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
科学科期末模拟卷(一)
题目
一
二
三
总分
等级评价
得分
1、
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填“∨”,错的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10分)
1.我们常喝的汽水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
2.用塑料管对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会发现石灰水越来越浑浊。( )
3.用大小不同的烧杯,分别罩住正在燃烧的两支蜡烛,小烧杯罩住的蜡烛能燃烧得更久。( )
4.蒸发现象是在物体的表面进行的。( )
5.氧气体具有助燃的作用。(
)
6.水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的速度就越快。( )
7.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
8.
在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变化中,构成水的物质有发生改变。(
)
9.在模拟雨水的流动时,喷壶模拟的是喷泉。( )
10.材料具有的漂浮能力是相对稳定的。( )
二、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5分,共30分)
1.植物体内的大部分水分通过( )散失到大气中。
A.叶的蒸腾 B.根的蒸腾 C.茎的蒸腾
2.下列能使水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C.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3.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蒸发
B.冷却 C.凝结
4、植物在茎的每个节上生长着一片叫(
)。
A、互生方式
B、对生方式
C、轮生方式
5.植物的蒸腾作用能()。
A.提高空气的湿度
B.提高空气的温度。C.降低空气的湿度
6.( )里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
A.水
B土壤 C空气
7.对生排列的叶子是在茎的每个节上相对着生( )片叶。
A.一片 B两片 C.三片或三片以上
8、大小和形状相同,不同材料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 )
A相同 B差不多 C不同
9.
要使浮在液体中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往液体里( )。
A.
加入食盐 B加入白糖 C加入清水
10、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
A.0℃ B.0℃以上 C.0℃以下
11.白醋和牛奶混合后生成的沉淀物具有( )。
A.制冷性 B.可塑性 C.腐蚀性
12.下列属于铁性质的是( )。
A.导电性强. B.硬度弱 C丶红褐色
13.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 C将蜡块做成蜡烛
14.
把新鲜的鸡蛋放人清水中会沉人水底,但往水中加人适量的(
)后,鸡蛋在水中可以浮起来。
A.食盐
B.沙子
C.花生油
15.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资源的( )。
A.2.5% B.0.3% C.0.1%
16、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17、关于火柴燃烧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产生新物质
B产生新物质
C只是颜色的变化
18、木板能浮在水面上与它的(
)有关系。
A、材料
B、形状
C、大小
19.下列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铁块变铁水
B.燃放烟花
C.蚊香燃烧
20、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话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水分和肥料
B水和维生素
C
空气和肥料
三、实验题(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括号里,每个1分,共10分)
(一)谁能载得多?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2)(
)-(3)(
)-(4)(
)
A.在物体的表面逐渐放上重物,直至标记与水面重合。
B.记录它们在水中承载重物的情况,比较它们的承重能力。
C.选取一些大小和形状相同而漂浮能力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物体。
D.在这些物体同一高度的位置做好标记,然后放入水中。
(5
)实验结论是(
).
A.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它们在水中的承重能力有差异。
B.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相同,它们在水中的承重能力没有差异。
(二) 做模拟实验,探究雨的形成。
A.烧杯上部加一个中间往外凸的盖子;
B.在烧杯里装约2/3毫升热水,模拟地表水;
C.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推测雨形成的过程。
D.盖子上装上冰块,模拟高空的温度;
实验的正确步骤是:6、
7、
8、
9、
10.做模拟实验探究雨的形成时,在盖子上放冰块,盖子底部会出现( )现象。
A、蒸发 B.凝结 C.分解
答题卡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
9
、
10、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三、实验题(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括号里,每个1分,共10分)
(一)1、
2、
3、
4、
5、
(二)6、
7、
8
、
9
、
10、
密
封
线
年级
班
姓名:
学号:
PAGE
五年级科学科期末模拟卷一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