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练习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练习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8 14: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和平区)“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9·期中·天津天津市红桥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是
A.北京
B.长沙
C.广州
D.上海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奷不惜死,来把中国教。”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
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封建专制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2018·期末·天津天津市)1919
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020·模拟·北京北京市石景山区)如图可用于研究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9·期末·郑州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反映了鲁迅
A.弘扬传统文化
B.自求“仁义道德”
C.抨击封建礼教
D.提倡男女平等
(2018·期末·广西桂林市)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两位先生”是指
A.民主与法治
B.民主与道德
C.民主与科学
D.民主与革命
(2018·期末·广西桂林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你应当查阅的文献资料是
A.
B.
C.
D.
(2018·期末·河北保定市曲阳县)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018·期末·广西桂林市)“‘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③主要代表人物是李大钊、李鸿章、鲁迅等
④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学业·云南昆明市)1915
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革命家董必武在
1961
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大
D.井冈山会师
(2018·期末·北京北京市昌平区)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中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运动的口号。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正确表述是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①它是一场文学革命
②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它抨击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真题·江苏南京市)“小学课本改用白话,‘国文课’改称‘国语课’。”倡导这一变革的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梁启超
D.胡适
(2020·模拟·北京北京市通州区)1919
年,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鲁迅
B.胡适
C.李大钊
D.蔡元培
(2019·期末·广东深圳市罗湖区)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阵地
《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旗帜
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李鸿章、康有为、张謇
影响
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A.主要阵地
B.旗帜
C.代表人物
D.影响
(2019·期中·云南昆明市官渡区)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取消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拒绝和约签字”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2019·期中·广东惠州市惠城区)了解历史人物一定要探究有关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下列人物的对应贡献真实可靠的是
①办洋务,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②把“启蒙之水”(指民主与科学)洒向“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③希望在中国完成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掀起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④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主义成为正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和平区)“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二、复合题
(2019·期末·陕西西安市未央区)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梁启超、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同学们围绕这场运动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C.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2)
“民主与科学”是哪场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这场运动有何历史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二
1918
年著名作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时轰动全国。“她”字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很快就得到人民的承认、称赞。
(1)
材料一所反映的陈独秀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2)
材料二涉及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请举出这方面的一例代表作品,这项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3)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9·期末·河南郑州市新密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白话文成为时尚,部分教科书改为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白话文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代表着进步和未来,是新文化的标志。大量白话文教科书的产生,是民国时期教科书走向成熟的标志。”学者们还编写了很多书信,如
1920
年的《白话书信》,就展现了国民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包括男女(同学)平等、婚恋自由、个人主义等。
材料二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团体,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
400
余种,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较著名的有天津的“觉悟社”以及各地建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些报刊和社团的活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白话文逐渐普及的积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3)
根据两则材料,总结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
(4)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2.
【答案】D
【解析】1921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
3.
【答案】A
【解析】由材料“1919
年“一群学生”“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奷不惜死,来把中国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正确答案为
A。BCD
均与题干材料五四运动不符。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4.
【答案】D
【解析】1919
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6.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吃人社会,C
项符合题意;排除
ABD
三项,故选择
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7.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15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开展了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8.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开展了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的报刊与新文化运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9.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故选
D。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10.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
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爱国运动,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成为运动的主力,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的内容与五四运动无关。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11.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2.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3.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
14.
【答案】C
【解析】依据该运动提出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运动是
1919
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由此可知②③符合史实,C
项符合题意。①④是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5.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6.
【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7.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8.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体现了五四运动对外反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惩国贼”体现了五四运动对内反对封建统治。D
符合题意;“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都是中国学生对外的要求,只体现反帝。ABC
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BC
不合题意,选择答案
D。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19.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领导发动戊戌变法,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而不是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③项概括有待考证,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该项。曾国藩兴办洋务,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陈独秀把“启蒙之水”(指民主与科学)洒向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孙中山推靦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①②④均真实可靠,符合题意,故
C
符合题意。ABD
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相符,故排除这三项。因此本题答案选
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的意义、洋务运动兴起
20.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二、复合题
21.
【答案】
(1)
同意观点
A。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同意观点
B。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不同意观点
C。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因此观点是错误的。
(2)
新文化运动。作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
(1)
本题属于观点论证说明题,解答本题,要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对“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的认识与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注意对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的理解。诸如,同意观点
B;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言之有理即可。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百日维新
22.
【答案】
(1)
民主、科学。
原因:他们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独立的人格,涤荡封建文化的毒害。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2)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或者提倡白话文《狂人日记》、《阿
Q
正传》。普及文化,普及教育,文化平民化,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等。
(3)
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诞生。
【解析】
(1)
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陈独秀宣传的核心思想。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新文化运动的原因:他们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独立的人格,涤荡封建文化的毒害。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他们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批判旧道德和旧文化。
(2)
依据材料二信息“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有利于普及文化、普及教育、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等。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19
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之后
1921
年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3.
【答案】
(1)
白话文有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解放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又进一步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4)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大量白话文教科书的产生,是民国时期教科书走向成熟的标志。”“展现了国民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包括男女(同学)平等、婚恋自由、个人主义等。可知,白话文有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解放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
根据材料二这些报刊和社团的活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可知,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3)
根据两则材料“‘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团体,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
400
余种。”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又进一步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