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期末复习题(三)
一、单选题
1.为避免闯红灯,小汽车由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s恰好在停止线处速度减至0,则小汽车在开始减速后,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之比( )
A.7:5 B.5:4 C.3:2 D.3:1
2.台球比赛中,白球以的速度向右撞击静止的红球后,以的速度继续向右运动,红球以的速度向右运动,撞击过程两球接触时间为,则撞击过程白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
A.,向左 B.,向右
C.,向右 D.,向左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km/h。图示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限速值约为12m/s
B.汽车在该路段行驶时瞬时速率可以超过120km/h
C.“最高时速120km/h”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玩具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1m/s2的加速度使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后速度将达到( )
A.1.0m/s B.1.5m/s C.2.0m/s D.2.5m/s
5.甲同学想测一下自己的反应时间,请乙同学拿住直尺的顶端,直尺竖直放置,当看到尺子由静止向下就立即握住直尺,测得直尺下降了大约15cm,则乙同学此次抓握的反应时间最接近( )
A. B. C. D.
6.下列运动中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苹果成熟后自由掉落 B.羽毛释放后向下飘落
C.乒乓球下抛后竖直落下 D.降落伞从空中缓缓降落
7.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1时刻( )
A.它们的速度相同,甲在乙的前方
B.它们的速度相同,乙在甲的前方
C.它们的位置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
D.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
8.以10m/s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在2s内停止运动。则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及2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
A.5m/s2,10m B.5m/s2,20m
C.20m/s2,10m D.20m/s2,20m
9.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 )
A.0.1 s B.0.5 s C.1 s D.2 s
10.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函数关系是x=4t-2t2(m),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4m/s、-4m/s2 B.4m/s、2m/s2 C.4m/s、-2m/s2 D.0、4m/s2
11.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l
B.在时刻,A、B相距最远
C.在时刻,A、B相遇
D.在时刻,A、B相距最远
12.利用函数图像是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探究一玩具车沿某一路段做直线运动的性质,从t=0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了-t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2m/s
B.玩具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m/s2
C.玩具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内的位移为12m
D.玩具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内的位移为9m
13.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14.一电梯由地面开始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电梯上升到最高点
B.与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与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为2:3
D.与时间段内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二、解答题
15.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以空气阻力可忽略,g=10m/s2)多少?
16.物体从离地面20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求:
(1)物体落地所需时间t;
(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3)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7.某机车原来的速度是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2 m/s2。求25秒末速度?
18.如图所示,一辆长为L的客车静止在公路旁,另一辆长为8m的货车距客车16m。现使货车由静止开始以2.0m/s2的加速度向客车方向匀加速行驶,测得货车经过客车所用的时间为2s,求
(1)货车车头到达客车处所用的时间;
(2)货车车尾离开客车时的速度大小;
(3)客车的长度。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C 6.A 7.D 8.A 9.D 10.A 11.C 12.C 13.A 14.D
15.
16.(1)2s;(2)20m/s;(3)10m/s
17.15m/s
18.(1)4s;(2)12m/s;(3)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