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8 06: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4分)抛物线y=﹣(x﹣2)2+1的顶点坐标是(  )
A.(2,1) B.(﹣2,1) C.(1,2) D.(1,﹣2)
2.(4分)下列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
A.两个钝角三角形 B.两个直角三角形
C.两个等腰三角形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3.(4分)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ax>a的解集是(  )
A.x>1 B.x<1 C.x>﹣1 D.x<﹣1
4.(4分)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腰部以下a与全身b的高度比值接近0.618,可以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b为2米,则a约为(  )
A.1.24米 B.1.38米 C.1.42米 D.1.62米
5.(4分)如图,l1∥l2∥l3,直线AC、DF这与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已知AB=1,BC=3,DE=2,则EF的长为(  )
A.4 B.5 C.6 D.8
6.(4分)已知点(a,m),(b,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a>b,则(  )
A.m>n B.m<n
C.m=n D.m、n的大小无法确定
7.(4分)如图,△ABC中,∠A=60°,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三角形与△ABC不相似的是(  )
A. B.
C. D.
8.(4分)已知一个函数图象经过(1,﹣4),(2,﹣2)两点,在自变量x的某个取值范围内,都有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可能是(  )
A.正比例函数 B.一次函数 C.反比例函数 D.二次函数
9.(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于下列结论:①2a+b=0;②abc<0;③a+b+c>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0,点E、F在AD边上,BF和CE交于点G,若EF=A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25 B.30 C.35 D.40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5分)一副地图,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2.(5分)在广安市中考体考前,某初三学生对自己某次实心球训练的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实心球飞行高度y(米)与水平距离x(米)之间的关系为y=﹣x2+x+,由此可知该生此次实心球训练的成绩为   米.
13.(5分)如图所示,Rt△AOB中,∠AOB=90°,OA=4,OB=2,点B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则图中过点A的双曲线解析式是   .
14.(5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经过点A(1,﹣1),B(3,3),且当1≤x≤3时,﹣1≤y≤3,则a的取值范围是   .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5.(8分)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16.(8分)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的网格中,已知点O、A、B均为格点.
(1)在给定的网格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线段A′B′.(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画出线段A′B′.
(2)以线段A′B′为一边,作一个格点四边形A′B′CD,使得格点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作出一个格点四边形即可).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7.(8分)已知二次函数y=x2+(k+1)x+k.
(1)求证:该函数图象与x轴一定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若该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求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18.(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A的横坐标为4.
(1)求k值;
(2)求它们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
(3)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y1>y2.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10分)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问题.
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1,在△ABC中,AD平分∠BAC,则=.下面是这个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2,过C作CE∥DA.交BA的延长线于E.…
任务:
(1)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
(2)填空:如图3,已知Rt△ABC中,AB=3,BC=4,∠ABC=90°,AD平分∠BAC,则△ABD的周长是   .
20.(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ax+3的图象经过点P(﹣2,3).
(1)求a的值和图象的顶点坐标.
(2)点Q(m,n)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
①当m=2时,求n的值;
②若点Q到y轴的距离小于2,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1.(12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CE向上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F处.
(1)找出图中的相似(不全等)三角形,并证明;
(2)若AE=BE,则长AD与宽AB的比值是多少?
22.(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4).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点A的坐标;
(2)已知点D(1,﹣1),在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x,y)(1<x<4),求△ADP面积的最大值.
七、(本大题满分14分)
23.(1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AE与CD相交于点F,过点E作EG∥CD交AC的延长线于点G.若AE平分∠BAC,CE=CF.
(1)①求证:∠ABC=∠ACD;
②求证:△EGC∽△CBD
(2)如图2,若∠BAC=90°,AD=2,BD=6,求CG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4分)抛物线y=﹣(x﹣2)2+1的顶点坐标是(  )
A.(2,1) B.(﹣2,1) C.(1,2) D.(1,﹣2)
【分析】根据顶点式y=a(x﹣h)2+k,顶点坐标是(h,k),可直接得到答案.
解:∵顶点式y=a(x﹣h)2+k,顶点坐标是(h,k),
∴抛物线y=﹣(x﹣2)2+1的顶点坐标是(2,1).
故选:A.
2.(4分)下列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
A.两个钝角三角形 B.两个直角三角形
C.两个等腰三角形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
解:A、两个钝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B、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C、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故选:D.
3.(4分)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ax>a的解集是(  )
A.x>1 B.x<1 C.x>﹣1 D.x<﹣1
【分析】由图象可知a<0,然后利用不等式性质即可解不等式.
解:由图象可知a<0,
∴不等式ax>a的解集为x<1.
故选:B.
4.(4分)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腰部以下a与全身b的高度比值接近0.618,可以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b为2米,则a约为(  )
A.1.24米 B.1.38米 C.1.42米 D.1.62米
【分析】根据雕像的腰部以下a与全身b的高度比值接近0.618,因为图中b为2米,即可求出a的值.
解:∵雕像的腰部以下a与全身b的高度比值接近0.618,
∴≈0.618,
∵b为2米,
∴a约为1.24米.
故选:A.
5.(4分)如图,l1∥l2∥l3,直线AC、DF这与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已知AB=1,BC=3,DE=2,则EF的长为(  )
A.4 B.5 C.6 D.8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和题目中的条件,可以求得EF的长,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l1∥l2∥l3,
∴,
∵AB=1,BC=3,DE=2,
∴,
解得,EF=6,
故选:C.
6.(4分)已知点(a,m),(b,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a>b,则(  )
A.m>n B.m<n
C.m=n D.m、n的大小无法确定
【分析】根据a、b与0的大小关系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答案即可.
解:∵反比例函数y=﹣中k=﹣2<0,
∴在每一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点(a,m),(b,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a>b,
∴当a>b>0时,m>n>0,
当0>a>b时,m>n>0,
当a>0>b时,m<0<n,
∴m、n的大小无法确定,
故选:D.
7.(4分)如图,△ABC中,∠A=60°,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三角形与△ABC不相似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定即可.
解:A、两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但夹角不相等,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两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4分)已知一个函数图象经过(1,﹣4),(2,﹣2)两点,在自变量x的某个取值范围内,都有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可能是(  )
A.正比例函数 B.一次函数 C.反比例函数 D.二次函数
【分析】求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其性质进行判断.
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由题意得,,
解得,,
∵k>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A、B错误,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由题意得,k=﹣4,
k<0,
∴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错误,
当抛物线开口向上,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故选:D.
9.(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于下列结论:①2a+b=0;②abc<0;③a+b+c>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根据抛物线对称轴方程得到﹣=1,则可对①进行判断;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a<0,由b=﹣2a得到b>0,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得到c>0,则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x=1时,y>0可对③进行判断;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对④进行判断.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1,即2a+b=0,所以①正确;
∵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b=﹣2a,
∴b>0,
∵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
∴c>0,
∴abc<0,所以②正确;
∵x=1时,y>0,
∴a+b+c>0,所以③正确;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④正确.
故选:D.
10.(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0,点E、F在AD边上,BF和CE交于点G,若EF=A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25 B.30 C.35 D.40
【分析】过点G作GN⊥AD于N,延长NG交BC于M,通过证明△EFG∽△CBG,可得GN:GM=EF:BC=1:2,可求GN,GM的长,由面积的和差关系可求解.
解:过点G作GN⊥AD于N,延长NG交BC于M,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D∥BC,
∵EF=AD,
∴EF=BC,
∵AD∥BC,NG⊥AD,
∴△EFG∽△CBG,GM⊥BC,
∴GN:GM=EF:BC=1:2,
又∵MN=AB=6,
∴GN=2,GM=4,
∴S△BCG=×10×4=20,
∴S△EFG=×5×2=5,S矩形ABCD=6×10=60,
∴S阴影=60﹣20﹣5=35.
故选: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5分)一副地图,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50000 .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解即可.
解:10千米=1000000厘米,
20:1000000=1:50000.
所以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
故答案为:1:50000.
12.(5分)在广安市中考体考前,某初三学生对自己某次实心球训练的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实心球飞行高度y(米)与水平距离x(米)之间的关系为y=﹣x2+x+,由此可知该生此次实心球训练的成绩为 10 米.
【分析】根据铅球落地时,高度y=0,把实际问题可理解为当y=0时,求x的值即可.
解:当y=0时,y=﹣x2+x+=0,
解得,x=﹣2(舍去),x=10.
故答案为:10.
13.(5分)如图所示,Rt△AOB中,∠AOB=90°,OA=4,OB=2,点B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则图中过点A的双曲线解析式是 y=﹣ .
【分析】要求函数的解析式只要求出点A的坐标就可以,过点A,B作AC⊥x轴,BD⊥x轴,分别于C,D.根据条件得到△ACO∽△ODB,得到:=,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
解:设点B的坐标是(m,n),
因为点B在函数y=的图象上,则mn=2,
则BD=n,OD=m,则AC=2m,OC=2n,
设过点A的双曲线解析式是y=,A点的坐标是(﹣2n,2m),
把它代入得到:2m=,
则k=﹣4mn=﹣8,
则图中过点A的双曲线解析式是y=﹣.
故答案为:y=﹣.
14.(5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经过点A(1,﹣1),B(3,3),且当1≤x≤3时,﹣1≤y≤3,则a的取值范围是 ﹣1≤a<0或0<a≤1 .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象,根据图象即可求得.
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经过点A (1,﹣1),B (3,3),
∴,
②﹣①得,8a+2b=4,
∴b=2﹣4a,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如图,当抛物线开口向上时,则a>0,且﹣≤1,
∴﹣≤1,
∴﹣(2﹣4a)≤2a
解得a≤1,
∴0<a≤1;
当抛物线开口向下时,则a<0,且﹣≥3,
∴﹣≥3,
∴2﹣4a≥﹣6a,
解得a≥﹣1,
∴﹣1≤a<0,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a<0或0<a≤1,
故答案为﹣1≤a<0或0<a≤1.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5.(8分)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得x=2y,把x=2y分别代入(1)和(2)的代数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
∴x=2y,
(1)==;
(2)==.
16.(8分)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的网格中,已知点O、A、B均为格点.
(1)在给定的网格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线段A′B′.(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画出线段A′B′.
(2)以线段A′B′为一边,作一个格点四边形A′B′CD,使得格点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作出一个格点四边形即可).
【分析】(1)连接AO,延长AO到A′,使得OA′=2OA,同法作出点B′,连接A′B′即可.
(2)以A′B′为边构造矩形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1)如图,线段A′B′即为所求.
(2)如图,矩形A′B′CD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7.(8分)已知二次函数y=x2+(k+1)x+k.
(1)求证:该函数图象与x轴一定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若该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求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分析】(1)根据△=(k+1)2﹣4×k恒大于0即可证明;
(2)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则x1+x2=0,解方程即可求得k=﹣1,然后根据x1?x2=4k,x1+x2=0即可求得x1=2,x2=﹣2,即可得到结论.
解:(1)∵△=(k+1)2﹣4×k=k2+k+1=(k+)2+>0,
∴该函数图象与x轴一定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设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两交点坐标分别为(x1,0)(x2,0),
∵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
∴x1+x2=0,
即﹣4(k+1)=0,
解得:k=﹣1,
∵x1?x2=4k,x1+x2=0,
∴x1=2,x2=﹣2,
∴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或(﹣2,0).
18.(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A的横坐标为4.
(1)求k值;
(2)求它们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
(3)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y1>y2.
【分析】(1)将A的横坐标4代入y1=x,求出A的纵坐标,再将A的坐标代入解析式y2=即可而求出k的值.
(2)将两个函数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为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3)先找到两图象的交点,再从图上判断出x的取值范围.
解:(1)将A的横坐标4代入y1=x,得y1=×4=2,
由题意可得A点坐标为(4,2),
由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
∴k=2×4=8.(5分)
(2)将两个函数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得:,
解得,.
所以A(4,2),B(﹣4,﹣2).
所以B点坐标为B(﹣4,﹣2).
(3)由于A点横坐标4,B点横坐标为﹣4,由图可知:
当x>4或﹣4<x<0时,y1>y2.(4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10分)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问题.
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1,在△ABC中,AD平分∠BAC,则=.下面是这个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2,过C作CE∥DA.交BA的延长线于E.…
任务:
(1)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
(2)填空:如图3,已知Rt△ABC中,AB=3,BC=4,∠ABC=90°,AD平分∠BAC,则△ABD的周长是  .
【分析】(1)如图2,过C作CE∥DA.交BA的延长线于E,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2=∠ACE,∠1=∠E,由∠1=∠2得∠ACE=∠E,所以AE=AC,于是有=;
(2)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5,再利用(1)中的结论得到=,即=,则可计算出B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从而可得到△ABD的周长.
【解答】(1)证明:如图2,过C作CE∥DA.交BA的延长线于E,
∵CE∥AD,
∴=,∠2=∠ACE,∠1=∠E,
∵∠1=∠2,
∴∠ACE=∠E,
∴AE=AC,
∴=;
(2)解:如图3,∵AB=3,BC=4,∠ABC=90°,
∴AC=5,
∵AD平分∠BAC,
∴=,即=,
∴BD=BC=,
∴AD===,
∴△ABD的周长=+3+=.
故答案为.
20.(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ax+3的图象经过点P(﹣2,3).
(1)求a的值和图象的顶点坐标.
(2)点Q(m,n)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
①当m=2时,求n的值;
②若点Q到y轴的距离小于2,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分析】(1)把点P(﹣2,3)代入y=x2+ax+3中,即可求出a;
(2)①把m=2代入解析式即可求n的值;
②由点Q到y轴的距离小于2,可得﹣2<m<2,在此范围内求n即可;
解:(1)把点P(﹣2,3)代入y=x2+ax+3中,
∴a=2,
∴y=x2+2x+3=(x+1)2+2,
∴顶点坐标为(﹣1,2);
(2)①当m=2时,n=11,
②点Q到y轴的距离小于2,
∴|m|<2,
∴﹣2<m<2,
∴2≤n<11;
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1.(12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CE向上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F处.
(1)找出图中的相似(不全等)三角形,并证明;
(2)若AE=BE,则长AD与宽AB的比值是多少?
解:(1)△AEF∽△DFC.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90°,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FC=∠B=90°,
∴∠AFE+∠AEF=∠AFE+∠DFC=90°,
∴∠AEF=∠DFC,
∴△AEF∽△DFC.
(2)设AE=2x,则BE=3x,
∴AB=5x,
∵将矩形ABCD沿CE向上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F处,
∴BE=EF=3x,
∴AF==x,
∵△AEF∽△DFC,
∴,
∴,
∴DF=2x,
∴AD=AF+DF=x+2x=3x,
∴.
22.(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4).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点A的坐标;
(2)已知点D(1,﹣1),在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x,y)(1<x<4),求△ADP面积的最大值.
解:(1)把B(4,0)和C(0,4)代入中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4,
令y=0,得y=﹣+x+4=0,
解得,x=4(舍),或x=﹣2,
∴A(﹣2,0);
(2)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m(k≠0),则

解得,
∴AD的解析式为:y=﹣x﹣,
过点P作PE⊥x轴于F,与AD交于点E,如图,
∵P(x,y),即P(x,﹣+x+4),
∴E(x,﹣x﹣),
∴PE=﹣+x+,
△ADP面积==(﹣+x+)×(1+2)=﹣+2x+7=,
∵1<<4,
∴△ADP面积的最大值为.
七、(本大题满分14分)
23.(1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AE与CD相交于点F,过点E作EG∥CD交AC的延长线于点G.若AE平分∠BAC,CE=CF.
(1)①求证:∠ABC=∠ACD;
②求证:△EGC∽△CBD
(2)如图2,若∠BAC=90°,AD=2,BD=6,求CG的长.
【分析】(1)①根据等边对等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结论;②证明∠CEG=∠DCB,∠ABC=∠G,从而可得结论;
(2)判定△AEB≌△AEG(AAS),从而可得AG=AB.由△ABC∽△ACD,可得比例式,从而求得AC的值,再利用CG=AG﹣AC计算即可.
解:(1)①证明:∵CE=CF,
∴∠CEF=∠CFE.
∵AE平分∠BAC,
∴∠BAE=∠CAE,
又∵∠CEF=∠ABC+∠BAE,∠CFE=∠ACD+∠CAE,
∴∠ABC=∠ACD;
②证明:∵EG∥CD,
∴∠CEG=∠DCB,∠ACD=∠G,
∵∠ABC=∠ACD,
∴∠ABC=∠G,
∴△EGC∽△CBD;
(2)在△AEB和△AEG中,
∴△AEB≌△AEG(AAS),
∴AG=AB.
∠ABC=∠G,
∵AD=2,BD=6,
∴AB=AD+BD=2+6=8,
∴AG=8.
∵∠ABC=∠ACD,∠BAC=∠CAD,
∴△ABC∽△ACD,
∴AB:AC=AC:AD,
∴AC2=AB?AD=8×2=16,
∴AC=4(舍负),
∴CG=AG﹣AC=8﹣4=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