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1计数单位百、千、万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1计数单位百、千、万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7 05: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下(XS)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计数单位百、千、万的认识
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
2.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这些已学的计数单位数出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知道万以内数的“十进”关系。
一、情境导入
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
引入新课: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小朋友们想认识更大的数吗?
二、探究新知
1.质疑引趣。
质疑:你都知道100以内数的哪些知识?关于万以内的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己谈想法。
2.教学例1。
(1)操作回忆,激活经验。
①引导:关于数数,我们一年级就已经学过了,现在老师来拨计数器,同学们摆动小棒,一边摆,一边数,好吗?
师拨计数器,生摆小棒。一边摆,一边数。从1个一、数到9个一。
在摆的过程中相机提问:6里面有几个一?7呢?9呢?(板书:一)
②提问:如果再摆一根小棒,是几个一?这时候,我们需要将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小棒可以说成是1个几?(板书:十)
提问:1个十,在计数器上,该如何表示?(板书:10个一是十)
③学生一捆一捆地摆小棒,一边摆一边数,一直摆到10个十。
提问:现在已经摆了10小捆,也就是10个十。这10小捆小棒,我们又可以捆成一大捆。一大捆可以说成是1个几?(板书:百)
提问: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如何表示呢?(板书:10个十是一百)
④学生齐读刚才的板书。
引导:这里的“一”“十”“百”都是计数单位。你知道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2)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400、500……1000。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600、2000、5000,让学生快速地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3)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
师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一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在示意图上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
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填一填,再集体订正。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数数从而又快又准确地找到答案的。
2.完成教材第4页课堂活动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另外可以适当补充练习,如5千,该怎么在计数器上画珠子?
3.完成教材第4页课堂活动第3题。
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特别是要弄清人民币的面值和一扎的张数。根据学生情况,出示课件指导思考方法,使学生理解“10个一是10,100个一是100,100个10是一千”这种推理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识,能跟小朋友们说说吗?
【板书设计】
计数单位百、千、万的认识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