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小闹钟
一、教材分析
《顽皮的小闹钟》是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所作的一首生动活泼、浅显有趣的的管弦乐曲。该曲为回旋曲式。
在打击乐器奏出八个固定节拍之后,出现了主部主题,由两个平行的乐句构成,打击乐的伴奏使音乐富有生气。在主部主题反复一次后,出现了第一插部主题,这个主题旋律线条趋向柔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接着主部主题再次反复出现,之后出现了第二插部主题,这个主题由四个乐句句首都以附点加长音的节奏开始,八度音程跳进,中间伴以清脆的闹铃声,将乐曲情绪推向高潮,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主部主题再次出现,加反复后接尾声,使乐曲更为风趣,生动地再现了小闹钟的顽皮形象。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顽皮的小闹钟》短小有趣,充分利用其鲜明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和着音乐动起来。但三年级孩子控制力差,能在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随乐而动,而在情绪兴奋之下,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地抓住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体验音乐,是值得思考之处。另外,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背后一定有着旋律、节奏、速度等一系列音乐元素支撑,对于三年级孩子而言,教师怎样用他们能理解的形式、语言等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并深度体验、理解音乐作品,也是值得探究之处。
三、教学理念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儿童对音乐有天生的好奇感,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音乐的特点,开展适合孩子的音乐实践活动,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本课从身边熟悉的钟声,会唱的歌声入手,巧妙地引导孩子发现乐曲中小闹钟的顽皮、体验小闹钟的各种状态、最后尝试创编“我们的回旋曲”。实践证明只有“把音乐交还给学生”,学生才会对音乐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只有“把发现权交还给学生”,才能实现学生真正的自我创造。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顽皮的小闹钟》,能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体验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
2.通过律动、歌唱、图示、演奏等方式熟悉乐曲主部、插部及结构。
3.了解回旋曲的结构,并能分组创编短小“插部”,在合作中完成“我们的回旋曲”,品尝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方式体验乐曲主部主题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是谁发出的声响?
2.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一首歌《钟》,还记得吗?唱一唱,拿起打击乐在模拟钟声时看指挥敲一敲。
3.调查一下,家里有闹钟的、或看到过闹钟的同学有多少?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小作曲家,要创作一段表现钟表的音乐,你觉得可以抓住它们的哪些声音特点?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钟声,从熟悉的歌曲进入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模拟钟的声音特点,为欣赏乐曲作铺垫。)
(二)主部主题
1.大家的一些想法,与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不谋而合,听,你能在他创作的这段管弦乐中找到秒针走动的滴答声吗?(播放主题)
2.不过,这只小闹钟不是很守规矩,特别的顽皮,数一数,它在这段音乐中顽皮了几次?
3.音乐名为“顽皮的小闹钟”( 揭题)。其实小闹钟的顽皮不仅体现在秒针的节奏上,乐曲的旋律中,安德尔逊还特意设计了几次小状况?
4.尝试用脚步踏出旋律节奏
(1)再分句仔细听一听,师边敲双响筒边唱第一分句,34的节奏比前面的变紧了还是松了?可以试试用脚步把这句旋律的节奏踏出来吗?引导第一组同学尝试踏步并唱一唱!
(2)第二分句,引导又像在跑步,又像绕圈。第二组同学踏一踏,唱一唱。
(3)第三分句由第三组同学直接踏、唱出来。
(4)第四分句,引导学生听出休止,由第四组同学体验。
(5)我们来完整接唱这段旋律。同学们演唱节奏有变化的旋律,其余部分老师唱。
5.唱词
我们还可以这样唱一唱,听清歌词,看好脚步。师边敲双响筒,边动唱唱。学会了吗?一起踏一踏、唱一唱!
(设计意图:紧扣“顽皮”,教师只作为引导者,适当的扶一扶,以学生为本,让他们来自主发现、主动探索。最后的演唱及围圈踏步,把学生的体验综合表现了出来。)
(三)初次聆听全曲
1.刚才这段旋律是乐曲的主题,你觉得是活泼的还是平静的?可以用哪种线条来表示?(尖角线、弧线),现在请大家完整聆听这首乐曲,找找主题分别在乐曲的哪些时间点出现?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留白的结构图。
2.乐曲中除了主题,还有没有其他旋律?在什么位置?师引导学生分别在合适的位置用图形标示出来。
3.像这样主题旋律至少重复了三次,中间插入其他旋律的曲式称回旋曲,有点像我们吃过的?汉堡,三明治!这样一看,回旋曲式能记住吗?
(设计意图:在熟悉主部主题之后聆听全曲,使学生的听指向更明确;尝试用线条表示音乐,有选择、有创造,充分发挥想象;最后用三明治等来揭示简单回旋曲的结构,学生过目不忘。)
(四)第一插部、第二插部
1.接下来请大家聆听弧线这部分音乐,与欢快活泼的主题相比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边听音乐,边自由律动。
2.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音乐(锯齿线),什么声音最吸引你?清脆的闹铃声。引导学生用碰铃敲一敲,并设计各种不同的闹铃动作。
(设计意图:乐曲的两个对比插部,同样“把音乐还给学生”。在创编律动的同时,加入碰铃,让学生与音乐更亲密地接触。)
(五)完整体验全曲
1.全曲的音乐用这三种线条,刚好也表现了小闹钟的三种状态,主题部分是活泼的,第一插部是平静的,第二插部是积极的。
2.师生完整体验乐曲。
(设计意图:三种线条是三种闹钟的状态,也是学生体验的三种形态,浑然天成,妙趣横生。)
(六)我们的回旋曲
1.其实回旋曲的创作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确定好主题之后,插入一些其他的旋律或声响,肯定能组成一首我们的回旋曲!
2.出示四张四分音符的卡片,跟节拍做声势律动,要求第一拍为跺脚,其余三拍自己定动作,嘴里念“当”,除了第一拍必须跺脚,后面三拍老师希望动作越丰富越好,最好每次都能不一样。
3.八分音符在恒拍中进入。
4.二分音符进入。
5.不知不觉我们就已经创编了很多不一样的声响了,现在请同学们试试用这三种卡片创编出八拍的声音。如果你的创编还能表现出声音的形象,如平静地;或者是活泼地,再或者其他形象,那就更好了。
6.邀请学生展示两条创编的节奏,并一起拍一拍。
7.好的,有了这两种声响,再加入主题,我们之前唱过的《钟》,回旋曲就产生了!我们连起来试试吧!
(设计意图:从恒拍切入,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随时进入的节奏游戏,紧扣学生注意力,潜移默化地为创编作铺垫,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七)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快乐地体验管弦乐《顽皮的小闹钟》,并认识了一个新的曲式——回旋曲,还创作了我们的回旋曲,虽然课堂中还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老师相信,有了更多的尝试、与音乐更多的亲密接触,一定能领略到音乐更多的魅力!
(设计意图:课堂的小结与课后的延伸,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终身学习、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