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注意事项:
1.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 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泠(lín)泠淙淙 攒(cuán)聚 B.鄙夷不懈(xiè) 作梗(gěng)
C.张惶失措(cuò) 写(xiè)意 D.一筹(chóu)莫展 蹚(tāng)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 )
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我们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D、大纵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秀美的湖光山色。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A.会:恰巧遇到。 B.度:估计。 C.等:等待。 D.国:国事。
4.句子主干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主干:我感到痛苦)
B、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主干:神话是猜测)
C、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主干:天空中挂着月)
D、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主干:灰气浮)
5、下面对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B、《格列佛游记》中有三个教授在谈论语言改革的内容是出自飞岛国中的情节。
C、《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故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是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孙二娘、母夜叉扈三娘。
D、《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下陷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6、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留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壮阔拥护生活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 、②④③①
二、阅读与赏析(49分)
(一)(3分)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9.解释加点字:4分
(1)且相如素贱人 素: ___________ (2)亲戚而事君者 事: ________
(3)而相如廷叱之 廷: ___________ (4)蔺相如固止之 固: ________
10.与“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句中“以”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 )
A.以土砾凸者为丘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杀之以应陈涉 D.以其境过清
11.翻译句子3分
(1)徒以吾两人在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气候怎样“塑造”人类(6分)
人的一切,并非完全能由人类自己主宰,这个“权力”有时还握在大自然的“手心”里。
人的高矮胖瘦以及容貌的红黄黑白,不仅与人的遗传有关,而且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欧亚大陆,生活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人,由于光照强烈,气温又高,人的皮肤颜色黑黝黝的。为了抵御酷热的气候,他们的脖子很短,头明显偏小,而鼻子较阔,这样有利于散发体内热量。在寒带、温带的高纬度地区,常年太阳不能直射,光照强度较弱,气温很低,严寒期又长,这里大多为白种人。为了抵御严寒,他们往往生有一个比住在温、热带地区的人更钩的鼻子。鼻梁较高,鼻内孔道较长。就头型而言,寒带和温带居民头大、头型圆,脸部比较平,这很有利于保温、减少散热量。
为适应高山稀薄的空气,山区居民的胸部突出,呼吸功能发达,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比沿海地区的居民明显偏多。气候对身高的影响更为明显。以我国为例,北京的年日照时数为2778.7小时,武汉年日照时数为2085.3小时,广州年日照时数为1945.3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最少,仅有1239.3小时,所以这些城市居民的平均身高依次由高到矮。其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内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有促进骨钙化和长粗长高的作用。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气温高,使生活在那里的人性情易暴躁和发怒。居住在寒冷地带的人,大部分时间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与别人朝夕相处,养成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较强的忍耐力的性格。比如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被人们称为“永不发怒的人”。居住在温暖宜人的水乡的人们,因为气候湿润、风景秀丽,人们对周围事物敏感,且多情善感,机智敏捷。山区居民因为山高地广,人烟稀少,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说话声音洪亮,性格诚实直爽。居住在广阔的草原上的牧民,因为草原茫茫,交通不便,气候恶劣,风沙很大,所以,他们常常骑马奔驰,尽情舒展自己,性格变得豪放直爽,热情好客。
13.气候从哪几方面来塑造人类的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划横线的句子中的“并非”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指出划波浪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5分)
①如果有人说,人类文明留下的遗产主要表现哪里?我认为,人类经过了千百年的互相杀戮,冤冤相报,最后得到的真谛就是学会宽容。如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可以含笑瞑目,就说明我们终于学会了宽容,终于无憾于一生了。
②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答道: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明代学者薛楦曾说: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能宽容别人是一种喜悦,被别人宽容是一种幸福。有容乃大,厚德载物,是先哲们给我们留下的宽容的智慧。
③宽容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追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为什么宽阔无边?就是因为心存宽容。当代以传染快乐著称的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这样写道:“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让我们身为带香的紫罗兰吧,不要做长刺的蒺藜。
④宽容是一种人格涵养、是一种博爱精神。宽容是充满怜情悯意的瞳仁,让人看到了流光溢彩的春野;宽容是冬日里温暖的晴阳,可融化千年冷酷的冰川;宽容也是坚不可催的盾牌,能挡住暗枪流箭般的谗言蜚语;宽容是一剂化解矛盾疑惑的良药,让人类社会多一些和谐安定。
⑤宽容是人类思想遗产的集中体现。哲学家说宽容是一个人修养和善意的结晶,有一颗体谅他人的心,就仿佛获得一把钥匙,它能开启未来闭着的大门。心理学家说宽容是生活平衡器,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该在平日里以宽待人。而人类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宽容可以让生命在无限中延伸。当然,宽容并不是放纵。对那些恶意的、得寸进尺的行为,不能听之任之,因为放纵为非作歹就等于放纵邪恶。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14分)风筝的心 朱成玉
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
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
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
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
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
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
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
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
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
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
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
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
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到:“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
18、本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几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请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通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风筝的心”含义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10分)
2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直为斩楼兰。
(2)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4)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
(5)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_。
(6)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红杏枝头春意闹。
(8)______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
(9)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10)表现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志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66分)
(一)(6分)
23.下图是“中国环境保护徽”,请简要指出画面的景物 (至少四种),然后在30字内概括出它的寓意。(6分)
(1)景物: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共4分)
(2)寓意:(2分)
30
(二)(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面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班级。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三)6分
13、高矮胖瘦、容貌的红黄黑白、呼吸功能、性格。(2分)
14、不能去掉。因为“并非”是“并不是”的意思,如果去掉,就变成了人的一切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与原文所表达的内容不一致,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5、举例子。作用:具体地说明了居住在寒冷地带的人,具有较强的忍耐力的性格。(2分)
(四)5分
16.对人要宽容(我们要学会宽容)(2分)
17.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1分)论证了“宽容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追求”。(1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1分)
(五)14分
18.(3分)看孩子们在小巷中放风筝、精心制作风筝、领着孩子们去放风筝(每点1分)(意对即可)
19.在内容上,本段是写该放风筝的季节,天空却很冷清,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表现了内心的伤感与失落。(2分)在结构上,引起下文,并为下文写风筝远离了人们、我寻找风筝作铺垫。(2分)
20.(3分)(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而含蓄地表现了城市中的人们整天为琐事而忙碌着,没有闲情逸致去放风筝,在这里风筝没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2分)。(意对即可)
21.(4分)“风筝的心”指“我”对童年放飞风筝的美好往事的记忆;指“我”对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孩子们没有放飞风筝的时空而感到遗憾的心情;指“我”对自由自在、欢快幸福生活的呼唤;指我对人们追求梦想、努力实现美好愿望,保持安静优雅心灵的呼唤。(意对即可)(答满三点给全分)。
(六)10分
22、略。
三、表达与交流(6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