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同步练习
-33020192405选择题
选择题
1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
A.光合作用 B.高能化学键
C.绿色植物 D.太阳光能
2.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D.各营养级生物必然有呼吸消耗的能量
3.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 )
【导学号:24890050】
营养级
A
B
C
D
Pg
15.9
870.7
0.9
141.0
A.16.2% B.5.7%
C.11.3% D.15%
4.如图是某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系统可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
B.飞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分解罐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D.太阳能经过藻类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
5.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要通过(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43180104140简答题
简答题
1.下图是对某湖泊的能量调查结果[单位:千焦/(厘米2·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有________千焦/(厘米2·年)。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这说明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的,也就是说食物链越长,________________越多。
(3)D(热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产生的能量。
(4)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不循环的特点,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问题:
图1 图2
(1)图1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数字代表各营养级间传递的能量值,则②/①可以代表能量从一级消费者到二级消费者的________,一般只有约10%,这体现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任何生态系统都存在两种类型的食物链,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________(填“腐食”或“捕食”)食物链为主。在高纬度环境中,由于食物关系单调,一些种群的数量波动常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食物是调节种群数量的________因素。
(3)图2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则丙代表的生物成分称为___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甲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称为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D
【解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将其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其制造的有机物中,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以这些有机物为能源,所以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光能。
2.【答案】 C
【解析】 在能量传递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
3.【答案】 B
【解析】 据表格能量大小可判断第一、二、三、四营养级分别是B、D、A、C,故能量从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传递效率为0.9÷15.9×100%=5.7%。
4.【答案】 B
【解析】 图为生态系统模式图,则具备生态系统的全部成分,且能实现物质循环利用,但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
5.【答案】 B
【解析】 在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及分解者又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使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去。因此,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
6.【答案】 A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的。其传递效率一般约为10%。因此,不同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多少不同,形成金字塔形结构。从给出的饼状图可以看出甲占85%,说明甲是生产者,位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含有的能量相近,说明两者位于同一个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丁含有的能量最少,说明丁位于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出甲~丁四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A项所示的关系。
二、简答题
1.【解析】 解答本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①识图不准,分辨能力差,把487.28当成正确答案;②能量传递效率应该通过计算回答,不能填写10%;③热能是通过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而释放出来的,这部分能量是不能再利用的,只能散失。“呼吸作用”此时不能用“分解作用”或“代谢作用”来代替。
【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0.46 (2)13.5 逐级递减 能量流失 (3)呼吸作用 (4)呼吸放出的热能
2.【解析】 (1)②/①代表能量从一级消费者到二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此效率说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特点。
(2)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以腐食链为主。高纬度环境中,食物关系单调,种群数量波动大,呈明显的周期性,这种食物调节种群数量为外源性因素。
(3)图2箭头方向可首先判断箭头均指向的丁为非生物环境,箭尾都指向的甲为生产者,则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则b代表光合作用,甲固定的能量称为初级生产量。
【答案】 (1)传递效率 逐级递减
(2)腐食 周期性 外源性
(3)分解者 光合作用 初级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