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期末复习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习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期末复习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习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07 22:1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单选题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氧气不易溶于水
B.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
空气中氧气与氮气体积比约为4:1
D.
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为了使安庆这座小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A.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
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C.
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D.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关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室内装修除有害物质
B.
生石灰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剂
C.
酒精易燃烧,医药上常用于创伤口消毒
D.
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后,余下的全部是氮气
B.
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稀有气体是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
D.
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小明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瓶内氧气的体积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B.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C.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
D.
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
枇杷中富含的维生素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B.
维生素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C.
维生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维生素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5:8
中成药莲花清温胶囊在防治新冠肺炎中作用显著,其成分中含有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绿原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6:9
B.
绿原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
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氯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四种物质中三种是化合物、一种单质
D.
丙物质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中的“”表示锌元素显正2价
B.
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
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二个氧元素
D.
2Fe中的“2”表示2个铁分子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氖气的化学式
2个氖原子--
B.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
--核内质子数
C.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
氯化钠
--由离子构成
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
--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A.
A
B.
B
C.
C
D.
D
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作燃料是最常见的用途之一,其燃烧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涉及三种氧化物
B.
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氢原子减少了
C.
46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96g乙
D.
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推理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矿泉水、氮气、氯酸钾
B.
高锰酸钾、煤、金刚石
C.
空气、氧气、冰水混合物
D.
石油、铁、碳酸钙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B.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物质的反应速率
C.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D.
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有下列物质:洁净的空气,液氧,铜,冰水共存物,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氯化钾,过氧化氢,澄清石灰水,氢气。
请用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从分类的角度:空气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以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填序号。
从用途角度: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用途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氮气可以制造化肥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高能燃料
C.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D.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填序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用化学符号或文字表示。
氢元素______;
个氧原子______;
钠离子______;
硫酸根离子: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实验题
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铜粉发生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符号表示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该组同学测得的一组数据: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上诉结果可能因为下列_________环节操作失误造成的填序号。
铜粉的量不足
加热过程中未反复推拉注射器
实验装置漏气
未将小气球内的气体挤入注射器
未冷却至室温就将小气球内的气体挤入注射器并读数。
四、探究题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_____。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该气体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图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实验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某同学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积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时,瓶内氧气体积分数为______。
图B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图C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的原因是______,为验证燃烧产物,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______。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常用于气体干燥剂:
图A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图C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如果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______装置。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装置的接口字母连接顺序是______。
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收集气体的方法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等。现在老师让你收集一瓶教室内干燥的空气样品,你将如何收集呢?请写出你收集气体的方法和过程:______。
五、计算题
中国是把香椿当作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贰,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请你计算:
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皂甙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含氢元素的皂甙的质量为______g。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