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7.1磁是什么 同步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7.1磁是什么 同步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08 14:0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1磁是什么
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能正确描述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针尖是指南针的S极
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
C.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
D.针尖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句话中“柢”和“南”分别指的是(  )
A.指南针的南极,地理的南极
B.指南针的北极,地磁的北极
C.指南针的北极,地理的北极
D.指南针的南极,地磁的南极
4.关于如图所示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端为磁铁的N极
B.a处的磁场比b处的磁场弱
C.a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右
D.如果将此磁体在教室中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南
5.将两个装有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的透明塑料盒紧密排列在一起,图为仅在地磁场作用下小磁针静止时的几种可能状态,其中正确的是(黑色一端为小磁针N极)(  )
A.
B.
C.
D.
6.实验室有一根钢棒,下列做法叙述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有(  )
①用该钢棒去吸引磁铁,能吸引
②将该钢棒中点系上细线,悬挂起来,拨动钢棒,发现最后总是指向南北
③用该钢棒去吸引小铁钉,能吸引
④将钢棒与一个强磁体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钢棒也有磁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如图所示,其中正确反映两根大头针被条形磁铁吸起时的真实情况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乙和图丙
8.图中磁感线和磁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双色磁性画板的截面,磁粉浸没在悬浮液里,当按下写字笔黑色按钮写出黑色的字,按下红色按钮写出红色的字,刷子左右移动则字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写字的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B.写黑字时笔尖为S极
C.写红字时笔尖为N极
D.刷子可以用铁制成的
10.把普通钢棒磁化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强力磁铁来磁化。钢棒是由大量的原子组成,每个原子都有N、S极,如图1所示,相当于一个磁性很弱的“小磁铁”。未被磁化前,钢棒内“小磁铁”的排列杂乱无章,如图2所示,此时钢棒对外不显磁性。用一个强力条形磁铁按图3中的箭头方向滑动,钢棒就被磁化,磁化后各个“小磁铁”按图3所示同向排列,钢棒具有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磁化后的钢棒左端是S极
B.强力磁铁的左端是S极
C.若把小磁针放在图2中的A点处,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N)一定向外
D.若把小磁针放在图3中的B点处,静止时,小磁针的右端是北极(N)
二.填空题
1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利用指南针能辨别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 
 的作用,它的南极指向地理的 
 方。
12.在条形磁铁附近放置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图中小磁针涂颜色的一端为N极,由此可以判断出条形磁铁的A端为 
 (选填“N”或“S”)极。
13.如图所示,在探究条形磁体外部磁场的分布和方向实验中,为了知道在条形磁体附近M点的磁场方向,请你写出具体做法和判断方法: 
 。
14.如图,将两辆小车相互靠近后释放,发现两辆小车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则可判断出甲车上的磁体的A端为 
 (选填“N”或“S”)极,判断的依据是 
 磁极相互排斥。
15.司南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如图甲所示,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光滑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转动。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的作用,放在地上,它的勺柄静止时指向南方。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磁场对磁勺的作用。司南的发明不但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还为世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图乙和丙所示的两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图 
 。
(2)古人选用较光滑的青铜盘,其目的是 
 。
(3)如果将青铜盘换成铸铁盘,磁勺 
 (选填“能”或“不能”)正确指示方向;说出理由。 
 。
三.作图题
16.如图丙所示,小磁针在条形磁体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标出条形磁体的N极和A点处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17.在一个圆纸盒内有一个条形磁体,圆纸盒外放着一些小磁针,各个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黑色表示N极),根据圆纸盒外小磁针的指向,请你在圆纸盒内画出条形磁体,并标出条形磁体的N、S极。
四.解答题
18.对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我国宋代学者 
 做了四种实验:将磁针横贯灯芯浮在水上,将磁针架在碗沿或指甲上,用丝线将磁针悬挂起来。他指出悬丝法最优。小磁针静止时N极总是指向地理 
 (选填“北”或“南”)方,这说明地球周围存在 
 ,同时他还发现了地磁偏角。
19.某小组同学用小磁针、条形磁铁等按图(a)、(b)的方法,探究了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及方向。接着他们又用相同的方法,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及方向,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c)、(d)、(e)所示。
(1)分析比较图中的 
 ,可得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的初步结论;
(2)分析比较图中的 
 中小磁针偏转情况,可得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与通过的电流方向有关的初步结论;
(3)分析比较图中的b与d,可得出初步结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感线应相斥;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解:A、B、C、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北,所以针尖是N极,针尖所指是地磁南极。故A、B、C错误;
D、针尖是指南针的N极,所以针尖所指方向,就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3.解: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柢”(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针的南极,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解:A、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的,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是从S极出发,回到磁体N极的,故左端为磁铁的S极。故A错误;
B、磁感线越密集,该处磁场越强,越稀疏,该处磁场越弱,则a处的磁场比b处的磁场弱,故B正确;
C、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a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左,故C错误;
D、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如果将此磁体在教室中悬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向北,故D错误。
故选:B。
5.解: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仅受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相同,故B正确,D错误;
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知,故AC错误。
故选:B。
6.解:①用该钢棒去吸引磁铁,即使钢棒没有磁性,条形磁体也会吸引钢棒,所以不能确定钢棒是否具有磁性;
②磁体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当其自由静止时,要指向南北方向,因此,将该钢棒中点系上细线悬挂起来,拨动钢棒,发现最后总是指向南北,可以确定钢棒具有磁性;
③用该钢棒去吸引小铁钉,能吸引,根据磁体可以吸引磁性物质的特性可知,可以确定钢棒具有磁性;
④将钢棒与一个强磁体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钢棒也有磁性,也许其一开始就有磁性,只是后来磁性更强了,故不能确定钢棒是否具有磁性。
综上所述,②③的做法可以确定钢棒具有磁性。
故选:B。
7.解:两根大头针被磁体磁化,两根大头针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大头针会远离。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解:
A、图中两个磁极都是S极,但磁感线却从其中一端发出,另一端回去,故A错误;
B、图中两个磁极都是N极,磁感线都从N极发出,故B正确;
C、图中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C正确;
D、图中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D正确。
故选:A。
9.解:
A、由图知,把S、N磁极设置成黑红两种颜色,然后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把黑色都吸引上来,或者把红色吸引上来,即写出两种颜色的字,所以写字原理是异名磁极相吸引,故A错误;
B、写黑字时小磁体的S极被吸引,说明黑色笔尖是N极,故B错误;
C、写红字时小磁体的N极被吸引,说明红色笔尖是S极,故C错误;
D、要想把写的字去掉,需要把笔尖吸引的小磁体恢复到原来位置,这就要用一个软磁材料去吸引,所以刷子可用铁制成,故D正确。
故选:D。
10.解:A、由图3可知,每个原子都按左N右S排列,所以被磁化后的钢棒左端是N极,故A错误;
B、由A可知,被磁化后的钢棒左端是N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强力磁铁的左端是N极,故B错误;
C、未被磁化前,钢棒对外不显磁性,若把小磁针放在图2中的A点处,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N)不一定向外,故C错误;
D、由A可知,被磁化后的钢棒左端是N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若把小磁针放在图3中的B点处,静止时,小磁针的右端是北极(N),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解:“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方向就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南极指南,北极指北。
故答案为:地磁场;南。
12.解:由图知,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条形磁铁的A端,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可知条形磁铁的A端为S极,B端为N极。
故答案为:S。
13.解:
在条形磁体附近M点的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
在M点处放一个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北极所指方向就是M点的磁场方向。
故答案为:在M点处放一个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北极所指方向就是M点的磁场方向。
14.解:由图知,乙小车上蹄形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将两辆小车相互靠近后释放,发现两辆小车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说明左右两个蹄形磁铁相互排斥,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左侧磁体的A端为N极,B端为S极。
故答案为:N;同名。
15.解:
(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丙图正确;
(2)选用较光滑的青铜盘,摩擦力减小了,能正确指示南北方向;
(3)磁勺与铸铁盘相互吸引,所以磁勺无法转动,不能指示方向。
故答案为:(1)丙;(2)减小摩擦力;(3)不能;磁勺与铸铁盘相互吸引,所以磁勺无法转动。
三.作图题
16.解:由题图可知,小磁针的N指向左边,可知条形磁体的右边是N极,左边是S极;由于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A点处的磁场方向指向条形磁体的S极;如图:

17.解:根据图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及其变化规律,可以看出,磁场的方向是从左下角指向右上角,故条形磁体的位置如图所示:

四.解答题
18.解: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磁偏角的人。指南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南北,磁针静止时N极总是指向北方,这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故答案为:沈括;北;磁场。
19.解:(1)在图c中,开关断开,电磁针不发生偏转,而在图d中,开关闭合,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偏转,因此比较两图可以说明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
(2)在d与e中,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可知,电流方向不同,小磁针的指向不同,说明磁场方向不同,由此说明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3)在bd两图中,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的指向情况与条形磁体周围小磁针的指向情况相同,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周围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相类似。
故答案为:(1)c和d;
(2)d与e;
(3)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形状与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形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