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44001240790000粤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期末综合复习题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如下说法: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②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重量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 )
A.F=mg B.F=(M+m)g
C.Mg<F<(M+m)g D.F>(M+m)g
3.下列哪一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 )
A.m、kg、N B.m、kg、s C.m、N、s D.kg、m/s、s
4.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B.它们可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它们的合力可能为0 D.它们的大小有时可以不相等
5.以下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来维持木块的运动
D.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6.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秒 B.厘米 C.克 D.牛顿
7.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拔河比赛甲队获胜,则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当作用力是摩擦力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地球对重物的引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引力
D.匀速上升的气球所受的浮力的反作用力是气球的重力
8.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9.如图,货车后厢内装着木箱,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货车匀速行驶,木箱受到地板向前的摩擦力
B.若货车匀速行驶,木箱受到地板向后的摩擦力
C.若货车刹车减速,木箱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D.若货车加速行驶,木箱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10.如图所示x、y、z为三个物块,K为轻质弹簧,L为轻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若将L突然剪断,用ax、ay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y的加速度,则有( )
A.ax=0、ay=0 B.ax=0、ay≠0
C.ax≠0、ay≠0 D.ax≠0、ay=0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觉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
B.由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
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D.汽车正常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产生向前的静摩擦力,就是我们常说的牵引力
1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重G=10N的金属块,使金属块一部分浸在台秤上的水杯中(水不会溢出)。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FT=6N,则台秤的示数比金属块没有浸入水前( )
A.增加4 N B.增加10 N
C.增加6 N D.保持不变
13.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战胜了乙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②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③甲队队员脚下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乙队队员脚下的最大静摩擦力
④甲队队员脚下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比乙队队员脚下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B.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C.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D.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5.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同时同高度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块和一张纸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落地用时少 B.纸片落地用时少
C.石块与纸片同时落地 D.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
16.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放于粗糙的水平面上,现在给物体施一水平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运动2s时将水平力F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水平力F=_________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 。(g=10m/s2)。
17.与水平面倾角成37°的足够长斜面上,一个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冲上斜面,后又返回到出发点,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5,则整个过程中总共用时_____________s,返回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m/s(sin37°=0.6,cos37°=0.8)。
三、解答题
18.如图甲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置于倾角为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沿斜面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使物体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试求:
(1)物体运动前2s的位移大小;
(2)1~2s内物体的加速度;
(3)设2s后,F的大小变为10N,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4)4s后,撤去力F,求物块运动到斜面最高处时距离斜面底端多远?
1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其中,)。求:
(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和静摩擦力大小;
(2)若用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稳定时的长度是多少?
20.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问拉着一个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提着这个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体从静止开始上升0.9m所需要的时间;
(2)物体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
1.B2.D3.B4.A5.C6.A7.B8.B9.D10.B11.D12.A13.B14.A15.C
16.7.5N 0.25 17. 18.(1)2.5m;(2)-1m/s2;(3)0.5;(4)4.55m
19.(1)80N,60N;(2)14cm 20.(1)3s (2)0.2m/s2 (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