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课本四年级下册课本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
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具准备:三角形模型、四边形模型。
整合课程资源:整合鸭池河大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桥梁建设的成就,唤起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桥梁建设方面,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悬索桥、斜拉桥等等不断涌现,今天王老师给大家“世界第五高大桥”——鸭池河斜拉桥,它跨越贵州省的鸭池河,屹立于崇山峻岭之间,非常雄伟,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气势恢宏的一座斜拉桥,你从图中发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用手指一指?(学生用手指出,老师课件显示三角形)
师:为什么桥梁设计师要在斜拉桥中频繁用到三角形呢?仅仅是因为美观吗?三角形究竟有哪些特点,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研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例1
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师:我们接下来就自己来研究下三角形。(指名生读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每人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欣赏各自的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互相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汇报: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板书记录)
生汇报自己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1: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3:由三条线段、三个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老师有个疑问想问问大家: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三条线段吧,三条线段应该是六个端点呀,为什么三角形就只有三个顶点呢?
学生思考。
预设: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重合在了一起,所以有三个顶点。
课件出示三条线段,逐一移动,端点相连接,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数学家又是怎么定义三角形的呢?请打开课本60页,画出三角形的定义,读一读,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组织学生理解“围成”一词,指的是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接。
2.全班交流,当堂检测: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
学生汇报预设:图①不是,因为没有封闭起来。图②不是,因为没有封闭起来。图③不是,有一条边弯曲了,不是线段。图④是三角形。图⑤不是,三条线段没有围起来,并且它只有一个顶点。
3.三角形的命名
师: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顶点A和顶点C之间的线段就叫做边AC,顶点B和顶点C之间的线段就叫做边BC,顶点B和顶点C之间的线段就叫做边BC。顶点A与边BC是对应的,所以顶点A的对边就是BC,谁知道顶点B的对边是谁?
给你的三角形取一个你喜欢的名字,并给同桌指一指说一说每个顶点所对应的边。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1.认识理解三角形的高。
师:今天小山羊和长颈鹿搬新家了。他们不知道哪一座房子是自己的家。你们能告诉它们吗?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左边的房子比较高,下面哪一幅图能表示出这房子的高呢?
师:同学们请看图一,它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预设:高应该是垂直线段。
师:图二为什么也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预设:没经过顶点。
师: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很不错,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你们认为那些词很重要?
2.学习画一般三角形的高
师:知道了三角形的底和高,请你们用手中的三角板试着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三角形中画出给定底边的三角形的高。
①学生投影画高的过程
师:谁能上展台来演示并讲解你画高的过程?
师:他说得很清楚,画得也很不错,特别是注意到了高是画虚线这一点。
教师在黑板演示
师:现在我在黑板上把这个同学所说的秘诀再演示一遍,一先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底边BC重合,二再轻轻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和顶点A重合,三从顶点A沿着直角边作对边的垂线。板书:高,底
师:同学们猜猜三角形到底有几条高呢?为什么?
学生练习画高
师: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秘诀把三角形另外的两条高画出来。画完后,同桌用三角板互相检查一遍。如果有错的,发扬助人为乐的风格教你的同桌改正。
3.深化练习,学画直角三角形的高。
师:
这里不仅有一般三角形,还有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请同学试画出这些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如果以另一条直角边底,不用画你能告诉我它的高在哪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课件演示,你能发现什么?
看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做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这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4.拓展练习:画出钝角三角形给定底上的高
钝角三角形比较特殊,目前为止,我们先学习画斜边上的高,另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面,我们暂时不学习。
(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1.拉一拉,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我们先一起看一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三角形的身影。师:为什么这些东西要做成三角形?
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真是这样吗?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学具,同桌两人合作拉一拉,扯一扯,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哪组同学愿意上讲台再给大家演示一遍。
师:刚才我们看见三角形拉不动,也就是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看来同学们的猜想没有错。
(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生活中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
你能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得真多!现在你明白了斜拉桥中为什么要频繁地用到三角形了吗?
三、巩固练习
1、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由3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
(3)房架、衣架做成三角形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
)
2、我会选。
(1)一个三角形最多可以画(
)条高。
A.1
B.3
C.无数条
(2)
四、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封闭)
由三条线段
围
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稳定性
A(顶点)
边
边
(顶点)
B
边
C(顶点)
三角形ABC
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是“三角形”这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和画高,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在活动中感知,培养实践意识
三角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上探究出来的,有必要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特性得出的全过程。本节课让学生了经历了找三角形,画三角形,说三角形,做三角形、拉三角形等活动。尤其是在探究三角形的特性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拉一拉三角形、四边形,亲身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找长颈鹿的家,理解了高的含义,学会了画三角形的高。整个学习过程都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课始,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三角形,从生活中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是由许多几何图形构成的,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种。接下来又找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应用环节,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修理松动的椅子、判断小兔和小猴谁围得篱笆更牢固等,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先学后教,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提前发给学生学习导航,让学生回家自学,提前预习,先学后教,这样各层次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都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在本节课探究三角形的高时,由于学生有了自学基础和画平行四边形的经验基础,已经试着画了高,在展示环节,又让展示小组到黑板上画高并说出自己是怎么画的。通过交流、展示,学生很顺利地掌握了高的画法,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自学课本,从中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五、欣赏生活中的图片,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快要结束时,课件播放生活中三角形应用例子的图片,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人类的智慧。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美、生活的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
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概念的教学还不够突出,画高的地方引导还不是很好,没很好的突破难点,关于怎样做三角形的高,个别学生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做练习时,我发现一个学生的三角尺放错了,另一个学生在直角三角形作高时出现了找不清顶点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归结起来还是对底和高概念的认识模糊造成的。这个问题,没有给孩子放宽画高的空间,应该让孩子多练习正确地放一放三角尺。如果这两个环节处理得到位,会使全班同学对高的认识和画法更清晰。
总之,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一步一步走向有效、高效。《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三角形的认识》。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认识了线段,学习了垂直,能从直线外一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安排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定义,高和底等教学内容。为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算法和各种图形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和方法
在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四、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五、过程设计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美丽的建筑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谁能说说这些图片中都有哪种平面图形?
揭题:是的,每张图片中都含有三角形。三角形的奥秘非常多,那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揭开三角形神秘的面纱。(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建筑图片,增强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三角形的定义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0页,自学有关三角形的内容。
(2)师:自学完了,如果现在让你画一个三角形,你会画么?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三角形,并介绍一下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说的时候板书:3个角,3条边,3个顶点
并提问:对他的发言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4)师:这些是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学知道的知识,那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呢?
指名不同的学生说。
刚才有同学说到: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课件出示)
师:这句话里哪个词是关键?
师:三条线段围成是怎么样的?(出示: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对这句话你们都理解了吗?那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
教师举出反例让学生判断。
师:现在你认为到底怎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围成”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师:你们每人都画了一个三角形,黑板上现在也有一个三角形,这么多的三角形,我们该怎么去区分它们呢?你们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给它们标上字母)
师:老师给黑板上的三角形中的每个顶点分别标上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记作三角形ABC。
在三角形ABC中,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A,那么其他两个就是?这条边叫AB边,那么这两条是?请你想一想,这三个顶点,分别对应哪条边。
2、三角形的高
(1)师:看黑板上的三角形,如果小红家刚好就在点A,BC是一条小河,小红要去提水,你认为走那条路比较近?
师:是走AB这条路吗?还是走AC这条路呢?其实啊,这两条路都比较远,你能想到最近的路在哪里吗?
师:对了,就是从这个顶点出发,作对边的垂直线段。这条路才是最近的。
师:谁能上来把它画出来?指名,要求学生边画边说画垂线段的过程。
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BC这条边重合,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点A,再沿着这条直角边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当学生说的不完整的时候请其他学生补充)
师:让我们重温一下刚才画垂线段的过程(课件演示)
师: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黑板上这条垂直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与高垂直的BC边就叫做它的底。通常,三角形的高要画成虚线,还要标上直角符号。(板书:高、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情境,然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体的问题,形成知识迁移]
(2)师:你会画高吗?请同学们在刚才自己画的三角形中画高。
(3)师出示判断题,哪些是三角形的高?刚才老师看到有同学的高是这样画的,他们画的对吗?为什么?
师:第四个图形画的是高吗?想想看,它是怎么画出来的。这时候谁是底?
师:为什么刚才把BC叫底,现在却把AB叫底呢?
师:刚才提到的过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引出一条高,想一下,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高吗?
师:想想看,过点B如何画AC边的高?方法也一样,把三角尺的直角边和AC边重合,经过点B就能画出这条高,这时AC边就是三角形的底。(课件演示)看来在一个三角形中能画几条高?(从3个不同的顶点出发能画出3条不同的高)
师:你还能在自己的三角形中画出其他两条高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应用拓展,提高技能
(1)师(课件出示):想象一下,这些三角形的高在哪里?
师:课件出示前面三个图形的高,这些高有什么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高逐渐向右移动)
生:顶点向右移动。
师:如果顶点继续向右移动,那么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高应该画在什么地方呢?
生:与另一条边重合了。
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直角三角形)这里AC是高,哪条是底呢?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你还能找出这个三角形的其他两条高吗?(学生找出)
师:原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对应的两组底和高。
(2)师:现在老师把这四个图形放在一起,想一想,如果顶点继续向右移动,会出现怎样的三角形,高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一个钝角三角形)
学生先想象,再指出高的位置。
师:如果顶点向左边移动呢?(课件出示)高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想象后,再指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板书:同底等高)
师:想一下,为什么这些高的长度都相等呢?(顶点在平行线上移动)
师:如果顶点不在平行线上移动,他们的高还会一样吗?
学生回答,师演示。看来高的位置跟什么有关?是呀,同学们高是从顶点画出来的。
(3)师(隐去三角形,留下顶点和高、底的虚线):如果以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为三角形的一条高,你能想象出这个三角形吗?它的底在哪里?
师:隐去底,现在你还能想象出三角形的底在哪里吗?请你画在练习纸上。
学生画,展示学生作品。
像这样只给指定高的三角形,你能画多少个三角形?那如果高确定了,底也确定了,现在你能画出几个三角形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再现知识,总结反思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三角形的知识,你还有那些问题和疑惑?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三角形的特征: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知道了高是从顶点出发画出来的,研究了顶点的特性,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探究三角形的其他奥秘。
六、作业设计
书本第65页练习十五第一题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3个角,3条边,3个顶点
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高
底青岛2011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2011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P32-P33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这节课就是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三角尺
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问: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三角形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三角形的世界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从生活中寻找形似三角形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这样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思考为后面三角形的稳定性埋下伏笔。】
二、初识三角形
1、在空白纸张上画一个心目中的三角形。
2、同桌互相观察,说说你画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名学生说
板书: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3、看来,大家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完善三角形的概念
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游戏:咱们就玩一个三角形消消乐的游戏,看见三角形就点击一下,可以加分呦,不是三角形的点击就要扣分,比一比谁找到的三角形多,谁就获胜。
2、谁愿意参加?这么多,那请电脑随机挑选两位同学吧!掌声有请
3、这些图形是三角形。这些为什么不是三角形?
4、辨一辩:先看这个。(放大镜,灯光)
生:因为三角形有三条边
师:这有三条边,为什么不是?
生:它的边是不是直的
师:那你认为三角形的边必须是……
线段对吧
生:三条线段
师:看,三条线段来了。
生:三条线段要连在一起
师:像这条线段的头连另一条线段的尾,数学上叫作“首尾相接”
师:现在把这个图形的线段首尾相接以后
生:三条线段就围起来
师:现在它就是....
生:三角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三角形定义:“像这样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5.、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谁也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两个说说
谁来指出这个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在哪?(三条线段围成后就有,师指顶点)
7、真好,大家对三角形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操作画三角形、玩三角形消消乐了明白围成的含义,并能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结合自己画出的三角形进一步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媒体创新:借用希沃功能拖动、放大镜、蒙层等功能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辨析三角形的特性。】
四、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1)、师:看,这个三角形ABC顶点A到BC边有5条线段,
谁来读题?指名学生读题
谁听懂了?
小组合作,完成共学单1。那位同学上台汇报。
生:中间的那条最短,中间的这条线段和BC边互相垂直。
师:这条线段,数学上把它叫做三角形的高。
(2)、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拿出2号自学单谁来介绍一下三角形的高和底(生上台当小老师介绍)
(3)、小老师问:你们都听懂了吗?
师:还有什么补充的?各种预设
强调:孩子们现在都能明白了吗?
数学上高用虚线表示,要标上垂直符号,写上高。
(4)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2.找三角形的高
(1)师:认识了三角形的高和底!看,这有三个三角形,辨一辨,下面哪个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是正确的?
你说,你说,你认为
师:为什么不选1号?
同意吗?孩子们!看来,找对顶点很重要!
师:2号呢?说理由,(生上台)问,绿色的这条呢?
是的,底和高要相对应哦!
师:刚才大家都选3号,一起看看,你说,谁听懂?你也来说说。
(2)、如果底在这呢?高又在哪?
通过刚才找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你发现什么?
生: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就是另一条直角边上的高
师:是的,这个就是我们以后会学到的直角三角形,底和高就是两条直角边
(3)、小结:是呀,三角形的底和高就像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可别找错钥匙开错锁!
【设计意图:从观察三角形一顶点画出五条线段引出最短的一条,突出了量高的方法,以及所量的线段与所在线段的关系,从而为学生自主构建三角形高的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将话题转到三角形的高,由于理解三角形的高有了“原型”,在由学生对三角形高与底含义的自学交流认识更为清晰。】
【媒体创新:借用微课对三角形的画高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画三角形的高(尝试)
师:看来,画高的学问真不小,有信心试一试吗?
拿出3号共学单,开始吧!
(1)生尝试画高
展示学生作品,互评错误例:有什么建议的?
展错例,不垂直,说明尺子没摆好。
没有写虚线,也没有标上直角号和高。细节要注意
该怎么画高呢?让我们带着反思的眼光看看如何画高?(教师拍摄视频上传)看懂了吗?如果现在再给你们画一次有办法画好吗?拿出2号共学单,画出高吧!
现在请两位画高小能手上台合作,一位画,另一位介绍怎么画。
(4)师:画对了吗?(刚才他们是:一对准顶点,二底边和三角尺的直角边重合,三画上虚线,四标上直角号和高。)
两位配合默契,不愧是画高小能手,掌声欢送。
师:观察这个三角形,你什发现?(三条底,三条高)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量三角形的底与高,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三角形的高。画三角形的高是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因此,专门安排学生尝试画高——观察视频画高——再次画高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在模仿中探索,再通过师生交流理解并掌握画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操作技能。】
拓展练习:画三角形的高
(1)师:那如果高和底边有规定的长度呢?该怎么画?想一想
师:谁来读题,第三个点应该摆在哪呢?
都有想法了,好,那我们来玩个看点喊停的游戏,老师开始移动这个点,如果摆对喊停!听明白了吗?各种预设
师:想象一下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连起来高会在哪呢?
看来点在这也是可以的。这些点除了在这还可以在哪?你发现了什么?
(2)、师:这些三角形底都是4cm,高都是2cm,为什么画出的三角形各不一样?
生:顶点的位置不同
这些三角形什么不一样
(3)、师:这些顶点的位置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4)、师:真会观察,是啊,第三个顶点只要在这条直线上,都能画出底4cm,2cm的三角形。
(5)、第三个顶点除了放在这条直线上,还可以放在哪?(下面的直线上)
(6)、真善于思考,掌声送给爱思考的同学。
五.三角形的稳定性
1、同学们,小猴和小兔想给自己的菜园围上篱笆,你觉得谁的方法更牢固?指名学生说。为什么?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哪位同学上来试一试?
师:说明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真是实践出真知啊!
2、师:还记得课前我们留下的问题吗?现在你们觉得?
是啊,三角形可厉害了,今天我们又长见识了。
生活中还有许多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咱们一起看看。播放视频
3、学生举例生活中三角形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并能有条理地把操作过程及呈现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结合生活中物体的直观形象,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好处。】
六、反思总结
关于三角形学问的知识可多了,让我们带上思考,今后继续前行!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像这样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