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1、搞清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区分。
2、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会识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3、能根据图表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5、知道影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主要因素。
6、认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科学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
1、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和生态系统的成分。
2、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
问题:你了解生态系统吗?完成相关练习。
根据所做的练习说出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特点:一定空间;同种生物(一个物种);个体的总和(一群个体)。
(二)群落: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总和。
特点:一定区域(一条河、一个池塘、一片农田、一片草原、一片森林等);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各种生物的总和。
联系:群落由不同种群构成,是各种种群的集合体。
(三)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和他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养分等环境因素。
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具体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的表达方式: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
食物链关系的本质是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关系。
食物网:多条食物链交错在一起构成。
(五)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思考:生物圈是一个怎么样的圈层?它的范围有多大?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阅读:书P49
问题:生物圈形成的首要条件:地球上出现原始生命。
最早出现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蓝菌,使地球逐渐积累了氧气。
真正的生物圈形成:4亿年前,高等植物在陆地上出现,也为陆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地球表面各主要部分被各种生物所覆盖。
阅读:书P50 人与生物圈计划
(六)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
问题:观察下图,指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该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简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思考讨论:在这个草原上,若在外界干扰不大的情况下,在几十年中,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在某段时间蛇或猫头鹰突然大量减少,那么在这个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能保持重新稳定吗?“某种原因”可能有哪些?
情景:
1、某森林发生轻度火灾后,第二年植被马上又恢复了;
2、人们在某森林进行一定限度内的捕捞、狩猎、伐木等活动,使生物个体有所减少,但过段时间,生物数量又恢复了。
形成共识:生态系统是时刻变化着的,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讨论:
1、既然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长江以南地区的马尾松林为何容易发生松毛虫的爆发性危害?而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中,这种单一性的虫害就不易发生?
2、森林生态系统和沙漠生态系统比较,哪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为什么?
结论: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但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然因素具体有哪些?
2、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的特点。
举例说明:洪水、沙尘暴、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火灾;台风、滑坡、泥石流。
时间短;发生频率不高;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
思考:植树造林为什么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旱灾害?
(森林有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人为因素对自然因素的强化
展示(图):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水、大气和土壤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动植物枯竭、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举例:如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
2、人为因素对自然因素的弱化
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可以打破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更新、生产力更高、新的生态系统
(1)防护林体系等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工程
(2)自然保护区
(3)相关法律的保护
(4)科学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结论: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阅读:书P51 马缨丹和鹦鹆 P52麻雀的命运
练习:
1.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种类的组成、 以及物质循环 和都处于 稳定状态。
2.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 和 。
3. 生态平衡是一种 平衡。因此,平衡是 的。
4. 我们为什么要保持生态平衡?
作业:练习题。
反思:由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概念是在初一学的,所以本节课先进行复习,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点,再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知识目标的重点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该知识也是中考的核心内容,学生的错误率也较高,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区别和加强训练。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的培养重点在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强化生态平衡的意识,体会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发展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能进行有效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