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7 15: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曹操
影 响
一、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时 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鸿

白马
黎阳
白马津
延津
阳武
乌巢
官渡
袁军进攻路线
曹军进攻路线
曹军撤退路线
曹军偷袭路线
袁军追击路线
袁军败退路线
袁军十万
官渡之战形势图
白马山
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上:
(4)人才的使用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战术得当
曹操招贤纳士,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知识探索
曹操
刘备
孙权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龟虽寿(节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有什么样的抱负?
虽然年时已高,但壮志不减当年,想要实现统一的理想。
襄阳
江陵
乌林
夏口
樊口
柴桑
(湖北襄阳)
(荆州)
(洪湖东北)
赤壁
(嘉鱼东北)
(九江西南)
(鄂州西)
(汉口一带)
刘备
孙权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
刘军退却方向
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
曹军败退方向
主要战场
孙、刘联追击方向




曹军20多万
长坂
赤壁之战形势图
二、赤 壁 之 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孙刘联军胜利
作用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团结抗敌,战略得当。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4.缺乏统一全国的实力(根本原因)
赤壁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统一条件不成熟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曹操
(统一北方)
刘备
(占据荆、益二州)
孙权
(经营南方)
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三、三国鼎立
220年,代汉建魏
建都洛阳
221年,建立蜀汉
建都成都
222年,称吴王,229年称帝,都建业(南京)
魏文帝曹丕
汉昭烈帝刘备
吴大帝孙权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翻车

屯田
发展概况
吴国船只
吴国:
(1)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
吴国造船业发达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锦
州郡割据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蜀汉建立
三国鼎立
曹魏建立
孙吴建立
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大分裂
局部统一
统一?
课堂小结:

一、 选择题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