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7.1
力
一、单选题
1.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足球撞击在门柱上被弹进球门;②用力捏气球,气球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关于力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3.乒乓球比赛中,有时会出现“擦网球”(如图),乒乓球擦网前后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
)
A.?只改变了运动快慢??????????????????????????????????????????????B.?只改变了运动方向
C.?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不发生变化??????????????????????D.?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4.人用手抓住绳子提起一条鱼,鱼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B.?手???????????????????????????????????????C.?鱼???????????????????????????????????????D.?绳子
5.如图所示是常用的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作用点有关?????????????????B.?大小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6.下列运动场景中,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
7.如图所示,一块海绵竖放在水平台面上。用力水平向右推它的下部,
海绵沿台面滑行;用同样大小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的上部,海绵向右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8.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B.?受力物体,一定不是施力物体
C.?施力物体,一定不是受力物体?????????????????????????????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9.下述事例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
A.?弹簧受拉力而伸长
B.?抛出的足球会落地
C.?手压桌面手会产生形变
D.?地面上滑动的木块会停下来
10.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早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分离后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交物体的运动状态
11.下列选项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力的作用效果
12.赛龙舟时,每个运动员坐定在船的两侧,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大家齐心合力划动木桨,使船在水中快速前进的力是( )
A.?水对木桨的作用力?????????B.?人对木桨的作用力?????????C.?木桨对的水的作用力?????????D.?水对船的作用力
13.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杆所受的力.回家后,她找来一根细绳和一根塑料直尺,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的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在A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用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
14.骆驼行进在沙漠中时,所载货物轻重不同,留下脚印的深浅也就不同,这是由于力的________不同影响到了力的作用效果;骑自行车时,为了方便控制车的方向,一般将手放在车头两边的把手上,而不放在中间,这主要是力的________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15.划船时,人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向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16.如图所示,用手挤压气球,气球变扁,说明力可以________。同时手也会感觉到气球在挤压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该过程中,手对气球的力和气球对手的力是一对________(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17.如图是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舰载机在山东舰着陆后,飞机仍会在甲板上高速滑行,此时飞行员相对于舰载机是________(填运动状态)的。为使飞机平稳着陆在甲板上阻拦索对刚着陆的飞机施加一个拉力,便其速度迅速减小,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8.小明用力踢足球时脚也感到疼,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使脚感到疼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他能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________有关。
三、解答题(共1题;共5分)
19.如图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根条形磁体,松手后,两个小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请写出此情境中涉及到的两个物理知识。
四、作图题(共2题;共10分)
20.如图所示,重5牛的小球静止悬挂在天花板,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
21.用200N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推木箱,请画出推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
22.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________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________。
23.小明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只有接触时才有相互作用力,不接触就不会有相互作用力。请你利用身边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小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1)实验器材: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
(3)人跳离地面后总会下落,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小明的结论错误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①足球撞击在门柱上被弹进球门,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②用力捏气球,气球形状发生变化,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尘土由静止到运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这四种现象中:①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速度改变,运动方向改变等。
2.
B
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A不符合题意;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B符合题意;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C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存在时,至少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3.
D
解:乒乓球擦网前后,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使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C符合题意.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
4.
D
解:通过绳子提起鱼,鱼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鱼对绳子有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也会对鱼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鱼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则此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分析】对物体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
5.A
解:由图可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B
解: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符合题意。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
C
解:由题目可知,推海绵下部和上部,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使海绵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分析】要完整的描述一个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力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8.
D
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存在时,至少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9.
C
解:力是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
A.弹簧受拉力而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不符合题意;
B.抛出的足球会落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不符合题意;
C.手压桌面手会产生形变,手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D.地面上滑动的木块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不符合题意。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
10.
D
解:A.根据力的相互作用性,乙对甲的推力等于60N,A不符合题意;
B.甲、乙受到相同大小的力,乙向后退,甲向前进,B不符合题意;
C.分离后乙后退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但不再受到60N推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说明力可以改交物体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
D
解: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照选项可做出判断.
12.
A
解:A、划船时,人利用浆对水施加了力的作用,水对浆和船也施加了力的作用,水对木桨的作用力促使船向前进,故A正确;
B、人对木桨的作用力,使木桨运动起来,故B错误;
C、木桨对水的作用力作用在水上,使水向后运动,故C错误;
D、水对船的作用力是阻力,故D错误.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力作用的相互性.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13.
D
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手指受到的力沿绳子斜向下的,水平杆在拉力的作用下,受到指向手心的力;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填空题
14.
大小;作用点
解:骆驼的脚与沙漠的接触面积一定,留下脚印的深浅不同,说明他们对沙漠的压力效果不同,也就是压强不同,因为所载货物轻重不同,所以这是由于压力的大小不同影响到了力的作用效果.骑自行车时,为了方便控制车的方向,用大小、方向相同的力在车头两边的把手上与放在中间作用效果不同;所以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时,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主要是力的作用点不同而引起的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分析】要完整的描述一个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力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15.相互
解:划船时,人用桨向后划水,桨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对桨也有一个向前的力,从而使船向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
16.
改变物体的形状;相互;相互作用力
解:用手挤压气球,气球被压扁,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挤压气球,同时手也会感觉到气球在挤压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双手对气球施加的力与气球对双手的力分别相互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
静止;运动状态
解:当在甲板上高速滑行时,飞行员相对于舰载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此时飞行员相对于舰载机是静止的。当舰载机着舰后精确钩住阻拦索后,便其速度迅速减小,这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8.相互;球;作用点
解:小明用力踢足球时,脚对球用了力,反过来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感到疼痛是球对脚有力的作用,此力的施力物是球。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要完整的描述一个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力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三、解答题
19.
解: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磁体间通过磁场产生力、小车具有惯性等)
解:松手后,两个小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是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同时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实验也可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磁体间通过磁场产生力、小车具有惯性等。
【分析】减小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和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的方式来减小;物体总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趋势,这就是物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
四、作图题
20.解:如图所示:
解:小球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5N,故小球受拉力的作用点在绳与球相连处,方向沿绳向上,大小为5N.
21.如图所示:
解:以手与木箱的接触点作为力的作用点,过力的作用点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推力F=200N.示意图如下:
【分析】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推力的方向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
五、实验探究题
22.1)大小
(2)方向
(3)力的大小和方向;作用点;控制变量
解:(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甲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乙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甲和丙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所以研究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之间的关系,此种方法物理学上称之为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大小;(2)方向;(3)力的大小和方向;作用点,控制变量法.
【分析】控制变量法是将多因素转化为单因素问题来研究的科学方法;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解答本题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此分析解答即可.
23.(1)条形磁铁、小铁钉
(2)用条形磁铁靠近小铁钉,但不接触,小铁钉被条形磁铁吸起来,说明条形磁铁对小铁钉有力的作用
(3)能
解:此题要明确实验目的:相互作用的物体不一定直接接触;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要证明: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1)实验器材:条形磁铁、小铁钉;(2)实验步骤:用条形磁铁靠近小铁钉,但不接触,发现小铁钉被条形磁铁吸起来,说明条形磁铁对小铁钉有力的作用;由此可见: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3)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是非接触力,人跳离地面后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总会下落,能说明小明的结论错误的。
【分析】(1)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也可以不接触,如磁体间的作用力;
(2)利用磁体吸引铁钉,不接触,但有力的作用;
(3)利用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也可以说明不接触也有力的作用。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