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猜灯谜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年级下册
4
猜字谜
第一课时
字谜
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或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点编成的谜底为一个或几个汉字的谜语。
相
遇
喜
欢
怕
言
互
令
动
万
纯
净
xiānɡ
yù
xǐ
huān
pà
yán
hù
lìnɡ
dònɡ
wàn
chún
jìnɡ
会认字
会写字
zì
shí
zuǒ
dònɡ
yòu
wàn
hónɡ
学习第一则谜语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
互为反义词
红绿相遇
所起的变化
左右结构的字
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什么东西是绿的?
什么东西是红的?
什么“绿的”的喜欢及时雨?什么“红的”最怕水来攻?
什么绿?禾苗绿。什么红?火苗红。
“禾”“火”相遇怎么样?“禾”“火”相遇起凉风。
什么喜欢及时雨?禾苗喜欢及时雨。
什么最怕水来攻?火苗最怕水来攻。
左
右
禾
火
绿、喜雨
红、怕水
秋
禾
火
图文、字源
喜
擂鼓庆祝
开口欢笑
比一比:欢—吹
含“
”的字大多与手有关。
又字旁
双
取
对
戏
偏旁
偏旁是竖心旁,与心情有关。
忄
白
课堂小练笔
1.猜第一张图里面的字谜。
2.猜字谜:
双木不成林
山上还有山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相
出
日
—
—
—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则字谜
hù
lìnɡ
dònɡ
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wàn
chún
jìnɡ
万里无云
纯
净透明
“言”来/互相尊重,
“心”至/令人感动,
“日”出/万里无云,
“水”到/纯净透明。
“言”来互相尊重
与礼貌用语有关
请
“心”至令人感动
与心情和情感有关
情
“日”出万里无云
与天气有关
晴
“水”到纯净透明
与水有关
清
认识新偏旁
冫
两点水
含“冫”的字大多和寒冷有关。
“言”来互相尊重
“心”至令人感动
“日”出万里无云
“水”到纯净透明
—
讠
—
忄
—
日
—
氵
青
请
情
晴
清
课堂小练笔
猜一猜。
“一加一”,猜一个字。
谜底:王
有“人”就是男子汉,加“女”常梳马尾辫,遇“水”可以养鱼虾,添“土”长满绿庄稼。
谜底:也
完成本课随堂练。
课后作业4
猜字谜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遇”等12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2个偏旁,会写“字、左”等7个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
难点: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完成本课预习卡。
2.搜集字谜。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相、遇、喜、欢、怕”5个生字。通过观察、教师范写等方法,会写“字、左、右、红、时”5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第一则谜语的谜面。
3.猜出谜底,并能结合谜面说说猜谜的依据,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联系“元宵”,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传统节日。从节日习俗“猜灯谜”入手,巧妙渗透祖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课件出示元宵节猜灯谜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讲解元宵节的习俗,引出猜灯谜。
3.揭题。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字谜”,知道字谜的谜底是一个字。
4.指导书写“字”。
(1)教师范写,并提醒各部分的占位和要注意的笔画。
提示:宝盖上的点在竖中线上,“子”字的弯钩也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横写在横中线稍下的位置,横要写得比宝盖长。
(2)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二、初读谜语,识字正音
1.看看课文中一共有几则谜语。明确学习任务:本节课猜第一则谜语。
2.请学生借助拼音,把第一则谜语读通顺。圈画藏在谜语中的生字,并读正确。
3.多种形式读谜语,随机正音。
三、读文猜字,说说理由
1.让学生说说谜底,发现不同意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线索。
2.教学第一句: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
设计意图:
课标提倡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知识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边找线索边探索,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1)学生读完后推断谜底是什么结构的字。课件演示:两个方块(左边绿,右边红)。
(2)随机认读词语:相遇。借助情境表演:请一个学生在教室里走,走着走着,和教师相遇。落实生字“遇”,关注走之旁。
(3)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谜语中,到底是谁和谁相遇?再读谜语,找答案。
3.教学第二句: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1)读读句子,说说想法。
(2)随机出示儿歌,合作读:
什么绿?禾苗绿。
什么红?火苗红。
“禾”“火”相遇什么样?
“禾”“火”相遇起凉风。
什么喜欢及时雨?
禾苗喜欢及时雨。
什么最怕水来攻?
火苗最怕水来攻。
4.揭示谜底:秋。
5.总结:第一句提示字的结构和意义,第二句提示字中各部件的意思。
四、联系生活,随文识字
1.识记“喜欢”。
设计意图:
“喜”是一个会意字,通过字形的演变,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另外,学生常常能在生活中见到“红双喜”,所以借助图片,联系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1)学生说说喜欢什么。认读“喜欢”一词。
(2)课件出示“喜”在生活中出现的图片。发现“喜”字的作用——代表了一种美好的心情,一份美好的祝愿。
(3)出示“喜”字的甲骨文,联系字源,讲解字形:人们一高兴,常常会咧开嘴笑,有些时候还会敲起锣鼓来庆祝呢!“喜”字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
(4)识记“欢”字,认识又字旁。给“欢”字组词。
2.识记“怕”字。
让学生说说自己怕什么,发现竖心旁的表意作用。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左、右”。
(1)课件出示“左、右”,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发现异同,说说书写要点。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左、右”都是半包围结构。
左:撇从竖中线上起笔,要长一些、舒展一些。“左”字一共有三横,要写出三横的变化,中间一横最短,第一横要左低右高,比第二横稍长,最后一横最长,收尾要顿笔。
右:第一笔横画要写得长一些,“口”要写得扁一些。
(3)学生练写,展示点评。
2.指导书写“红、时”。
学生独立观察,然后书写,教师提示要点。
设计意图:
用猜字谜的方法复现本课生字,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还能再次强化学生对字形的记忆。红:绞丝旁要写得紧凑,第二个撇折跟第一个撇折平行,并且要跟第一个撇折相连,提的收笔要细而有力。右边的“工”字最后一横要略长,平稳。
时:左窄右宽,左边的“日”要写得细长,右边的“寸”字稍宽,竖钩运笔要直。
3.创设在元宵节上猜谜的情境,巩固字词。
(1)看图猜词语。
(2)猜字谜。如,双木不成林——相。
课时目标
1.识记“言、互”等7个生字,会写“动、万”2个字;能掌握“青”字族的汉字,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能正确朗读第二则字谜。
3.能猜出谜底,并能结合谜面说出猜谜的依据,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拍手读第一则字谜。
2.教师过渡:上一节课同学们开动脑筋,读懂了第一则字谜。这节课我们来学第二则字谜。
二、读第二则字谜,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第二则字谜,读完后圈出生字读一读。
2.反馈检测。
(1)指名读字谜。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导学生读准。
互hù相尊重 令lìnɡ人感动dònɡ 万wàn里无云 纯chún净jìnɡ透明
(3)课件出示带停顿符号的字谜,指导学生读出停顿。
“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3.学生再读字谜,读出节奏。
4.多种形式朗读字谜,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
三、学习第二则谜语,猜字谜
1.过渡:读了这么多遍,你知道谜底是什么了吗?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提示学生:谜底是一个字,这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会变成新的字,每一句谜面都在提示谜底这个字。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逐句教学。
(1)教学第一句:“言”来互相尊重。
①教学“言”。
出示字卡“言”,讲解:从嘴里说出的话就是“言”,所以“言”里有一个“口”。
②教学“互相”。
出示词卡“互相”,讲解: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这就叫互相尊重。让学生说一说“你和别人之间还要互相________”(关心、帮助……)。
出示词卡“相互”,指明这两个字交换顺序,意思一样。学生读词。
③板贴字卡“请”,并点明“‘言’来互相尊重”,就是礼貌用语“请”。
(2)教学第二句:“心”至令人感动。
①教学“令”。
出示字卡“令”,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记住它。教师强调这个字读后鼻音。
②请学生结合事例,说说感动的经历,理解“感动”。
③板贴字卡“情”,讲解:人之所以感动,就是因为有“情”。
(3)教学第三句:“日”出万里无云。
①课件出示晴天万里无云的图片,请学生说说看到了怎样的天空,再说说什么天气才能看到这样的天空。
②板贴字卡“晴”。
(4)教学第四句:“水”到纯净透明。
①出示词卡“纯净透明”,请学生说说什么东西是纯净透明的。
②学习“净”字,认识两点水,引导学生猜测两点水的字会和什么有关。
③课件出示清澈的溪水和瓶装纯净水的图片,引导:这里的水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清”。板贴字卡“清”。
3.揭示谜底,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字卡“请、情、晴、清”,说说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感受形旁和声旁的作用。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解释这类字谜的猜谜思路,为后面的拓展猜谜和编谜语打下基础。(2)揭示谜底,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特点:这几个字都是“青”的好朋友。字的读音和“青”接近,字的意思和偏旁有关。
(3)教师逐句读谜面,课件播放“青”分别加上偏旁变成“请、情、晴、清”的演示动画。
(4)教师小结:读明白每一句谜面所暗示的字,就能知道谜底是什么了。
四、迁移运用,自由猜谜
1.出示课后习题中的“猜一猜”:“一加一”,猜一个字。学生交流,猜出谜底是“王”字,并说说理由。
2.课件出示新字谜,学生猜谜,并说说是怎么猜的。
有“人”就是男子汉,加“女”常梳马尾辫,遇“水”可以养鱼虾,添“土”长满绿庄稼。
3.指名学生说说课前准备的其他字谜,全班一起猜一猜。
五、指导书写“动、万”
1.课件出示“动、万”,学生观察字形和笔顺,说说书写要点。
2.教师范写。
动:“云”字要写得稍高一点,“力”字横折钩起笔跟“云”的第二横对齐,竖撇有力并舒展,穿插到“云”下面。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最后写撇。横起笔低一点,落笔高一点。横折钩在运笔时往内收,钩落在竖中线上。撇从竖中线上起笔,往左斜,要舒展。
3.学生练写,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全班互动点评。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反思
导入新课时联系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引出什么是“字谜”,不仅让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猜字谜的方法,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猜字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能给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视觉刺激,使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