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 期末综合测试六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们可以用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加快奶糖溶解的速度。
2.空气能__________空间,有__________,是无色透明的,而且容易被__________。
3.第一个用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
4.测量风速的工具是__________,测量降水量的是__________,测量气温的工具是__________。
5.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从0- 12记为_________个等级。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胶水是一种液体,它会流动,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
2.测水温时温度计不可以碰杯底和杯壁,但可以拿出来读数。( )
3.水和其他物体-样都可以发生状态变化。( )
4.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是水慕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
5.压缩海绵实际上压缩的是海绵中的空气。( )
6.制作空气压缩枪时,不用在注射器中吸人空气。( )
7.制作“热气球”时,用纸筒罩住蜡烛可以防止塑料袋变形。( )
8.为了寻找气温的变化规律,我们每天测量的时间和地点应一致。( )
9.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
10.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衣服结成冰后被晾干,这是水( )的过程。
A.固态→液态
B.固态→气态
C.液态→气态
2.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3.我们应该选择( )角度观察温度计显示的读数。
A.仰视 B.俯视 C.平视.
4.小亚用盐和水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小亚通过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不同量的水溶解的盐的多少
B.不同温度下盐溶解的多少
C.增加搅拌,盐溶解会多快
5.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冰这两种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形状、体积发生了变化
B.状态都变化了
C.质量保持不变
6.把纸揉皱后,塞人杯底,倒过来,插人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有重量- -定的形状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能流动
7.小欣在电子秤上先称出一个充足气的篮球重量,然后再往篮球里打进去一些气,再称出重量,两次重量相比( )。
A.两次一样重
B.第一次重
C.第二次重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酒精灯时,可以在旁边放书本,方便记录
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在桌面上
9.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冰箱里的冰块太冷了不会蒸发
B.今天气温最高出现在下午1点
C.高山上空气稀薄,需要带氧气装备
10.下列不是空气的作用的是( )。
A.供植物生长
B.供人类呼吸
C.可以点燃,作为能源
11.下列在天气日历中需要记录的内容是( )。
A.每天的日照时间
B.每天动物的行为
C.每天的风向和风速
12.百叶箱一般放在离地( )的高度。
A.1米 B.1.5米 C.2米
13.风向可以用风向符号来表示,符号“↓”表示( )。
A.北风 B.西风 C.南风
14.三(1)班的小余同学用雨量器测得24小时内的降雨量是30毫米,说明这天下了(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15.天气预报中有许多气象术语,意思正确的是( )。
A.凡是云量低于50%的天气都称为“晴”
B.“降水概率”是对出现下雨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C.“最低和最高气温”肯定出现在子夜与14点时间
四、画图题(共8分)
请用笔圈出你在图中找到空气的地方。
五、简答题(共32分)
1.小明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请你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试着解释一下。(8分)
(1)现象一:雪天室外讲话时,为什么会有“白汽”从嘴里出来?
(2)现象二:在一杯温水中放入一勺白糖,几分钟后发现白糖“不见”了?
2.下表是小华所作某月的降水量记录,请你帮他完成降水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16分)
某月的降水量记录(单位:毫米) 记录人:王小华
(1)本月中,下雨天共_______天,其中小雨_______天,中雨_______天,大雨_______天,暴雨_______天,大暴雨和特大暴雨_______天。
(2)本月中,每周的降水量统计如下:
(3)统计气温。下表是某小组记录的两周的气温统计表,结合数据回答问题(日期单位:月、日,气温单位℃)
本地区这两周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平均气温是_________。
3.我们可以利用篮球充气做实验来探究空气能否被压缩。请将下面的实验补充完整。(8分)
(1)由图中可知使用的实验器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充气过程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足气体,我们拍打篮球,发现篮球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操作我们发现空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期末综合测试六参考答案:
一、1.切碎 搅拌2.占据 重量 压缩3.伽利略4.风速仪 雨量器 气温计5.13
二.1.√ 解析:胶水是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X解析: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3.√ 解析:水可以变为固 态的冰,气态的水蒸气。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状态变化。
4.√ 解析:水蒸气是 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5.√ 解析:压缩海绵,压缩时是排出海绵中的空气。
6.X解析:空气压缩枪需要一开始时吸入一部分空气。
7.√ 解析:制作“热气球”时,可以用纸罩罩住蜡烛,控制热空气的方向,防止塑料袋变形。
8.√ 解析:探究 气温的变化规律时,应该每天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测量气温。
9. X解析: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是东南风。
10.X解析:晴天天空中也可能有云,只是 比较少。
三.1.B解析:结成冰再晾干是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变成气态。
2.B解析:用风吹加快了 水表面的空气流速,给水加热升高了水的温度,都可以使水蒸发的速度加快;使空气湿润会使水蒸发的速度减慢。
3.C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平齐。
4.A解析:水量改变溶解的盐的质量。
5.B 解析:这两个变化形状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但都是原来的物质,物体的质量不变,易拉罐压扁没有状态变化,水结冰是从液态变成固态。
6.B 解析:空气占据空间。
7.C 解析:空气是有质量的。
8.B解析:使用酒精灯时,周围不能放易燃的物品;加热后的蒸发皿很烫不能用手直接拿。
9.A解析:冰块也会蒸发。
10.C解析:空气可以支持燃烧,本身不可以点燃。
11.C 解析:天气日历中记录天气的信息,风速和风向都属于天气信息,
12.B解析:百叶箱离地面1.5米高度最适用。
13.A解析: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表示的是从北吹向南的风,是北风。
14.C解析: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在25毫米到50毫米之间为大雨。
15.B解析: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4点和凌晨日出前。
(气球、游泳圈、塑料袋里面都充满了空气,风筝是利用空气的升力作用升上天空的)
五、1. (1)嘴里呼出来的空气含有很多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环境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2)白糖以很小的微粒分散在水中,溶解了。
2.(1)9 4 3 2 0 0
(3)30℃ 6月13日 15℃ 6月16日和6月18日 22.25℃
3. (1)打气筒、球针、篮球(2)篮球逐渐鼓起来,达到一定程度,篮球的形状就不再发生变化 (3)弹起来(4)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