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一《小狗包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一《小狗包弟》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7 14:1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有一位感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把心交给了读者,在他101岁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是巴金,一位世纪老人,一位文学巨匠,一位精神的拓荒者和领路人。巴金,因其在散文集《随想录》中的真诚忏悔,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说:“《随想录》中的每一篇、每一章,几乎都流淌着巴金灵与肉的血,他无情地拷问、责问自己,揭开自己身上最痛苦的伤疤。”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随想录》中的经典名篇《小狗包弟》,去感受巴金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个中真意。
二、回顾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为“小狗包弟”,围绕包弟说一说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思路:引出包弟 → 介绍包弟 → 和包弟相处 → 送别包弟 → 怀念包弟,表达歉意
2、文眼: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
示例(根据第2段总结):这是一条聪明可爱的小狗,因为它有什么要求时,能立起身子,两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教师衔接语:这样一条小狗,巴金对他的情感是怎样?(喜爱)不仅巴金一家人喜欢,而且朋友也非常喜欢。比如由起女士经常就问“您的小狗怎样?”那么“您的小狗怎样?”,如果拿着句话问写作本文时的巴金,巴金会怎样回答?请一位同学朗读第6段。)“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巴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感情啊?(悲伤)那么巴金为什么没有小狗了呢?他把小狗送到哪里去了呢?巴金一家人是如此喜欢这条小狗,是什么外在的力量逼着巴金把小狗送到了医院呢?
2、“我”为什么没有小狗了?
(明确)罪魁祸首是“文革”。
教师衔接语:同学们说害死小狗的罪魁祸首是文革,那么大家了解文革吗?我们昨天在月考试卷季羡林的《回忆雨僧先生》中了解到,那是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像雨僧先生那样正直、善良、可爱的人是难以幸免的。是啊,在那个时代,越是可爱的、越是善良的、越是美好的,越是无法保全。关于文革,我们还来看一些资料。(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下列材料)背景音乐:纯音乐《殇》
关于“文革”:
“文化大革命”是被领导者错误发动,被阴谋集团趁机利用的政治事件。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历 时10年。
叶剑英曾沉痛说“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秦牧(“文革”期间广州 街头所见)
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浩劫留下的则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教师衔接语:在那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社会是病态的社会,政治是高压的政治,人性是扭曲的人性。十年文革,十年浩劫,给多少人留下了累累不可弥合的精神创伤。所以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很多人都把所有的责任推到林彪四人帮身上,认为是他们害了自己。而在这时,在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不仅失掉小狗包弟而且失掉爱人萧珊的巴金却向一条小狗表达歉意。这是为什么呢?或者说这说明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先来看看文本中,巴金是怎样向小狗包弟表达歉意的。
四、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
理解:“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教师衔接语:如果说别人是在用刀解剖包弟的话,那么巴金就是在用自己的文字解剖自己。文革是害死包弟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的选择实属迫不得已,然而巴金却主动背上了这个精神包袱,向一只小狗欠下了十三年零五个月的心灵债。这说明巴金是个怎样的人呢?
2.为什么要表达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革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过错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勇于反省,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善良正直的人。
启示:忏悔、解剖自己是人类的美德。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教师衔接语:巴金就是这样一个大写的人,他通过解剖自己的方式来关照过去的那段历史,用真诚和良知感染我们每一个人,警醒人们记取历史的教训,不再让悲剧重演。
巴金的真诚忏悔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巴金的作品之所以动人与他的这份真情有关,还离不开这份真情的载体——语言。那么巴金的语言具有怎样的魅力呢?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品味品味。我们就去品味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第一段吧。(请一位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第一段的朗读,饱含深情地诵读)
五、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自由赏析打动自己的字、词、句。第一段)
六、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请为《小狗包弟》写一则推荐语,50字之内。
课堂小结:
同学们,巴金先生虽然已经远去了,但只要社会还需要蹒跚前进,只要文明还需要薪火相传,我想巴金先生当年所作的很多探索性的思考和他始终表达着的良心,将永远闪耀光芒。
同学们,明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16年10月17日,恰逢巴金先生逝世11周年纪念日。我想,纪念巴金先生最好的方式还是读他的作品,理解他的思想,汲取他散发的强大而深邃的思想力量。请同学们下去之后继续阅读《小狗包弟》,继续阅读《随想录》中的其他篇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