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2011.11)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论语》)
(3)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5) 马作的卢飞快, 。 ——(崔颢《黄鹤楼》)
(6) 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蝶恋花》)
(7)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的四季不同的景色,其中“ ”,一句描写了芳香四溢、生意盎然的春季。
(8) “老人和小孩”在文言中有不同的说法,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伛偻提携”,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则说“ ”。
(9) 表现同样的情感,古代人往往有许多意境相似的妙笔,同样是写差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 。”便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青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tián 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 智……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意。(4分)
tián淡 ruì 智 隽永 绮丽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改为
(3)请为“幽默隽永”中的“隽永”一词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分)
A.意味深长 B.诙谐 C.优美 D.含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 ,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2)全长仅300多米的儒学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商铺 ,成行成市。
(3)在“生命如歌,真爱永恒”的捐款活动中,我校师生积极响应, ,纷纷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4)酒后驾车导致 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A.想入非非 星罗棋布 倾其所有 耸人听闻
B.想入非非 鳞次栉比 倾其所有 骇人听闻
C.浮想联翩 鳞次栉比 慷慨解襄 骇人听闻
D.浮想联翩 星罗棋布 慷慨解襄 耸人听闻
4.下列语段中有三处语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6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当代的滁州人正快乐祥和地生活着,①小城处处都充满着气息。滁州人在秀美的琅琊山下生活,他们知道,一千年前这儿有一位醉酒的太守,这位太守曾在亭中写下一篇至情的散文,②这篇散文又跨越一千年的时光。美景美文下的滁州百姓怎能不具有几分高雅的文人气息?③与民同乐的太守又怎能令历代的滁州官员景仰效仿?
5.名著阅读。(5分)
(1)祥子不仅是老舍塑造的一位普通人力车夫,更是当时社会人民的一个缩影。老舍通过祥子这个形象批判了旧社会。读了整部作品,请你概括出祥子这一形象的特点?(2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一会儿功夫,我感觉到翅膀扇动的声音越来越快,我那箱子就像刮风天气的路标牌一样上下摇晃。我听到了几声撞击的声音,我想那是鹰遭到了袭击(我现在已完全肯定用嘴衔住我那箱子上的铁环的一定是只鹰)。接着,我猛然感觉到自己在直往下掉,有一分多钟的样子,可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我差点儿接不上气来。忽然啪的一声巨响,我不再往下掉了;那声音我听起来比尼亚加拉大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在美国靠近加拿大的边境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还要响。随后又是一分钟我眼前一片漆黑。接着箱子高高地漂起来,使我从最上面的窗子里看到了光亮。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是掉进海里了。
——《格列佛游记》
选段写的是“我”在 (国家名)的经历,“我”到达这个国家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国家的国王靠什么来治理国家?(3分)
6.语文实践活动。(6分)
2011年“7.23”甬温线高铁特大事故后,很多人发表了议论,下面是摘寻的两条经典网络评论,请根据评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高铁技术的出口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可信度不在口头上,应该在实践中。就高铁来说,应该从它的设计、设备、技术、建设和管理综合来考虑,在这个当中,失掉了安全,就失掉了高铁的可信度。这些年,高铁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起事故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高铁建设中的安全度,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益和安全的统一,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相信有关部门会认真汲取这起事故的教训,从多方面改进工作,特别是突破关键技术,加强管理,使中国的高铁真正安全起来,中国高铁才能在世界上站得稳。
材料二:邱启明:由这样的一起“7.23”铁路交通事故,我们想到,当前中国的发展速度就和高铁一样令全世界羡慕。然而,我们在满足速度追求的同时,我们在满足速度激情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抛弃很多,忽略很多。比如说,能不能让我们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让我们住在一套屹立不倒的楼房,能不能让我们走在城市的马路不再出现突然的坍塌,能不能让我们坐一趟安全抵达的列车,能不能让发生重大列车事故的时候,先别把车头埋掉。
(1)邱启明和温家宝总理阐述的内容有何异同点?(2分)
相同:
不同:
(2)据《东方早报》8月1日报道,京沪高铁开通满月,记者采访发现,相较开通初期“座票售罄现象”,现在则“每趟都有大量余票”,二等座、一等座都出现超过70%的剩票,商务座则基本都是空凳子。
①如果你作为高铁企业负责人,你准备拿什么挽救高铁上率?(答出两点即可)(2分)
②如果你的阿姨有急事要外出,此时不得不坐高铁,但她又犹豫不决,你打算怎样打消她的顾虑。(2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学习古代诗句,就是要求我们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会“赏词”、“析句”是学古诗文的基本能力。请阅读以下几首诗句,完成7—8两题。(5分)
[甲]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龟虽寿》
7.赏词能力。试比较“无言独上西楼”、“小园香径独徘徊”两句中的“独”字所表达的情感异同。(3分)
8.析句能力。曹操的《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成为后世许多人的座右铭。请你加以赏析并说说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①,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②称,不为皦察之政③,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④,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⑤,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⑥!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释] ①填委:堆放。②循吏:奉公守法。③皦察之政:皦(jiǎ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④说:同“悦”,喜欢。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⑥君来燕嬉乎:您来到树下休息游玩吧!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沙鸥翔集( ) ②微斯人( )
③散柯布叶( ) ④安而不危乎?( )
10.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无已乎? 壮心不已。(《龟虽寿》)
B.高三寻 寻病终(《桃花源记》)
C.如揭太常之旗 寡助之至(《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D.或异二者之为 吾欲为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的划线句子。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12.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
13.乙文由树及人,相映成趣。可用文中的“ ”(两个字)来准确概括杉树与徐君的共同点。你认为乙文中的徐君是否具有甲文所说的“古仁人之心”?请结合乙文内容阐述理由。(可用原文)(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中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怎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急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4.选文开头引用西方教育理论和明朝人沈君烈的观点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5.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4分)
答:
1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4分)
答:
17.请为选文的中心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3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在等待父亲,和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所以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分成小块。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父亲还在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 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用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佬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他说辣椒太辣,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夜,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8.题目“在冬夜里歌唱的鱼”有何含义?(4分)
答:
19.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答:
20.第③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4分)
答:
21.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面,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6分)
(1)大姐:
(2)二姐:
(3)我和妹妹:
22.请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结尾“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的理解。(4分)
材料一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材料二 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答:
三、作文(60分)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赢得认可的时候,找到知音的时候……感觉往往是开心的。
请以“ 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你要写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