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小括号
教学目标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小括号作为一个数学符号,它有自己本身的意义。之前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向右依次计算,而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与它们不同,需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也就意味着小括号拥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计算上思维过程与之前不同,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
难点分析
小括号是学生未接触的一个数学符号,作为全新的知识点,学生不了解它的意义和必要性,同时又因为认识小括号就意味着要与之前所学习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对比和区分。如果不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在计算中会因为忽略或乱用小括号而导致出错。
教学方法
1.贴近学生生活,通过情境图将算理融入到情境中,加深学生理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体会小括号的意义。2.在对比练习中,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巩固小括号的意义。使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出示教材第74页例题3的情境图。)
班里要举办“勇夺星星”的活动,于是有两个小朋友在帮忙剪星星,我们一起去看一看。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有10个星星,先剪掉2个星星,再剪掉3个星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一共剪了几个星星?还剩几个星星?)请学生回答要解决“一共剪了几个星星?”可以怎样列式解决?(2+3=5(个))重点解决“还剩几个星星?”,请学生完整表达数学信息和问题。
今天我们主要解决“还剩几个星星?”这个数学问题,你能完整的说一说数学信息和问题吗?(有10个星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还剩几个星星?)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动手操作,理清解题思路。你能用画一画的方式将我们的题目意思简单的表达出来吗?(交流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制造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结合自己画的图,想一想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2)先说一说你写的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举手汇报,交流想法:10-2=8(个)
8-3=5(个)、10-2-3=5(个)、10-5=5(个)、2+3=5
(个)10-5=5(个))(及时反馈,指导)(3)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10-2+3=5(个),他的想法是先算一共剪掉了几个,再算还剩几个。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列式可以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4)学生交流汇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图理解10-2+3=5,这个算式是错误的。)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尝试“创造”小括号看来10-2+3=5这个算式不能正确的表达我们的想法,要在2+3这里添加一个符号,说明我们要先算2+3的想法才可以。你能试着在10-2+3=5(个)这个算式中创造一个符号来表示先算2+3吗?(交流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2)认识小括号,感受小括号的作用。
看到同学们创造的这些符号,你有什么感受?(多、不一样)
是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想法。我们创造的符号都不一样用起来就会有很多的不方便,甚至会让有的人看不懂。因此我们的数学家就用这个符号“(
)”来表示,它的名字叫小括号。一起和小括号打个招呼吧,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它的。使用小括号,感受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现在我们给10-2+3=5(个)这个算式添上小括号,10-(2+3)=5(个)这个算式读作:10减2加3的和。现在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一起来说一说这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先算小括号里的2+3=5,再算小括号外的10-5=5)通过对比观察,加深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出示10-2-3=5(个)
10-(2+3)=5(个)这两个算式。
(2)观察我们今天解决问题所列出的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结果相同,一个有小括,一个没有小括号。)有小括号的算式和没有小括号的算式有什么区别呢?(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没有小括的算式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4)小结:看来小括号有改变计算顺序的作用,因此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注意观察算式中是否有小括号,再确定计算顺序。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巩固练习认识了小括号,我们来做组练习,加深对它的认识吧!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
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上下两个算式数学和加减号的位置都相同,不同的是下面的算式有小。)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计算。
小结
8.今天的学习让你有什么感受?还想知道什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新的数学符号小括号,它有着神奇的力量,就是帮助我们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算式要从左向右依次计算,而有小括号的算式要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你记住了吗?把你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课题名称
第六章第3节《小括号》
教学目标
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运算能力不仅是数学的一种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再通过对比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存在一定难度。
难点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新的符号的出现带来运算顺序的改变,打破了以往的从左到右以依次计算的认知,学生逻辑推理比较弱,理解困难:
教学方法
利用现实具体情境提供经验支撑,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再通过直观演示对比练习的过程,理解并巩固小括号的意义,掌握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旧知
仔细观察下列算式,你会计算他们吗?
3+4+9=
17-3-5=
13+5-7=
18-8+4=
它们是我们之前学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去依次计算。同学们都做对了吗?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都掌握不错,老师为你点赞!希望接下来的学习你也能收获满满。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新知
出示情景图,提问,你从这幅图里面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想要求还剩几个星星,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怎样列式呢?
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从10颗星星中剪掉2颗,再剪掉3颗,就是剩下的。
从这些星星中先看一共剪掉了多少颗,也就是2+3,再用总共的10颗减去一共剪掉的星星数。
怎样列式呢?“10-2-3=
”
“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第二种算法:我们需要先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了。(板书并介绍小括号)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新朋友(
)来帮忙了。它就是小括号。当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就得先算(
)里面的。
引导并板书计算“10-(2+3)=”先算2+3=5,再算10-5=5。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注意什么呢?-----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它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3、巩固提升
(1)同学们现在认识了小括号,你们的能力又变强了,快来看看下面这道题吧。
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12-5+4=
14-9-3=
12-(5+4)=
14-(9-3)=
相同点:它们所有的数和运算符号都相同。
不同点:一道题有括号,一道题没有括号。
大胆猜测一下这两道题的结果相同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下吧。
12-5+4=
先算12减5得7,再算7加4得11。
(5+4)=
先算5加4得9
,再算12减9得3。
14-9-3=
先算14减9得5,再算5减3得2。
14-(9-3)=
先算9减3得6,再算14减6得8。
为什么结果不相同呢?------这是因为出现了小括号,改变了算式的运算顺序,所以结果也不同。在计算时,我们一定要先看是否有小括号,如果有,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
)小括号这位新朋友,它拥有改变运算顺序的超能力。让我们用一个顺口溜来记住它吧!
小括号虽然小,数学计算少不了,算式里面有括号,先算里面要记牢。
你学会了吗?
同学们,只要你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一定能成为小小数学家的。今天的课就到这,再见。课题:认识小括号
课型:新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
页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重点: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已经具有认识和应用数字的经验和基础。但是一年级孩子的思维还需要借助直观的实物图像和实际操作。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只需要知道带想括号的算是的运算顺序,会口算即可。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发给1张有10
个星星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知名学生回答:
数学信息:有10颗星星,先剪掉2颗,再剪掉3颗。
问题:还剩多少颗?
2、第一种方法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答呢?怎么列出算式?
生:10-2-3=
师:怎么算呢?
生:先算10-2
=8,再算8-3
=5
师:对,这道题就是从左往右运算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算式表示的意义。10是什么?2是什么?10-2表示什么?再减3表示什么?
3、第二种方法
师:很好,这是一种方法,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求还剩几个星星的方法。
师:先来回忆一下刚才的题,第一次剪下2个,第二次剪下3个,两次一共剪掉多少个?
生:2+3=5。
师:那还剩下多少?生:10-5=5
怎么写综合算式?
生:10-2+3=5。
生:不是的,先算10-2=8,再算8+3=11,不是5,该先算“2+3”。
师:那你能不能创造一种记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师在算式里增加了小括号)
10-(2+3)=5。
师:这叫“小括号”。
生齐说:小括号。
师:加上小括号后,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就要先算,你能读一读这个算式吗?
生:10
减小括号2+3小括号等于5。
比一比
10-2-3=5
10-(2+3)=5有什么异同?
小括号顺口溜
巩固练习:
有12个桃子,小猴先吃了6个,又吃了4个,还剩下几个?
课堂总结:
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认识小括号
从左往右
10-2-3=5(颗)10-(2+5)=5(颗)
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作业反馈:课题名称
第六章
两位数减一位数(有小括号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材由实际问题情境引人,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用算式表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引人小括号,体会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分析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引出小括号,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小括号,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理解剪五角星中两次操作,理解解题思路。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的方式经历小括号的形成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先计算,再说一说先算什么?4+3+3=12-4+9=15+0-3=13-2-7=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一、创设情境课件呈现教材第74页例3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教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述信息内容: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教师:你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课件出示):还剩下几个五角星?教师:请同学完整把条件和问题完整说一说。教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二、分析问题1、摆一摆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五角星或学具代替,摆一摆情境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学具摆出问题。摆好后,自己说一说。2、列算式,算一算教师:要求“还剩下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么解决,试着在本子上列式子。教师补充:你能用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吗,汇报交流。可能出现解决的方法有:(课件出示)方法一:先用总数减去2个,再接着减去3个。板书:10–2–3
教师追问:这道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板书:
10–2–3=5(个)方法二、我是先算一共减去多少个,再算还剩下几个。2+3=5(个)
10–5=5(个)
(师板书)
我是用一道算式来解决的。10–2+310–2+3
这样列式行不行,
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计算,让学生发现结果与实际剩下的个数不符。可能会有学生反馈:,如果这样列式,就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就必须先算10–2=8,再算8+3=11,结果就不对了。教师:这道题,如果要先算加法,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同桌之间商量,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义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添加一个记号,说明算式中要先计算“2+3”。预设:(1)加一条横线:10-2+3=5(2)加一个方框:10-
2+3
=5(3)加一个圈圈:10-
2+3
=5(4)加一个(
):10-(2+3)=5教师肯定学生创造这么多的表达方式,对于这么多的方式,说说自己什么感受,可能会说:方法很多,杂又乱。教师分析小结,引入小括号。3、认识“小括号”(1)认识小括号。教师:同学们的创造都有价值,但我们是否应该选用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的“2+3”呢,刚才有同学的想法与数学家们想法一样。创造出“()”,我们叫它他小括号。表示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先计算。(课件出示小括号的写法,加重颜色)(2)小括号的写法和读法。如:将学生创造的第(4)个算式突出颜色分析,并说明: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数,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课件出示算式,突出小括号左右各一个相对的弧,规范写法。)回顾例题,完善解答方法。教师示范读出带小括号的算式,“10减2加3的和”,学生模仿试读。教师:我们用一种新方法解决了“先算一共剪了5个,再算还剩下5个”的数学问题。这种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了解计算的顺序吗?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分析比较,得出: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从左往右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小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思考课件出示10-2-3=5
和10-(2+3)=5进行比较它们的计算顺序。
10-2-3=5
从左往右计算
10-(2+3)=5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教材第74页“做一做”
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12-5-4=
14-9-3=(5-4)=
14-(9-3)=教材第75页第3题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括号,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出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小朋友们只要看见它,就要先算它里面的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