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三月桃花水 教案+课件+音频 (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三月桃花水 教案+课件+音频 (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7 21:24:45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丁零零,丁零零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那明镜般透彻的,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4
三月桃花流水
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2014),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代表作有《无题抒情诗》《生命的快乐》等。





tán
会认字

和平
和谐

唱和
和诗
huò
和弄
和稀泥
huó
和面
和泥

和牌
和了

运用:妈妈和(huó)面包饺子,爸爸和(huò)弄糨糊贴春联,我和(hé)奶奶在和(hè)诗,爷爷打麻将和(hú)牌了。今年的春节真和(hé)谐!
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朗读第1自然段,文中这两个问句和后面哪些段落相对应呢?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
轻轻地走过村边?
第3、4自然段
春天河流的声音
第5、6自然段
河流倒映的春景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和同桌交流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忽大忽小的水声
拖拉机的鸣响
桃花水和麦苗谈心的声音
桃花水碰到岸边石块的叮当声
这些声音让你想到了哪些画面?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透过桃花水,你你看到了什么?发挥想象,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小鸟
小草
调皮的孩童
连绵起伏的青山
炊烟袅袅的村庄……
它看见

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垂柳披上长发,如雾如烟;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浮起一朵朵红莲。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喜爱
赞美
朗读课文
学完这篇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
三月桃花流水
听声音:春天的竖琴—柔和、多变、动听、轻缓
板书设计
看光芒:春天的明镜—闪亮、平静、清澈、纯洁
赞美春天
热爱春天
作业
1.阅读刘湛秋《写在早春的信笺上》和《温暖的情思》。
2.完成本课随堂练。4
三月桃花水
语文要素
阅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写作:
发挥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处景物。
人文主题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春天的图片及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预习课文。
2.完成本课预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出示课件)听:丁零零,丁零零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三月桃花水)看:那明镜般透彻的,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三月桃花水)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潺潺的春水也唱着歌儿向我们跑来了,它滋润了大地,它催生了万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去感受这迷人的《三月桃花水》吧!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同时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对我会认的字的认读。
出示生字:绮、和、谈
注意多音字“和”:hé(和好) hè(应和) huò(和弄) huó(和面) hú(和牌)
4.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预设: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5.教师提问: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6.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三、整合内容,品悟桃花水
1.初读课文,梳理结构。
(1)让学生读一读第1自然段,然后从文中找出和这两个问句相对应的段落。
预设1:第一个问句对应第3、4自然段,写的是春天河流的声音。
预设2:第二个问句对应第5、6自然段,写的是河流倒映的春景。
(2)追问:第3、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第5、6自然段呢?
要点:总分。
(3)提问: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预设:结尾最后一句,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和喜爱。
2.布置任务:走进课文,具体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感受。
3.交流研读,启发学生结合课文语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相机指导。
(1)第3、4自然段。
①教师点拨:哪些声音和水声相互“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预示着什么?“麦苗”会和桃花水说些什么?“车轮滚过的铃声”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呢?
②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提问: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表达)所以作者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指导朗读: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聆听它动人的曲调吧。
(2)第5、6自然段。
①教师提问:透过桃花水,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垂柳披上长发,如雾如烟;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浮起一朵朵红莲……
②引导想象:一江桃花水仅仅就照出了这些吗?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提示:
小鸟 小草 调皮的孩童 连绵起伏的青山 炊烟袅袅的村庄……
它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小结: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留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虽然我们描绘的画面与作者有所不同,但却共同映照出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难怪作者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③有感情地朗读: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和作者一样,听懂了桃花水跳动的音符,感受到了桃花水优美的风韵,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美妙的声音和图画展现给大家。
4.小组合作朗读,体会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情感。
(1)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朗读要点。
要点1:开头两个问句,句式整齐,用比喻手法引发我们对“声音”“光芒”的好奇。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轻快,问句最后几个字语调要微微上扬。
要点2:第2自然段,漂着桃花的水一路向前,带来了春天,带来了希望。春天的水是轻快的,是活泼的,朗读的时候语调要轻柔一些。
要点3:第4、6自然段,句式整齐,用排比手法写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朗读的时候,两处排比句中的三个短句语调要有起伏,像流水轻轻流动般。
要点4:最后一段,句式整齐,读的时候要有节奏感。
(2)四人小组再次合作,挑选优美语句,用朗读来表达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小组朗读展示。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过渡:作者用如诗般精练、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三月桃花水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好,最后老师想问问大家,学完这篇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生:积累了很多优美的句子,掌握了一些修辞手法。)
2.师:同学们,《三月桃花水》学完了,我希望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能继续在大家的心中静静地流淌。让我们永远铭记、永远眷恋这醉人的三月桃花水。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阅读刘湛秋《写在早春的信笺上》和《温暖的情思》。
2.完成本课随堂练。
3.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讲授本课时,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读中品,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描写桃花水美的相关语句,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中提高对语句的理解把握,在互读中去品文字之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美,激起了学生对桃花水的赞美之情。学生出于自己的激情,踊跃表达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桃花水的喜爱之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是强化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设计意图: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这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拓展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