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题优化训练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人教版)(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题优化训练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人教版)(含解析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08 11:1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题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某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饼状图,图乙是该物质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A,B,C分别表示氢、碳、氧??????????B.?该有机物化学式为CH4O
C.?乙中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 ????D.?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 2CO2+4H2O
2.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4.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这一原理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D.?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方一片森林砍掉
5.下列有关资源、能源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回收废旧金属,合理利用金属资源??????????????????????B.?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势能来发电的
C.?大力开发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
6.初中化学的学习来自于生活、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夜里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开灯查看
B.?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级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D.?炼铁高炉里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7.“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二氧化碳
8.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9.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的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干燥???????????????????????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C.?用盐腌渍???????????????????????D.?加浓盐酸
10.下列有关能源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11.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B.?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C.?把水加入生石灰中?????D.?镁与稀盐酸反应
1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探究CO2的性质
13.以下说法正确是( ??)
①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三个条件,所以物质燃烧一定需要氧气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性质一定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④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⑤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③⑤
1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两个常见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B.?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C.?乙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接触氧气???????????D.?乙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没有可燃性
15.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就将木柴架空了些,他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添加木柴????????B.?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为了升高木柴的温度
1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O2??????????????????????????????????????B.?CO2??????????????????????????????????????C.?SO2??????????????????????????????????????D.?CH4
17.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铜片的作用是传递热量???????????????????????????????????????B.?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C.?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D.?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18.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且为吸热反应的是(???? )
A.?镁与稀盐酸反应???????????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硝酸铵溶解于水???????????D.?生石灰与水反应
二、综合题
19.燃料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请结合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2)燃料R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2O2 点燃__ CO2+2H2O,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乙醇汽油的使用,体现了如下的哪些优势________。
A.可节约石油资源? ?B.可缓解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 C.可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污染 ????
20.甲同学和乙同学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甲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热水的作用使温度达到铜片上白磷的着火点和________。
(2)乙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1.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众志成城、全民抗疫”必须依靠科学。下列是小浩一家人日常的抗疫措施,其中有科学依据且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① 爷爷每天喝酒消毒② 奶奶靠吃保健品提高免疫力③ 爸爸将“84”消毒液稀释拖地④ 妈妈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⑤ 姐姐用沐浴露洗澡⑥ 小浩用洗手液洗手
(2)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举措是 ________ 。
(3)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主要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__ 。
(4)沼气可以作燃料,在大棚中燃烧沼气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过程中 与 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其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D.生成的 可做气肥
2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做好消毒至关重要,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1)某发热病人在家中用25%~50%的酒精溶液进行物理退热,其原理是________。
(2)75%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在配制75%酒精溶液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100mL,其原因是________。
(3)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_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甲分子由1个C原子、4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BA4C;
A. 该物质中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16×1)=1:3:4,元素三种元素A、B、C的质量比是:12.5%:50%:37.5%=1:4:3,所以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有机物化学式表示为CH4O,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乙中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是两种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 点燃__ 2CO2+4H2O,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 C
【解析】A.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故不符合题意;
B.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C. 物质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D. 根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可知,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A、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离子,A不符合题意;
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还可能是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利用的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故B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利用的是移走可燃物的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A. 回收废旧金属,合理利用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
B.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势能来发电的,不符合题意;
C、大力开发新能源,合理使用化石燃料;选项符合题意;
D. 太阳能属于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D
【解析】A、天然气管道漏气,不能开灯查看,不符合题意;
B、一般情况下,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硬度大,不符合题意;
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之比约为1∶2,不符合题意;
D、炼铁高炉中,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会化合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 C
【解析】 “西气东输”输送的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故答案为:C
8.【答案】 B
【解析】A.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B.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符合题意;
C.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如水、一氧化碳等,不符合题意;
D. 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还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 D
【解析】A.干燥的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能够一直抑制细菌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 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 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B不符合题意
C. 用盐腌渍 ,使细菌无法获得水分,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能够会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用来防止食品腐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 C
【解析】A.能源需要多元而不是单一能源,同时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科技进步可以促进无污染的新能源的开发,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生活中的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如垃圾腐烂产生的热量发电,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 B
【解析】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的条件是高温,反应吸热,符合题意;
C、水与生石灰反应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12.【答案】 D
【解析】A、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铜片上缺少红磷作对照,不能完整全面的验证燃烧的三个条件,B不符合题意;
C、选取的反应物不合适,应把木炭换为红磷,C不符合题意;
D、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操作图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 D
【解析】①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三个条件,但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法不符合题意;②结构决定性质,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结构不同,性质也有差异,如金刚石和石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法不符合题意;③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微粒可能为原子、分子、离子等,如Na+、NH4+的质子数都是11,HF、Ne的质子数都是10,但不是同种元素,说法符合题意;④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好;但是,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导电、导热性能比它的纯金属差,说法不符合题意;⑤氢氧化钠固体吸水分潮解,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 D
【解析】A. ③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③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③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水接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一段时间后,①中铁钉锈蚀,②中铁钉没有锈蚀,通过①②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氧气接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可知,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 B
【解析】A、架空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A不符合题意;
B、架空能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B符合题意;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C不符合题意;
D、架空木柴,温度不能升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 D
【解析】A、该选项中只有氧气,但没有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也不发生爆炸,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也不发生爆炸,C不符合题意。
D、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答案】 C
【解析】A、金属铜具有导热性,能将热水的热量传递给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故A不符合题意;
B、热水的作用提供热量和为水中的白磷隔绝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C符合题意;
D、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答案】 B
【解析】A、镁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不断会放出热量,所以该化学变化属于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条件是高温,为吸热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解于水吸热,但是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9.【答案】 (1)天然气
(2)CH4
(3)A C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及个数为:氧4,反应后为:碳1、氧4、氢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缺少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R的化学式为 CH4 ;
(3) A. 乙醇汽油 可节约石油资源,正确;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缓解温室效应,错误;C.乙醇汽油中不含硫、氮等元素,可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污染 ,正确;
20.【答案】 (1)隔绝氧气
(2)34;24
(3)乙
【解析】(1)测定物质燃烧条件时热水的作用使温度达到铜片上白磷的着火点和隔绝氧气;
(2)根据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可证明燃烧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由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对比,可证明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3)图乙中实验生成物不会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图甲生成物会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图乙更体现绿色化;
21.【答案】 (1)⑤⑥
(2)骑自行车上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双面打印纸张、人离灯灭、少用一次性筷子等合理答案均可)
(3)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若将隔绝空气或氧气也写上也正确)
(4)B,C,D
【解析】(1)① 爷爷每天喝酒不能消毒,与乳化无关,不正确;② 奶奶靠吃保健品提高免疫力,与乳化无关,不正确;③ 爸爸将“84”消毒液稀释拖地,是利用“84”消毒液使蛋白质变性,杀灭病毒,与乳化无关,不正确;④ 妈妈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溶解油污,与乳化无关,不正确;⑤ 姐姐用沐浴露洗澡,是利用沐浴露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不聚集成大的油污,与乳化有关,正确;⑥ 小浩用洗手液洗手,是利用洗手液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不聚集成大的油污,与乳化有关,正确。
故答案为:⑤⑥;
(2)低碳生活就是在生产、生活中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低碳举措有:骑自行车上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双面打印纸张、人离灯灭、少用一次性筷子等合理答案均可);
(3)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主要依据的灭火原理是水在气化时吸热,产生的水蒸气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若将隔绝空气或氧气也写上也正确);
(4) A、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点燃__CO2+2H2O ;该反应过程中 与 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故A不正确;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
C、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气体中混有一定量空气时点燃会发生爆炸,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其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故C正确;
D、生成的 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做气肥,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22.【答案】 (1)酒精挥发需要吸收热量,带走一部分热量,使人体温度降低
(2)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3)给可燃物提供温度,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C2H6O+3O2 点燃__ 2CO2+3H2O
【解析】(1)酒精挥发需要吸收热量,带走一部分热量,使人体温度降低;
(2)75%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水,溶质是酒精;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100mL;
(3)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给可燃物提供温度,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方程式是:C2H6O+3O2 点燃__ 2CO2+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