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和分解反应—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1.2 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和分解反应—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08 15: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1.1-1.2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B.?K2Cl2?????????????????????????????????C.?NaOH?????????????????????????????????D.?FeO3
2.学习化学要善于发现规律,例如:水(H2O)→过氧化氢(H2O2);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那么按照这样的规律,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
A.?BaO2??????????????????????????????????B.?Ba2O2??????????????????????????????????C.?BaO??????????????????????????????????D.?2BaO
3.天然气主要成份是CH4 , 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A.???????????B.???????????C.???????????D.?
4.有关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B.?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C.?生成物一定只有两种???????????????????????????????????????????D.?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
5.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 , 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
C.?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6.若元素X只有一种化合价,下列化学式中错误的是(?? )
A.?X2O3?????????????????????????????????B.?X2S3?????????????????????????????????C.?X2Cl3?????????????????????????????????D.?X(NO3)3
7.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制氯化铁:2Fe+6HCl=2FeCl3+3H2↑
B.?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C.?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2SO4+Ba(NO3)2=BaSO4↓+2KNO3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8.下列各组物质中,充分反应后溶液或固体总质量减小的是(???? )
A.?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B.?氧化铜和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D.?碳酸钠晶体风化
9.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
A.? false ??????????????????????????????????B.?H2+CuO ? H2O+Cu
C.?false????????????????????????????????????????D.?H2CO3 ? H2O+CO2↑
10.在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相等????????????????????????????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相等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等????????????????????????????D.?在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1.关于物质的化学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元素符号组成 ②由科学家想象出来的
③由实验测得的 ④可以任意书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下列与符号“2HCl”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模型是(?? )
A.????????????????????????B.????????????????????????C.????????????????????????D.?
13.北京奥运火炬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下列关于丙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丙烷由丙烷分子构成 ③丙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④丙烷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组成 ⑤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③④??????????????????????????????D.?①②④⑤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2
m
8
14
A.?? 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1???????????????????????D.?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2 g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Fe2(SO4)3+Fe=3FeSO4
C. false
D.false
16.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A.???????????????B.???????????????C.???????????????D.?
17.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木炭?????????????????????????????????????B.?硫粉?????????????????????????????????????C.?红磷?????????????????????????????????????D.?酒精
18.碳酸氢钠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可使面包、蛋糕等口感松软。其原因是碳酸氢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 2NaHCO3?Na2CO3+H2O+CO2↑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9.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甲、丙是有机物,乙是氧化物?????????????????????????????D.?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40
90
10
3
反应后的质量/g
12
19
10
x
A.?x=102????????????????????????????????????????????????????????????????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4:9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氮气________;
(2)锌元素________;
(3)五氧化二磷________;
(4)地壳里最多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2.选择Na、S、O、H、Cu五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各写出一个化学式:酸________;难溶性碱________。
23.配平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KClO3 Δ__ ________KCl+________O2↑
(2)________CH4+________O2 false________CO2+________H2O
(3)________N2+________H2 false________NH3
(4)________Na+________H2O=________NaOH+________H2↑
24.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5.镁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1)已知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 TiCl4+2Mg高温__Ti+2MgCl2 。该反应需在? ???环境中进行(填字母)。
A.稀有气体
B.空气
C.氮气
D.CO2气体
(2)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6.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H,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________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乙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OOH + CaCO3→Ca(CH3COO)2+H2O+CO2↑,则金属镁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7.?根据图中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
(1)图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 ________.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 .
(3)n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________? .
28.?以化合价位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
(1)E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
(2)如图中可表示K2SO4 , 这种盐的点是________?(填字母);
(3)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4)写出由B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9.莽草酸是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可用于合成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已知该有机物由3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有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它的式量为174。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该有机物中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________。
(2)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30.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60mg维生素C,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维生素C中有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1.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下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相对原子质量:)
维生素C(白色)
化学式:C6H8O6
每片100mg,含Vc不少于10%
一日三次,每次xx片,饭后服用
(1)“V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
①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
②则每次至少服用________片;
③当“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00g这种蔬菜含“Vc”15mg) 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________g。
32.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SO2的质量(g)
6
8
8
(1)上述实验中,第________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2)上述实验中,第__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 ;
(3)上述实验中,第___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_克;
(4)在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
A、氧化镁的化学式为 MgO ,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的化学式为 KCl,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NaOH ,符合题意;
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Fe2O3 ,不符合题意;
2.【答案】 A
【解析】 过氧化钡中氧元素为-1价,钡元素为+2价,由过氧化钡化学式为 BaO2 ;
3.【答案】 D
【解析】化学式CH4 , 既可以表示甲烷这种物质,也可以表示1个甲烷分子,还可以告诉我们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A、B、C正确不合题意;化学式CH4,说明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D错误符合题意。
4.【答案】 A
【解析】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因此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两种或多种,至于生成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无法确定,故A正确,而B、C、D错误。
5.【答案】 B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I2都来自于参加反应的I2O5 , 而I2O5中还有氧元素,因此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大于生成的I2的质量,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故B正确;
C.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都是3种,因此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C错误;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127×2+16×5):(12+16)=334:28;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为:(127×2):(12+16×2)=254:44,故D错误。
6.【答案】 C
【解析】X2O3 、 X(NO3)3 、 X2S3 中X都为+3价, X2Cl3 中X不为+3价,所以 X2Cl3化学式错误;
7.【答案】 A
【解析】
A、根据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亚铁化合物分析;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分析;
C、根据硝酸钡与硫酸钾反应产生沉淀、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分析;
D、根据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分析。
【解答】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氢气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钾和硝酸钡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氢氧化钠不与硝酸钡反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8.【答案】 D
【解析】
A、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 氧化铜和稀盐酸,固体溶解,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 ,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会增加 ,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晶体风化,因失去结晶水固体总质量减少 ,符合题意;
9.【答案】 A
【解析】由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一种化合物的过程,且单质、化合物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故A符合题意;
10.【答案】 D
【解析】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都不变,不符合题意;
B、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即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相等 ,不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D、 在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符合题意;
11.【答案】 C
【解析】①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正确; ②由科学家通过实验测定出物质组成后书写,不是想象出来的,错误;③由实验测得的 ,正确;④要实事求是,不可以任意书写, 错误;
12.【答案】 B
【解析】2HCl表示2个氯化氢分子,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13.【答案】 B
【解析】①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②丙烷由丙烷分子构成,正确; ③丙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丙烷由碳、氢元素组成,错误; ④丙烷由丙烷分子构成,一个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错误; ⑤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正确;
14.【答案】 C
【解析】
A、由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知,m=2+1+16+16-12-8-14=1,Y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不参与反应,不符合题意;
B、X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Y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没参与反应,Z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W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该反应为Z+W→X,为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 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16-8):(16-14)=4:1,符合题意;
D、 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0g ,不符合题意; ?
15.【答案】 B
【解析】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变化,B中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16.【答案】 B
【解析】化合反应就是多变一,生成物只有一种;
17.【答案】 D
【解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18.【答案】 B
【解析】2NaHCO3=△Na2CO3+H2O+CO2↑ ,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多种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
19.【答案】 B
【解析】
A.根据图片可知,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为化合反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发生改变,但是原子依然是三种,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甲、丙都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而乙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为氧化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和丙的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因此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相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20.【答案】 D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40g+90g+10g+3g=12g+19g+10g+x,解得:x=102g,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表格可知,甲的质量减少:40g-12g=28g,乙的质量减少:90g-19g=71g,丙质量不变,丁的质量增加:102g-3g=99g,因此甲和乙为反应物,而丁为生成物。因为甲和乙至少包括两种元素,所以丁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肯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保持不变,因此它可能是催化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28g:71g=28:71,故D错误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21.【答案】 (1)N2
(2)Zn
(3)P2O5
(4)Al(NO3)3
【解析】
(1)每个氮气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故化学式为?N2?。
(2) 锌元素的化学式为 Zn 。
?(3)?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氧元素个数是5,磷原子个数为2,故化学式为 P2O5 ?。
(4)? 地壳里最多元素是氧、最多的金属元素铝;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是氮,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Al(NO3)3 。
22.【答案】 H2SO4(或H2SO3、H2S);Cu(OH)2
【解析】 H2SO4、H2SO3、H2S都是酸;氢氧化铜为难溶性碱,化学式为?Cu(OH)2 ;
23.【答案】 (1)2;2;3
(2)1;2;1;2
(3)1;3;2
(4)2;2;2;1
【解析】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通过配平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种类和个数相等。
24.【答案】 (1)Fe+CuSO4=FeSO4+Cu
(2)Fe2+
【解析】(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2)由于反应后有硫酸铜产生,因此反应后比反应前多了一种Fe2+离子,那么“”表示Fe2+。
25.【答案】 (1)A
(2)Mg+2H2O==Mg(OH)2+H2↑
【解析】
(1)因 镁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所以有关镁的化学反应应在性质稳定的稀有气体的环境中进行;
(2)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即氢氧化镁,反应方程式为 Mg+2H2O=Mg(OH)2+H2↑ ;
26.【答案】 有机;2CH3COOH + Mg=Mg(CH3COO)2+H2↑
【解析】乙酸属于有机物,镁与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2CH3COOH + Mg=Mg(CH3COO)2+H2↑ ;
27.【答案】K(或Na);SiO2;nNO3﹣
【解析】
(1)图中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磷酸钠,含有钾、钠等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分别为K、Na;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NO3﹣ .
28.【答案】 常温下是气体;D;单质;SO3+2NaOH=Na2SO4+H2O
【解析】(1)二氧化硫在常温下是气体;
(2)钾化合价为+1价,氧的化合价是﹣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是x则:(+1)×2+x+(﹣2)×4=0,解得x=+6,该物质属于盐,所以是D点;
(3)图示可知A点物质的化合价是零,所以物质类别是单质;
(4)由图示可知,B点表示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化合价为+6,该物质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
29.【答案】 (1)碳元素
(2)C7H10O5
【解析】
(1)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2)该有机物的每个分子中含有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则碳原子个数为(174-10-80)/12=7,则化学式为 C7H10O5 ;
三、解答题
30.【答案】 (1)3
(2)176
【解析】(1)由化学式可知 维生素C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2) 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8+16×6=176.
31.【答案】 (1)176;9:1:12
(2)2;400
【解析】
(1)根据化学式C6H8O6可知,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8):(16×6)=9:1:12;
(2)②每片药片中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
每天需要药片的数量:60mg÷10mg=6;
每次需要药片的数量:6÷3=2;
③设每天至少食用这种蔬菜的质量为x,
100g15mg=x60mg;
解得:x=400g。
32.【答案】 (1)二
(2)一
(3)三;2
(4)都符合
【解析】 (1)上述实验中,第二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2)上述实验中,第一次实验中硫有剩余 ?;
(3)、上述实验中,第三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6g-4g=2g;
(4)在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