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选择题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如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2020·模拟·北京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下列各项可作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证据使用的是
①电影《火烧圆明园》
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③《鸦片战争》形势图
④中俄《北京条约》文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师夷长技”
D.闭关锁国
(2018·期末·天津天津市)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哪个条约承认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北京条约》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以下两张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纪念馆
B.西安事变纪念馆
C.抗日战争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之后洪仁开又写成《资政新篇》,但这两个文件在实践中都难以实行。这表明太平天国
A.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B.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C.没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D.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018·期末·广西桂林市)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现象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洗劫焚烧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
(2018·期末·河北保定市曲阳县)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太平军攻占苏州
C.定都天京
D.青浦大败洋枪队
(2019·期中·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19
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红桥区)他受命为钦差大臣,后奔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A.
B.
C.
D.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红桥区)焚毁建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列强是
A.英国
B.英国和法国
C.日本
D.八国联军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红桥区)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自称文艺界人士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2018·期中·北京北京市西城区)《虎门条约》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 )
A.五口开埠通商
B.租地造屋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2019·真题·云南昆明市)1851
年
1
月
11
日,在广西桂平县金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领导
人是
A.陈胜、吴广
B.张角
C.李自成
D.洪秀全
(2018·期末·河北保定市高阳县)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材料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019·期中·云南昆明市官渡区)近代史上,最早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以及
19
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俄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美国
D.法国俄国
(2019·期中·云南昆明市官渡区)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恶打,洋人怕的红毛军。”这里的“红毛军”指的是
A.太平军
B.湘军
C.淮军
D.新军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为了构建理想的社会,太平天国颁布了许多重要纲领。其中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变法通议》
C.《警世钟》
D.《资政新篇》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和平区)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坚船利炮
B.经济技术落后
C.统治者昏庸愚昧
D.封建制度腐朽
(2019·模拟·云南昆明市五华区)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二、复合题
(2020·真题·湖南郴州市)
中学生都应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况茶叶大黄(一种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任凭)尔年年版运出洋,绝不靳惜(吝音),恩莫大。
——摘自林则徐《谕各国夷人呈缴婚土稿》
材料二
林则徐自去岁去粤,日日使人刺探(打听、侦查)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报纸),具如西人极藐水师。
——摘自(魏源集)(上册)
材料三
1839
年
3
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一边进行海防的整顿工作,逮捕烟販,一边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期三天,将所有鸦片尽数上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抗拒禁烟,唆使英商拒交鸦片。林则徐下令封仓,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洋馆。义律无奈之下命令英商上缴鸦片。从
4
月至
5
月,林则徐收缴了
110
多万千克鸦片。从
6
月
3
日至
25
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面对英国借端武装侵略的局势,积极进行战备,以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一度无隙可乘而北上发难。由于投降派诬害被年职遣戍新疆,他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建策防备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萌州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精忠爱国的写照。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必修
1
根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林则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评价林则徐。
?
(2020·真题·山东威海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历了崛起—繁盛—衰落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2)
材料二:如表是初三某同学探完“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资料:
序号史料①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②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回了人间。③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④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帮助该同学完成表格,在
A、B
处填写史料序号,C
处填写研究角度。
研究角度唐朝政治安定唐朝对外开放唐朝文化辉煌C
史料序号A
①B
④
(3)
材料三: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实施的什么政策。它使中国的世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政策推行近
200
年,被哪场战争所改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019·期末·河南郑州市新密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从秦汉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两千年里,广州港的对外贸易几乎都居全国港口的中心地位。1842
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广州港由宗主国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1843
年到
1853
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
1430
担增加到
3662
担,而同时期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
46655
担。
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发生的变化。
(2)
天津开埠与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相关?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3)
近代广州贸易中心地位的下降和天津的兴起,体现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转变中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2.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可作为研究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证据,中俄《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俄国强迫中国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之一,也可以作为研究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证据,②④正确;电影《火烧圆明园》属于影视艺术作品,并不具有史料价值,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与鸦片战争并无直接关系,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①③排除。故选
D。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北京条约》
3.
【答案】B
【解析】依据“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故正确答案为
B。ACD
均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故选
B。
【知识点】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4.
【答案】C
【解析】1858
年,英法美强迫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协议》,迫使清政府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知识点】《天津条约》
5.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两个事件为三元里抗英和《南京条约》的签订,结合所学可知,这两者均与鸦片战争有关,A
符合题意;BCD
项与图片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A。
【知识点】《南京条约》
6.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它虽然有利于农民的利益,但是触犯了封建地主及以上的大部分利益,它推崇的土地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平均主义,即使放在今天这个社会上,也无法实施,具有空想性和超前性,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资政新篇》虽然是近代较好的纲领,但领导人还是以传统行为为礼节,无法至上而下地进行改革,所以并未得到实施。所以这两个纲领无法实施表明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BCD
项与题意不符,A
项符合题意,故选
A。
【知识点】太平天国起义的意义与局限性
7.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闯入圆明园,抢劫并火烧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给中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C
项符合题意;AB
项不是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不符合题意;“获得大量赔款”不合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8.
【答案】C
【知识点】定都天京
9.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原因。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能力。19
世纪初的英国与中国贸易呈现劣势状态,从表述中可知,英国人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逆差,需要寻找新的商品来扭转逆差,而这种商品就是鸦片。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因此此题选
C,ABD
三项均不合题意。
【知识点】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0.
【答案】A
【知识点】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1.
【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12.
【答案】C
【知识点】金田起义
13.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英《虎门条约》的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准英人一体均沾”可知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英《虎门条约》的内容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知识点】《南京条约》
14.
【答案】D
【知识点】金田起义
15.
【答案】A
【解析】“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可知是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英国等国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故
A
符合题意,《北京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故
B
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故
C
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签订于甲午中日战争中,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知识点】《南京条约》
16.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因此选
A。
【知识点】《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7.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862
年
9
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了“洋枪队”统领美国人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由此可知
A
符合题意,故选
A。
【知识点】天京陷落
18.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千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由此可知
D
项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但文件中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观点,A
项不符合题意;《变法通议》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文献,B
项不符合题意;《警世钟》是同盟会会员陈天华的作品,C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知识点】天京陷落
19.
【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20.
【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二、复合题
21.
【答案】
(1)
从以中国为中心,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倡导积极了解西方。
(2)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为此,后人崇敬和纪念他,把他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同时林则徐具有历史前瞻性,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解析】
(1)
材料一中林则徐仍然停留在对西方世界陌生错误的认识中,仍以中国为中心,他认为外国人如果不食用中国的茶叶大黄就会没命,因此他主张通过禁止出口茶叶、大黄来制裁“外夷”。但是在材料二中他却“日日使人刺探(打听、侦查)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报纸),具如西人极藐水师”认识到我方水师的势弱,积极倡导了解西方。
(2)
概括材料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材料四反映的是林则徐在广州积极备战,防范英国入侵。在被遣戍新疆后仍然忠心为国,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并远见卓识的献策防备沙俄。综合来看,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达到他那时代和所处阶级所能达到的高峰。为此,后人崇敬和纪念他,把他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同时林则徐具有历史前瞻性,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知识点】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22.
【答案】
(1)
秦始皇(嬴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A、③;
B、②;
C、唐朝经济繁荣。
(3)
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鸦片战争。
(4)
开放使国家繁荣昌盛;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等等。
【知识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中央集权制度、秦统一六国、鸦片战争的影响、多彩的文化艺术、闭关锁国政策
23.
【答案】
(1)
变化:由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外贸地位逐渐衰落,贸易中心地位逐渐被上海所取代。
(2)
第二次鸦片战争。意义:由一个封建城市转变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意思相近,表述准确即可)
(3)
城市的近代化伴随着列强的侵略。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1842
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广州港由宗主国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1843
年到
1853
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
1430
担增加到
3662
担,而同时期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
46655
担。”可以看出,以前广州是一个对外贸易的独立港口,而后来就变成了殖民地性质的港口,其次是对外贸易的地位下降,其重要性被上海所取代。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
年
10
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根据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可知,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是由一个封建城市转变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广州贸易中心地位的下降和天津的兴起都与列强侵略有关,体现了中国城市在近代化转变中的特点是城市的近代化伴随着列强的侵略。
【知识点】《南京条约》、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