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7 19:48:1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第一个板块是“交流平台”。学习内容聚焦本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策略,梳理出批注角度、方法、意义。
  第二个板块是“识字加油站”。呈现了“韭菜、芥菜”等八种蔬菜名以及对应的插图,意在会读会认这八种蔬菜名,旁边的学习泡泡提醒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蔬菜,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识别。
  第三个板块是“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了“打头阵、挑大梁”等八个惯用语,这八个词语都属于动宾结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通俗易懂,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需要学生理解在特定的语境中惯用语表达的意思,并能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同时旁边的学习泡泡结合语境,举例理解“碰钉子”的意思,能帮助学生迁移运用,理解惯用语特定语境下表达的意思,并能正确使用。第二部分提供了七个表现心情的词语,以及写“害怕”的两个例句,旨在要求学生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心情。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中“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时,可回归课文,再次体会,并集中练习“用动作描写来表示心情”。
  第四个板块是“日积月累”。这一板块提供了六句八字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蕴含着底蕴丰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中不少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古为今用,锤炼学生的文化品质,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例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卜居》,蕴藏着古人唯物辩证的思想,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事情;“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出自《论语·颜渊》,引导学生讲究诚信,要说到做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出自《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引导学生,要把握时机。在这八个成语中,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做适当拓展补充,感受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民族的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丰厚文化底蕴。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感受批注带来的好处,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批注方法,从不同角度作批注。由于学生是分散应用的策略,因此需要总结梳理才能保障这一策略的系统性。
  学生已经在生活和口语交流中积累了一些词语,且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由于经历有限,认识不全面。例如,会读蔬菜名却不识蔬菜、知道词语大致意思却不能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这时就需要教师搭支架,呈现相应的语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目标
  1.能梳理、总结批注角度、批注方法,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明白批注的意义。
  2.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并联系插图,了解几种蔬菜名称。
  3.能准确理解“打头阵、挑大梁”等八个惯用语的意思;结合语境,能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
  4.能仿照例子,学会运用动作描写来表达心情。
  5.熟练诵读,能理解和积累6个八字成语。
  四、教学难点
  1.能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惯用语的意思。
  2.能用动作描写来表达心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梳理、总结批注角度、批注方法,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明白批注的意义。
  2.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并联系插图,了解几种蔬菜名称。
  (一)交流平台的教学
  1.谈话导入:同学们,阅读文章的方法有许多,“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就是其中之一。提到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你脑海中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交流)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运用批注的方法进行了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梳理批注的角度和方法等!
  2.小组合作,弹幕式分享。
  (1)明细合作提示,有效交流分享。
  ①回归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重读文章和批注。组长负责主持、记录小组交流观点,每个小组内成员至少分享两种及以上的批注角度、方法,并记录在自己的纸质弹幕条上,再说说作批注之后,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②交流结束后,组长进行追问、总结,完善弹幕汇总卡。
  ③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全班交流。
  ①小组展示本组的“弹幕汇总表”,其他小组可做补充。
  ②教师相机点拨、补充,板书。
  ③阅读交流平台,结合弹幕汇总表,总结批注角度、方法、明白批注的意义。
  (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
  1、创设情境:逛菜市场
  导入:小可刚到家,妈妈就急匆匆地打来电话,需要小可买些菜回家。
  2、播放录音,明确任务,初读菜名。
  (1)播放电话录音。(妈妈:小可,妈妈的同学今天晚上要来咱们家玩,你去帮妈妈买些菜吧,妈妈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我已经把要买的菜写在便签上了,就贴在冰箱上,快去看看吧,买菜的时候注意安全哦!)
  (2)过渡:原来她要买这些菜(出示8种蔬菜名)。多种方式朗读。
  3、逛菜市场、认识蔬菜,读准菜名。
  (1)来到菜市场,小可给菜摊奶奶报上自己要买的菜,请生读(再次出示8种蔬菜名)。
  (2)过渡:可是这位老奶奶的菜摊只有其中的几种,我们来看看小可买到了哪些。
  (3)出示蔬菜名(韭菜、辣椒、莲藕、红薯)及对应图片,请生读,相机指导正音,三声音调要读准,“韭、藕、薯”,以及翘舌音“薯”;请生在插图中课本圈画出已经买到的菜。
  (4)过渡:小可继续往前走,紧接着小可来到另一个菜摊,非常顺利地买到了剩下的几种。
  (5)出示蔬菜名(芥菜、芹菜、青蒜、芋头)及对应图片,请生读,相机指导正音,读准请鼻音“芹”、平舌音“蒜”轻声词“芋头”;请生在插图中课本圈画出已经买到的菜。
  4、清点菜品,再次巩固。
  (1)出示课文插图。
  (2)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可的买菜成果吧!
  (3)出示图片,说出蔬菜名,请生(开小火车、抢答等);乱序抽读,读词匹配蔬菜图。
  (4)小可的菜买好了!现在你们也一定认识这些菜了吧?,看图说菜名。而且我们发现它们都是属于(“蔬菜”一类——引导关注“艹”头)。让我们再来牢牢地记住他们吧!齐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准确理解“打头阵、挑大梁”等八个惯用语的意思;结合语境,能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
  2.能仿照例子,学会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3.熟练诵读,能理解并积累6个八字成语。
  (一)“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教学
  1.学生自由练读,做到正确停顿并读熟。教师检测练读情况(抽读、随机指读等),根据学生反馈,相机指导。
  2.猜意思。
  (1)请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最容易理解的词语,并举例说明。
  (预设:占上风、破天荒)
  (2)结合学习泡泡的内容,小组交流难懂的词语,想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它们。结合语境,用词语来说句子。
  (3)请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理顺几个惯用词的意思。
  预设1:学习“打头阵”。
  播放视频,古时开战,将军冲锋片段。
  思考:冲在最前头的人,我们通常叫他什么?(领头羊)他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是什么样的?(冲锋在前、打头阵)
  点拨:结合“头”,溯字源可知,意为首、领头、首领。“打头阵”指的就是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
  小结:像将军这样领先作战,遇事冲锋在前的,就叫作“打头阵”。
  预设2:学习“栽跟头”
  提问:同学们,就字面意思上你们知道栽跟头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摔了一跤。
  点拨:表面看是摔跤,其实,本人就得自己出丑了。
  提示:因此,在特定的语境下,“栽跟头”却表达的另外的含义。例如:小明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没想到这次在计算题上栽跟头。这里的“栽跟头”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
  点拨:原来不同的语境表达不同的意思,这里的小明总是有好成绩,这一次却因为计算题而失误了。这里的“栽跟头”就有失误的意思。
  3.能正确使用。
  (1)教师搭支架,呈现语境。
  提问:你能结合语境,用“栽跟头”再说一句话吗?学生运用。
  小结:“栽跟头”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受到挫折、出丑、失误、失败等意思。
  (2)学生自由选择两个写在空白处,思考其余的惯用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同桌互说。
  (3)自我/同桌推荐,全班分享,分享的人尽量不重复。
  (二)“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教学
  1.出示写“害怕”的两个例句,学生读句,对比两个句子的异同。
  相同:
  预设1:都是写的害怕。
  预设2:都有表示动作的词语。
  不同:
  预设:第一句直接用到了“害怕”,第二句没有直接用“害怕”,却能强烈地感受到害怕。
  点拨:感受两种写法的好处。
  2.联系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说说三篇课文中我们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的心情,请生列举,教师相机板书。
  3.聚焦本题,我们也试着用动作把心情描写出来,仿照例子,两种写法。(第一种:动作描写加心情。第二种:动作描写。)
  4.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
  5.给出评价标准:
  (1)能仿照例句的写法。
  (2)写清楚动作。
  (3)准确表达出句意,词句通顺,写出了相应的心情。
  6.组内交流,相互评价。
  7.全班展示,师生评议。
  小结:以后我们在表现心情时,也可以尝试着运用这样的方法,让你的句子更出彩。
  (三)“日积月累”的教学
  1.学生自由读熟六条八字成语,请生读。师带读,正音。注意指导读准“长、差、谬、驷”。
  2.引导学生发现成语中的妙处,(短对长、毫厘对千里、入对出等)。
  3.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对成语意思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4.集中难懂的成语,师生共同解决。
  例如: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卫生习惯入手,理解“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健康,“祸从口出”则是要我们管住嘴,注意言语谨慎,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不要说。
  5.师生接龙。(你说上一句,我说下一句)
  6.师说成语意思,生快速齐答对应成语。
  7.再次齐读,熟记心中。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
  《赵清遥的阅读故事》??海豚出版社????朱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