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期末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
1.为避免闯红灯,小汽车由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s恰好在停止线处速度减至0,则小汽车在开始减速后,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之比( )
A.7:5 B.5:4 C.3:2 D.3:1
2.如图所示,A、B两图线分别表示在同一参考系中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均做曲线运动
C.交点M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
D.运动中甲、乙共相遇两次
3.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为x=5t+2t2,则( )
A.物体的初速度为2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
5.一小球沿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运动位移为x速度变为v2。关于这四个物理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6.小轿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0s速度为,这时小轿车离出发点的距离为( )
A. B. C. D.
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和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比为1:1
B.位移大小比为1:3
C.平均速度大小比为2:1
D.中间时刻速度大小比为1:1
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对图像(其中v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运动至x=x0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当该物体速度大小为,位移大小为
D.当该物体运动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速度大小为
9.某同学身高1.8 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 )
A.2 m/s B.4 m/s C.6 m/s D.8 m/s
10.两名同学在假期研究性学习时想测量手机连拍的时间间隔。于是他们来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高楼,其中一名同学在楼上释放一个铁球,另一名同学用手机的连拍功能,连拍了多张照片。测得其中两张连续的照片中球离出发点的高度分别为1.25m和3.2m。已知g=10m/s2,则手机连拍的时间间隔为( )
A.0.3s B.0.8s C.0.5s D.s
11.一质点以某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5s停止运动。若质点在这2.5s内开始运动的第1秒内的位移为x1,第2秒内的位移为x2,则x1 :x2为( )
A. B. C. D.
12.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开始计时,6秒内的位移x的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v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13.一辆以57.6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过程中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汽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6m/s B.6.4m/s C.7.5m/s D.8m/s
14.一辆小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n秒的位移为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2n秒的位移为2s
B.第2n秒的位移为4s
C.第1秒的位移为
D.前3秒的位移为
二、解答题
15.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的位移是32m,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在4s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紧接下一个4s内的位移。
16.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2m/s2,问:
(1)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前5s内的位移是多少?
17.体育小组为了增强耐力,高三的张健与高一的李斌二人进行拉轮胎跑训练。如图所示,李斌在前,张健在后,李斌到终点的距离d=30 m。李斌起跑时的加速度a1=1m/s2,最大速度v1=6 m/s;张健起跑时的加速度a2=2 m/s2,最大速度v2=8 m/s,两人沿着靠近且平行的两条直线运动,互不影响。李斌在喊出“开始”后瞬间起跑,张健反应时间,结果两人同时通过终点线。求:
(1)李斌的运动时间;
(2)起跑前两同学间的距离。
18.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以加速度a1由静止从山坡顶匀加速滑下,测得其10s后的速度为10m/s,40s后到达坡底,又以加速度a2沿水平面减速后停止。求:
(1)a1和a2;
(2)滑雪运动员到达坡底后再经过6s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D 6.A 7.D 8.D 9.B 10.A 11.A 12.B 13.B 14.D
15.(1);(2);(3)80m
16.(1) 2.6m/s;(2) 12.5m
17.(1)8s;(2)14m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