月16日 ?????????? ?B.4月1日 ??
C.4月16日 ????????? ? ?D.5月1日
阿涌贡玛错是黄河源区的重要补给水源,如图为1990~2001年阿涌贡玛错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气候变化是图示时间该湖泊水位变化的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会造成(  )
A.湖面蒸发量增大 B.冰川消融增多
C.大量引水灌溉 D.汇入湖泊径流增多
30.湖泊出水口底部最低高程也是影响湖泊水位变化的因素,这是因为湖泊出水口处(  )
A.流速小,湖泊水位迅速降低 B.堆积物坚硬,湖泊水位下降明显
C.堆积物松散,湖泊水位下降小 D.下切作用明显,湖水泄出量增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省市,主体位于陕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过渡区域。秦巴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左图为秦巴山区地形示意图,右图为1953~2016年秦巴山区霜期变化情况示意图。
23710901238254889553340
试列举秦巴山区作为过渡区的主要表现。(4分)
描述1953~2016年秦巴山区霜期的变化特征。(4分)
(3)分析秦巴山区霜期变化对当地农作物生长的影响。(6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中国第一雪乡”——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由于山高林密,北面袭来的贝加尔湖冷空气和南来的日本海暖湿气流在此频频交汇,造就了雪乡夏无三日睛、冬雪漫林间的现象。该地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米,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图10示意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11为雪乡景观图。
(1)描述图示区域1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6分)
(2)分析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6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吞吐型湖泊,高水位(20m)时湖区面积为4125km?以上,低水位(12m)时仅500 km?。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湖滨地区湖陆风明显,7、8月尤其显著。
材料二 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
材料三 鄱阳湖地区位置图。
145732571755
(1)说出鄱阳湖冬季水文特征。(4分)
(2)分析鄱阳湖“夏季一大片”的自然原因。(6分)
(3)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理由。(4分)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期半期
高2019级地理试题答案
选择题(60分)
1-5 CBACB 6-10 ACABC 11-15 BDDBC 16-20 BCAAD
21-25 CADCD 26-30 CDBAD
二、综合题(40分)
31.(14分)
(1)常绿阔叶连和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水田和旱田的过渡地带;河流结冰期与否的过渡地带。(任答2点4分)
(2)平均霜期最大值出现在1957年前后,最小值发生在2016年;平均霜期天数总体呈波动减少趋势。(每点2分,共4分)
(3)霜期缩短,适宜农作物生长时间延长;农作物遭受的冻害减少,生长期更加繁茂;缺少霜冻对害虫的灭杀作用,农作物虫害发生概率增加等。(三点6分,只答利或只答弊最多4分)
32.(12分)
(1)分布:等温线分布较密集(1分);数值由南向北递减(1分);东部向南弯曲,平原区向北弯曲(1分)。
原因:(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北温差大,等温线较密集(1分);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长越短,)气温越低,气温由南向北递减(1分);东部山地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南弯曲(1分);西部地处平原,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相对较高,等温线向北弯曲(1分)。
(2)(6分)纬度高,气温低(2分);受南来的日本海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足,且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北来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影响大,时间长(2分),海拔高,受地形影响,气流辐合抬升,降雪量大。(2分)
33.(14分)
(1)湖水量少(水位低);含沙量小(水质清澈);无结冰现象(水温低或水温高于O℃)。(任答两点4分)
(2)夏季降水补给多;汇入湖泊支流众多,入湖水量大;夏季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地形平坦开阔。(任答三点6分)
(3)赞同。理由:建坝后可增加鄱阳湖枯水季节水量,可减轻鄱阳湖区丰水季节的洪水威胁,具有供水(灌溉)、航运、旅游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不赞同。理由:建坝拦截湖水不入长江,可能影响长江下游的用水安全;可能影响鄱阳湖的天然调蓄作用,威胁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可能改变鄱阳湖湿地环境,影响鱼鸟生存。(任答两点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