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第3课时《土风舞》课件+教案+素材(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第3课时《土风舞》课件+教案+素材(共25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2-19 10:19:53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土风舞
人音版
四年级下
新知导入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图片中的人们跳的是什么舞蹈呢?
捷克斯洛伐克,人们跳的是土风舞。
切分音
改变乐曲中出现重音的规律,因时值延长而成为重音。这重音称为切分音。
重音记号
乐理知识
新知讲解
da
da
a
da
da
da
da
新知讲解
节奏练习
×
×|×
×|×
×
×|××
×0














0


○|●
○|


○|●



新知讲解
节奏练习
新知讲解
土风舞
土风舞一词是由英文Flok
Dance翻译而来,源自非洲,是一种富有乡土风味的舞蹈,节奏欢快,跳的时候,所有人围成一个圆,来表达人们庆祝劳动收获的快乐心情。
新知讲解
歌曲欣赏
来一起欣赏一下这首土风舞吧!
1、歌曲是什么拍子?
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2

4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火热的
教师范唱
新知讲解
划一划唱的更准确哦
新知讲解
视唱练习
向下模进、重复、
对比
曲调写作手法: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跟着老师的伴奏一起唱一唱旋律吧!
1、收







满仓





快地























特啦




特啦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随着舞动的小女孩划一划!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找出歌曲中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并说一说这首歌曲的特点?
节奏规整,旋律流畅
新知讲解
找出歌曲中标有“>”的地方,唱一唱。随歌曲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风格。
新知讲解
带着欢快的情绪完整的练唱歌曲吧!
拓展学习
一起动起来吧!
X
X
|
X
X
|
拍拍手
X
X
X
|
X
X
|
跺跺脚
X
X
X
0
|
X
X
|
拍拍手
课堂总结
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土风舞》,我们欢快的唱着跳着,仿佛体验到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再一次的唱起这首歌离开教室吧!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把今天演唱的两首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第3课时
《土风舞》教学设计

时:1课时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
强调音乐实践是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基本理念之一,《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歌,G大调,2/4拍子。在教学中,体验、探究、合作等实践活动,化繁为简,变枯燥为生动,让音乐要素的掌握变得更加简介、有趣、有效,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感受音乐、学习歌曲,在体验活动过程中获取音乐知识技能,提升音乐素养。
教材分析:《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歌,C大调,2/4拍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它有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的向下摸进,第四、六乐句是完整重复,第五个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句。歌曲在规整的节奏中有规律地出现带重音记号的“X
X
X”的切分节奏,在平稳流畅的弦律中然出现“5—5”的八度跳进,使得歌曲变得活泼而生动,也增强了舞蹈性。第五句中“特啦啦啦啦啦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音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感受
体验和探索创造活动能力增强,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但同,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爱发表见解,所以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采用听唱结合,动静搭配,动口动手动脑等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土风舞》
第3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中基本的节奏,热情欢快地歌唱《土风舞》,在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二声部学习。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演唱歌曲、律动、音乐游戏等活动,感受歌曲《土风舞》中的音乐要素,在深入浅出地强化音乐要素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土风舞》的学习,感受歌曲热情欢快情绪,体会舞曲的特征。
重点
在音乐体验活动中理解掌握歌曲中的音乐要素,随歌曲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特征,热情欢快地歌唱《土风舞》
难点
歌曲中的重音记号、力度记号、的准确运用﹔简单的二声部合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捷克斯洛伐克风光图片,还有土风舞的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图片中的人们跳的是什么舞蹈呢?
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苹果被切开的图片,引出切分音的概念——改变乐曲中出现重音的规律,因时值延长而成为重音。这重音称为切分音。节奏练习:3、发声练习:教师弹琴伴奏,指导学生做发声练习。4、土风舞:土风舞一词是由英文Flok
Dance翻译而来,源自非洲,是一种富有乡土风味的舞蹈,节奏欢快,跳的时候,所有人围成一个圆,来表达人们庆祝劳动收获的快乐心情。5、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视频。教师范唱:师跟着伴奏音频范唱并讲解:歌曲是2/4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火热的。视唱练习:教师出示视唱练习谱,指导学生练唱。并指导学生回答:歌曲的曲调写作手法是向下模进、重复和对比。歌词学唱:教师出示旋律线指导学生随着摆动的小女孩划一划旋律线,并且指导学生加入歌词练唱。两声部的练唱:教师把两声部的地方拿出来指导学生练习。然后指导学生带两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出示歌谱,指导学生回答:歌曲有五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歌曲的特点是节奏规整,旋律流畅教师播放伴奏音频,指导学生唱好重音记号的地方,并指导学生转成圈,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着跳一跳。
学生了解切分音的概念,知道重音记号的写法和作用。学生练一练节奏型,体验切分节奏的打法。加入2/4拍的强弱规律,手双手拍节奏,练习准确。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做发声训练。学生听老师介绍土风舞,了解土风舞的起源、特点以及作用。学生欣赏视频,并跟着音乐自由律动。学生听老师范唱并回答:歌曲是什么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歌谱。并回答:你能说一说它们之间是怎样规律的变化吗?之后跟着教师的伴奏完整练唱歌曲的旋律。学生跟着伴奏音频,在教师的带领下手划旋律线,并且唱歌词。第一声部已经学过,主要练唱第二声部和两声部的合唱。学生分析谱面,找出歌曲中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并说一说这首歌曲的特点?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歌曲中标有“>”的地方随歌曲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风格。
1、用切苹果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切分音的概念。2、本课难点节奏型的练习。3.做学唱歌曲前的开嗓。4.积累外国音乐体裁相关知识。5、对歌曲有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6、再次欣赏歌曲加深印象,感受歌曲的要素。7.歌曲旋律准确性的练唱。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受力,和自主学唱的能力。要做到两声部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11、边跳连唱把课堂推向高潮。
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和学生一起做X
X
|
X
X
|
拍拍手X
X
X
|
X
X
|
跺跺脚X
X
X
0
|
X
X
|
拍拍手
学生跟着视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拍手、跺脚的方法边打节奏边律动。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肢体的协调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土风舞》,我们欢快的唱着跳着,仿佛体验到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再一次的唱起这首歌离开教室吧!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对本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