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7 20:45:46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郊联体高二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
1.A(“都产生了”错误,把未然当已然,原文中“如今……典型传播……恰好能契合这种需要”不能表明其已经产生巨大功绩)
2.B(A“这种大众媒介又始终受制于……”错,原文是“大众媒介在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受制于……”,它的受制于某某是有条件限制的;C“必然会滋生”错,于文无据;D这里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对应的是官与民之间的关系问题)
3.C(“就不会出现侧重点的差异”错)
4.①前者立足于“为官”,侧重在焦裕禄作为官员的严于律己和廉洁奉公,警醒的是当时的官僚和腐败现象。②后者立足于“为人”,侧重在他作为普通人的人生哲学:节俭、朴素、任劳任怨、心系百姓,警醒的是一些人无节制的物质享受。(4分,每点2分,不必苛求“为官”“为人”两处的概括)
5.①要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和情感诉求的渠道。②要有一个鲜明的精神主题,并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③要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人物过去的事件为解决当下问题做出回应。(6分,每点2分)
现代文阅读Ⅱ
6.D项,写故居狭小和简陋,是说小天地里有大胸怀,反衬出鲁迅先生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7.B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只是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感到失望
8.⑴生活方面: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2分)⑵精神方面:鲁迅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2分)?
9.①这句话表明了院落环境和居住生活的单调、枯燥。②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疲惫感、沉闷压抑和挣扎无力的绝望感。③作者身处先生故居中,感受先生的生活环境,回忆先生的为人处世,体会到了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钦佩先生在社会黑暗,革命有着局限性,民族前途难卜的情况下,却顽强地战斗,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不朽精神。(每点2分,意思接近,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D(首先根据上下文大致推断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即燕达小时候和长大后的一些情况及任职状况;然后根据表示时间段的词“为儿时”“既长”,可排除C项;而“辄”是副词,常用在动词前,故不能断在“戏”后,这样可排除掉A项;再比较剩余两项,根据授予官职的‘授”可排除掉B项。参考标点: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
11.
A(“刺史”的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参见选择性必修下册70页)
12.
B(从原文“下令敢言安营者斩”看,这只是他下的命令,并没有写已经斩首某个人。)
13.(1)(燕达)进人朝廷辞行,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声地位已经很高了,不必亲自作战,只要激发勉励将士就行了。”
(2)燕达默默计议说:“兵法讲求调动敌人却不被敌人调动,我们把虚假的情况给他们看,他们一定会来。
[评分细则]
(1)辞:辞行,辞别。矢石:箭和石头,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可译为“作战”。第:只,仅。激勉:激发勉励。每个要点1分,如果有三个要点翻译错误,则句意不通,扣1分,即此句得0分。
(2)计:计议,谋划,合计。致:制,制约。示:给……看。“示之以虚”,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以虚示之”。每个要点1分,如果有三个要点翻译错误,则句意不通,扣1分,即此句得0分。
14.①燕达孤军深人,遇到敌人,作战时没有援军。②虽然战败,但战争中活下来的士兵不在少数。③燕达平日里作战英勇,多次打胜仗。
(评分细则::每个要点1分,共3分。答案只要意思接近即可。只摘抄原文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干,明确要求考生回答的是燕达打败仗官职不降反升的原因;其次从文中找到燕达作战失败及后续影响的相关信息,“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这样可以筛选出两条信息,“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再看前文中交代他多次深入敌境作战并获胜的语句,又可筛选出一条信息;最后将这些信息整合并表述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句子。
[参考译文]
燕达,字逢辰,是开封人。他在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形状,年长之人认为他很奇特。长大以后,容貌体态魁梧,善于骑马射箭。因为才能和武艺成为禁兵,被授任内殿崇班,做延州巡检,戍守怀宁寨。西夏三万骑兵逼近城池,战斗一整天没有决出胜负,燕达的部下只有五百人,他跃上战马奋力搏击,所向披靡。他被擢升为鄜延都监,多次率领士兵深入敌军境内,九次作战都得胜而回。啰兀失守,派燕达援取戍守士兵和军用物资,被敌人袭击,他一边打一边向南撤退,失亡的人很多。神宗因燕达孤军遇到敌人作战,活下来的士卒也不算少,多次升迁燕达担任西上阁门使,兼任英州刺史,担任秦凤副总管。征讨打败河州羌,于是降服木征。升为东上阁门使、副都总管,实际授任为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抚征讨安南时,燕达担任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进入朝廷辞行,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声地位已经很高了,不必亲自作战,只要激发勉励将士就行了。”燕达叩头致谢说:“我得以靠威望声势消灭敌人,即使死了怕什么呢!”初次越过山岭,(燕达)听说前锋遇到敌人陷入苦战,想前去救援,校官说应当先替家考虑然后再前进,燕达说:“那里战斗已经危急,怎么能忍心为了保全自己而考虑。”下令敢谈设立营寨驻扎的人斩首。于是整顿盔甲起兵前往,士兵都很振奋,传声呼喊太尉来了,蛮人惊慌溃败,立刻平定了广源。军队临时驻扎在富良江边,蛮人把战船停靠在南岸,想要交战却不能够,燕达默默计议说:“兵法讲求调动敌人却不被敌人调动,我们把虚假的情况给他们看,他们一定会来攻打。”不久蛮人果然来了,攻打他们,大败蛮人,蛮人请求投降。军队归来,授予燕达荣州防御使。因为主帅犯了罪而燕达独自受到奖赏,燕达请求同时受处分,皇上没有听从。
元丰年间,(燕达)升任金州观察使,加授步军都虞候,改任马军,破格授任副都指挥使。因为训练检阅精细整齐,授任他的一个儿子做阁门祗候。多次受到下诏奖赏,进升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即位,升为使,调节度武信军。去世,被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叫毅敏。
燕达出身于军队,喜欢读书,神宗因为他忠诚老实值得信任,每次宴会,没有不从容交谈的。皇上曾经问他说:“用兵应当把什么作为首要的?”他回答说:“什么都不如爱。”皇上说:“用威力统治爱可以吗?”燕达说:“威力不是不使用,要把爱放在最先罢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好。
古诗阅读
15.A
A项,“以‘俗吏’点明所要找的人孔征君的身份"错误.“俗吏”是指诗人自己;“闲居少”是说诗人自己工作事务繁忙。
16.
“俗吏闲居少,同人会面难”写出诗人工作繁忙,无法拜访朋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歉意;“偶随香署客,来访竹林欢”,表达了诗人陪着王郎中寻访朋友的欢快心情;“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写诗人和朋友在酒坛间饮酒,这种欢乐让自己做官的志趣都少了许多,抒发了作者对孔征君隐居生活的喜爱,羡慕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三、语言表达
18.C,和原文一样标示列举省略。A标示说话时断时续,B标示引文省略,D标示语意未尽。
19.①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现代生活(只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②我们从来不缺少传统(我们不是缺少传统)【评分每处2分】
解析:①处根据前文语意,以及后文“才能成为……”可知此处应填入表达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的意思的句子,并且应该用关联词“只有”第②空,用“不是”“从不”等词语和后文“而是”搭配,然后从内容上确定不缺少的是“传统”,与后文“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呼应。
20.原句的每个修饰成分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意在强调塔的层数、高度和建造时间,而改句内容强调不能上;③原文将塔的建造时间放在最后,与后文内容(正是……的时候)紧密衔接。(每点2分,答对2处即可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1.
(1)①“原因是眼轴增长”或“近视是眼轴增长造成的”
(2)④将“如果”调至“孩子”后
(3)⑦在“疾病”后加上“的风险”或“的机率”
(4)⑨将“治疗
、检查”改为“检查、治疗”
(评分细则:准确指出有错误的一个句子的序号并改正,可得1分,共4分;只指出序号但不能正确修改的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④⑤两句的主语都是“孩子”,故关联词语应在主语的后面,即关联词语“如果”在主语“孩子”的后面。⑦“疾病……高很多”不能搭配,故可看作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⑨“治疗、检查”不合逻辑,应是先检查再治疗。
22.【答案】
①乙
报了国防类专业不一定被录取;即使被录取了,将来也不一定能当军官。②丁
没有被企业管理类专业录取还有其他选择,并非没有前途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句的推断题,考生要注意语句前后的逻辑关系,认真思考语言的逻
辑性是否严密,例如本题“报了医学专业不一定将来一定当医生”,考生注意这属于没有依据和逻辑性的推理。
23.(10分)写作建议:先解释句子中“约之以礼”的意思,然后阐明为什么要“约之以礼”再结合现实谈谈和谐社会“约之以礼”的重要性。
24.按照2020年作文评分标准赋分(平均分控制在35分)
注意作文满分是50分
立意参考
?
可提出正面观点:学会(对生我养我的父母、家乡等)心怀感恩,要知恩图报,寻找并了解自己的“根”。
也可从反面提出观点:不可“出壳”“忘”本,不可忘“己”所“出”,不能忘掉自己本来的境况或自身的本源,不可忘恩负义,等等。
?
从小鸡的角度行文最好,从蛋壳的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
?
?
不宜从反面写,比如“打破那个墨守成规的壳子就会获得不一样的生命”,比如“骂鸡蛋壳是一种‘破旧’(批判旧思想)”。?
?
?
?
较好的立意:谈中西文化。外来文化席卷而来,很多中国人就开始妄自菲薄,看不起本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盲目推崇西方文化,连饮食起居的生活习惯都以模仿西方人为荣。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求考试高二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命题人:沈阳市辽中区第一高级中学王宏利
校题人:沈阳市辽中区第一高级中学江宇婷
注意事项:
:
本试卷由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和第Ⅱ卷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铅
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
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
线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题
材料一

典型传播是媒体通过人物典型形象的塑造去反映、倡导某种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样
式。在以往,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榜样示范、政策宣传、凝聚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
作用,历史功绩不可抹煞;如今}发生了巨大变迁的社会无疑仍然需要极具感召力、代
表时代精神内核的精神楷模,而典型传播在现时的社会整合功能恰妤能契合这种需要

一方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现时社会还是一个同质化程度相当高的社会,“典型的认
识与实践功能仍然是有效的”。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问题越多,结构越是复杂,转型速
度越快,越是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来引导,典型人物报道可以用新
闻的手法在某一社会层面提供多种不同的典型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乃至情
感诉求的渠道

(摘编自麦尚文《中国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研究》)
材料二
媒介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来看,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
曾先后以报纸、电影、电视剧为载体,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媒介形式对于焦裕禄形象建
构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大众媒介再现历史、建构历史
的过程,而在信息社会中,大众媒介对历史的再现无疑是建构人们集体记忆的一种重要
机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不同的媒介形象事实上在建构着不同的集体记忆。因此,焦
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实际上涉及到媒介建构和集体记忆两个方面。
一方面,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生产性活动。我们知道,大众媒介在
线、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媒体作为政党和政府
的喉舌,首先就承着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中国的焦裕禄是共产党员千
部的模范代表,对焦裕禄这一模范人物形象的建构事实上正是中国政府宣传工作的一部
分,因而,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必然要与主流意识
PDF
密结合。另一方面集体记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
二,免费无广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