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
一、选择题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2018·期末·山东青岛市李沧区)120
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变法裁撤冗官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红桥区)维新变法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它是
A.时务学堂
B.经世学堂
C.白鹿书院
D.京师大学堂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延庆区)梁启超在《变法通议》阐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2019·期中·广东惠州市惠城区)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020·模拟·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组织强学会
B.创办《时务报》
C.百日维新
D.公车上书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2019·期中·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2018·期中·北京北京市西城区)下列各项,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是
A.建立强学会
B.创办《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顽固派的强大
B.光绪帝被囚禁
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的破坏
(2019·学业·天津天津市)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如图是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探索阶段示意图,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江南制造总局
D.《民报》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19
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
D.孙中山、黄兴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下列观点中,出自严复的《天演论》的有
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④“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18·期末·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下图为
19
世纪末出现的报刊,它们宣传的主要观点应该为
A.变法图强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新三民主义
(2019·模拟·云南昆明市)自步入近代以来,中国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教育改革。1898
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措施之一,中国第一所国家创办的新式大学在北京设立。该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时务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船政学堂
(2018·期末·江苏苏州市常熟市)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A.训练新式军队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2020·真题·天津市)发表《变法通议》的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梁启超
二、复合题
(2019·期中·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于四月二十三日,皇上下诏定国是,决定改革。于是诸臣上奏,虽不敢明言改革之非,而腹诽益甚。五月初,皇上下诏废八股取士之制,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之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字林西报》
材料三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
20
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
——《康有为传》
(1)
据材料一回答,反对变法的主要包括哪两种人?
(2)
据材料一、二,概括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3)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戊戌维新”是“20
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观点。
(4)
请你为维新派出谋划策,试提出一项措施,来减低变法所遇到的阻力,增加成功的机会。
(2018·期末·广西桂林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
材料中的“自救之路”是指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拉开“维新之路”序幕的是哪个历史事件?“维新之路”的失败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3)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什么借鉴?
答案
一、选择题(0分)
1.
【答案】B
【知识点】百日维新
2.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运动是最早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改革,企图通过中国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说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ABC
项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进行改革的内容。故选
D。
【知识点】百日维新
3.
【答案】D
【知识点】百日维新
4.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梁启超的言论的意思是:变法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建立新式学校,新式学校的创建,在于改变科举制度,而这一切都要改变,在于国家的政治制度要改变。因此梁启超认为要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改变政制。故本题答案为
D。
【知识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5.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洋务运动,因此,AB
均不正确;C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符合题意,故选
D。
【知识点】百日维新
6.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
1300
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序幕,选项
D
符合题意,组织强学会是为了培养变法人才,选项
A
不符合题意;创办《时务报》是为了宣传变法思想,选项
B
不符合题意;因为戊戌变法存在
103
天,又称百日维新,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知识点】公车上书
7.
【答案】D
【知识点】百日维新
8.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不仅是一次改良运动,还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材料“思想观念井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说明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A
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并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
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最终的结果以失败告终,没有促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
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也没有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知识点】百日维新
9.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
1300
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所以公车上书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了爱国救亡政治运动。故
C
符合题意;强学会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创建的组织;《万国公报》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报刊;“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所以
ABD
项与题意不符。
【知识点】公车上书
10.
【答案】A
【知识点】百日维新
11.
【答案】C
【知识点】百日维新
12.
【答案】A
【知识点】百日维新
13.
【答案】C
【知识点】百日维新
14.
【答案】A
【知识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15.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时务报》、《国闻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人士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所以它们宣传的主要观点应该为变法图强;选项
A
符合题意;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相关;民主与科学同新文化运动相关;新三民主义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其实质;选项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知识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16.
【答案】C
【知识点】百日维新
17.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训练新式军队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故
A
不符合题意;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故
B
符合题意;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C
不符合题意;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属于官制的改革,与题干“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百日维新
18.
【答案】D
【解析】发表《变法通议》的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是梁启超。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天下之公器也,天下之公理也”,不变亦变”。
故选:D。
【知识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二、复合题(0分)
19.
【答案】
(1)
旧官僚(诸臣)、传统士大夫阶层(守旧迂谬之人)。
(2)
失败原因:旧官僚(诸臣)、传统士大夫阶层(守旧迂谬之人)的反对和阻挠。维新派变法措施过于激进。
(3)
“戊戌维新”宣扬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改革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4)
措施:循序渐进地推行变法措施,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变法。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于四月二十三日,皇上下诏定国是,决定改革。于是诸臣上奏,虽不敢明言改革之非,而腹诽益甚。五月初,皇上下诏废八股取士之制,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之术矣。”可知,反对变法的主要包括旧官僚(诸臣)、传统士大夫阶层(守旧迂谬之人)。
(2)
根据材料二“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并结合材料一反对变法的人士。可知,失败原因是旧官僚(诸臣)、传统士大夫阶层(守旧迂谬之人)的反对和阻挠。维新派变法措施过于激进。
(3)
“戊戌维新”是“20
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观点,基于“戊戌维新”宣扬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改革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4)
吸取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可知循序渐进地推行变法措施,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变法。有助于减低变法所遇到的阻力,增加成功的机会。
【知识点】百日维新
20.
【答案】
(1)
事件:洋务运动;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工业的发展,等。
(2)
事件:公车上书;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有推翻清王朝,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等。
(3)
借鉴: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
【解析】
(1)
依据材料“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开明的统治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开展了洋务运动,这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工业的发展。
(2)
依据所学可知,1895
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
603
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绞杀下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有推翻清王朝,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
(3)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是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过程,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要勇于探索;要勇于创新。
【知识点】洋务运动兴起、公车上书、洋务运动作用和局限、百日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