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杠杠—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 杠杠—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09 20: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5.1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B.???????????????????C.???????????????????D.?
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B处挂着一重物G,如果在A点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则该杠杆为(??? )

A.?费力杠杆????????????????????B.?省力杠杆????????????????????C.?等臂杠杆????????????????????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3.学校教室黑板上方常安装有如下左图的多媒体投影仪(示意图),右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投影仪杠杆示意图的是(?? )

A.?????????????????B.?????????????????C.?????????????????D.?
4.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一位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出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其支点是(? )
A.?A点??????????????????????????????????????B.?B点??????????????????????????????????????C.?C点??????????????????????????????????????D.?D点
5.如图,一质量分布均匀的12kg铁球与轻杆AB焊接于A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点,轻杆的延长线过球心O,轻杆的长度是铁球半径的三分之二,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施加在铁球上的力至少为(  )
A.?27N?????????????????????????????????????B.?45N????????????????????????????????????C.?72N?????????????????????????????????????D.?90N
6.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F=30N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80N?????????????????????????????????????B.?60N?????????????????????????????????????C.?40N?????????????????????????????????????D.?20N
7.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

A.?右边向下倾斜??????????B.?左边向下倾斜??????????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8.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使垃圾散发的异味不会飘出,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 )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
9.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10.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H2SO4和CuSO4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A.?左端上翘???????????????????????????B.?右端上翘???????????????????????????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11.质地均匀杠杆,每个钩码重0.5N,下列操作中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B.?
C.???????????????????????????????D.?
1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左右两端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两格时,则杠杆( ???)

A.?仍能平衡???????????????????????????B.?左端下沉???????????????????????????C.?右端下沉???????????????????????????D.?无法判断
13.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菜刀磨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②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③用镊子夹取砝码:镊子是省力杠杆④在冰箱内放置竹炭:利用竹炭的吸附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小明骑独轮车,以速度ν匀速通过水平独木桥,独木桥的两端由两根竖直支柱A、B支撑,A、B间距离为L,人和车的总重为G,如图所示。假设独轮车在A端支柱上方为初始时刻(t=0),则B端支柱所受压力FB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不考虑独木桥重力及形变) ( ???)

A.??????????????B.??????????????C.??????????????D.?
15.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 ???)
A.??????????B.??????????C.??????????D.?
16.把汤匙放在手指上,仔细调节使其在手指上平衡(如图所示),汤匙在手指上的左侧部分质量为m左 , 受到的重力的力臂为L左;右侧部分的质量为m右 , 受到的重力的力臂为L右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L左>L右 , m左C.?L左L右 , m左>m右
17.大地震后,巨大的石头挡住了救援车辆的通路,救援人员用撬棍将石头撬开。如果在撬棍A端分别沿如图所示三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
A.?沿F1方向?????????????????????????B.?沿F2方向?????????????????????????C.?沿F3方向?????????????????????????D.?三个力一样大
18.如图甲所示,长0.8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A.?5N??????????????????????????????????????B.?10N??????????????????????????????????????C.?20N??????????????????????????????????????D.?40N
19.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和密度都比乙大
B.?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20.如图甲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O=2BO,配重的重力为100牛,小明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B ,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记为F压 , 拉力FB与压力F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杠杆AB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动滑轮重力为G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F压为50牛时,小明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B为160牛
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F压为90牛时,小明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B为40牛
C.?配重对地面的压力F压为10牛时,小明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B为360牛
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小明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B为440牛
二、填空题
2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________的作用下可绕________转动的________称做杠杆,杠杆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是弯的,杠杆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时称做杠杆平衡。
22.一把杆秤自重不计,提纽到秤钩的距离是4cm,秤砣重为4.9N,用这样的杆秤来称量质量为2㎏的物体,秤砣离提纽 ________?cm时,秤杆平衡.
23.杠杆平衡:指杠杆保持?________? 状态或________?状态。
24.杠杆的五要素
? (1)?????________? :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 (2)???________??? :使杠杆转动的力。
? (3)???________???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 (4)动力臂: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垂直距离。
? (5)阻力臂:从??________????到???________?? 的垂直距离。
25.小金在学校运动会上是仪仗队旗手。他竖直举旗前进时,风给红旗的水平阻力是20N,其作用点可以看成在A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1.6m,B、C间的距离为0.4m。B点手对旗杆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___N。如果风力变大,小金可采取哪些方法仍保持旗子竖直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6.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30cm,AB=10c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7.如图为油桶,油桶质量为50kg,油桶高为0.8m,底部直径为0.6m,据此回答(视油桶的重力集中点在几何中心O点,g取10N/kg)。
(1)在推翻油桶如图甲→乙的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油桶做功________J。
(2)若将翻倒的空油桶(如图乙)重新竖起来所用最小力为F,F=________N。
28.如图所示,物体重G=50N,OB=0.4m,OA=1m,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F1的力臂L1=________m,F1=________N。(杠杆重忽略不计)
29.市域铁路S2线是温州南北交通的重要走廊,目前正在建造中:S2线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与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1)“龙门吊”将3×103千克的重物先从地面提升到8米,再向左平移5米到工作台,在这整个过程中“龙门吊”对重物做功的大小是________焦。(g取10牛/千克)
(2)在重物由主梁右侧某位置缓慢移到左侧某位置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________。(不考虑主梁自身重力)
30.有一圆柱铁块,想用甲乙两种方法使它倒下成丙图状。
(1)比较F1和F2的大小:F1________F2;
(2)比较使用甲乙两种方法,人至少要做的功的大小:W1________W2.(以上两空均填“<”、“>”或“=”)
31.如图所示甲长2m的粗细和密度都均匀的光滑金属杆可绕O点转动,杆上有一光滑滑环,用竖直向上的测力计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使杆保持水平状态,测力计示数F与滑环离开O点的距离S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杆重 ________N;当滑环滑到图中A点时,金属杆是一个 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三、解答题
32.如图所示,将长为1.2m的轻质木棒平放在水平方形台面上,左右两端点分别为A、B,它们距台面边缘处的距离均为0.3m。在A端挂一个重为30N的物体,在B端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
(1)若G=30N,台面受到木棒的压力为________N。
(2)若要使木棒右端下沉,B端挂的物体至少要大于________N。
(3)若B端挂物体后,木棒仍在水平台面上静止,则G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N。
33.如图所示,小科的质量为60kg,再将木棒支在O点,物体挂在A点,OB=100cm,OA=20cm。让该同学站在体重秤上用手将木棒抬到图示位置,此时体重秤的读数为76.2kg。试求:

(1)在正常测体重时,小科双脚与体重秤的接触面积为0.04m?,他对体重秤的压强为多大?
(2)试求物体的质量?
(3)若此时小科用双手竖直向上缓慢抬起木棒,体重秤的读数将 ________。(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34.如图甲,有一轻质杆,左右各挂由同种金属制成、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的实心物块后恰好水平平衡。
(1)求左右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L1与L2之比________。
(2)将两物分别浸没于水中(如图乙),杆将会??? ▲??? ?(选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仍然平衡”),试通过推导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
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符合题意。
??C、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不符合题意。
??D、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2.【答案】 B
【解析】根据图中可以得出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该杠杆为省力杠杆。
3.【答案】 A
【解析】分析多媒体投影仪示意图可知,支点在左下方杠杆与墙体接触的地方,动力方向向左上方,阻力为投影仪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A符合题意。
4.【答案】 C
【解析】杠杆的五要素包括: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 这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图钉拔出来,该图钉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用力向上撬杠杆的A点,设备绕着C点顺时针转动,使图钉被拔出。由此可知作用在A点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是动力;作用在B点,沿BD向下,阻碍图钉拔出的力是阻力;C点是支点;D点是图钉尖,在图钉钉入的过程中起作用。故选C
5.【答案】 B
【解析】铁球的重力G=mg=12kg×10N/kg=120N;
由图知,当力F作用在球的下边缘,且与通过AB的直径垂直时,动力臂最长,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由图知,球对杆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力臂为LG,由图知:LG=R;
F的力臂等于杆的长度与球的直径之和,则LF=23R+2R=83R;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LG=F?LF
代入数据:120N×R=F×83R
解得F=45N.
6.【答案】 C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A×OA=F×OB;
FA×15cm=30N×5cm;
解得:FA=10N;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A,支持力FN和向下的重力G,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G=FN+FA;
50N=FN+10N;
解得:FN=40N;
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
因此二者大小相等。
即重物对地面的压力F压=FN=40N。
7.【答案】 A
【解析】设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上每格长度为L,
左边:(3G+G)×2L=8GL;
右边:(2G+G)×3L=9GL;
力和力臂的乘积:右边大于左边;
因此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
8.【答案】 D
【解析】垃圾桶由两个杠杆组成;
①杠杆CBA,支点为C,阻力为桶盖AB的重力,作用在它的重心上;CD对B点的支持力为动力。因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②杠杆DEF,支点为E,CD对D点的压力为阻力,作用在F点的压力为动力。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故D正确,而A、B、C错误。
9.【答案】 C
【解析】
A.刀刃很薄,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而不能增大压力,故A错误;
B.阻力作用在铡刀和甘蔗接触的位置,由于手用力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甘蔗到支点的距离,所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B错误;
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动力F1=F2L2L1。甘蔗在a点比b点时,阻力臂更小,动力臂更大,因此动力更小,更省力,故C正确;
D.当动力的方向与杠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线段垂直时,动力臂最长,最省力,因此F2小于F1 , 故D错误。
10.【答案】 A
【解析】左边: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由于进入溶液铁的质量远远大于生成的氢气,所以溶液密度变大;
右边: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由于进入溶液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所以溶液的密度会变小。
那么左边溶液密度大于右边溶液密度,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左边铁球上的浮力大于右边;
根据F拉=G-F浮可知,左边杠杆受到的拉力小于右边杠杆。
因此杠杆左端上翘,右端下沉。
11.【答案】 D
【解析】
A.钩码的重力和测力计的拉力都在杠杆支点的右侧,二者方向不能相同,故A错误;
B.测力计的示数为1.5N,设每格的长度为L,因为:0.5N×2×4L≠1.5N×5L,所以杠杆不能平衡,故B错误;
C.支点在中间,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必须相同,故C错误;
D.测力计的示数为2N,设每格的长度为L,因为:2N× 3L=0.5N×2×6L,所以杠杆能够平衡,故D正确。
12.【答案】 C
【解析】
原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2G×3L=3G×2L;
如果将左右两端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两格时,
左边:2G×(3L+2L)=10GL;
右边:3G×(2L+2L)=12GL;
因为12GL>10GL,
所以杠杆的右端下沉。
13.【答案】 B
【解析】
①将菜刀磨锋利,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①正确;
②吸管吸饮料,首先吸出吸管内的空气,然后饮料在内外大气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入空中,利用了大气压强,故②正确;
③用镊子夹取砝码,两个镊片相连的位置为支点,阻力作用在镊子的尖端,动力作用在镊子的中间,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③错误;
④在冰箱内放置竹炭,利用竹炭的吸附性,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④。
14.【答案】 A
【解析】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B×L=G×s;
即:FB×L=G×vt;
那么B点对桥的支持力FB=GvtL=GvL×t;
其中总重G、速度v和长度L都是定值,因此B点对桥的支持力与时间t成正比;
因为B点对桥的支持力和桥对B点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
所以桥对B点的压力FB与时间t成正比;
那么二者的关系图像应该是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故A正确,而B、C、D错误。
15.【答案】 D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2G毛巾×L左=G毛巾×L右 , 因为2G毛巾=G毛巾 , 所以L左=12L右 , 即两条毛巾离支点的距离是一条毛巾离支点距离的一半,故B正确。
16.【答案】 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支点在手指上,因为左侧的长度明显比右侧的大,所以左侧部分重力的力臂肯定大于右侧,即L左>L右;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左L左=G右L右 , 即m左gL左=m右gL右 , 因此:m左17.【答案】 B
【解析】如下图所示:

其中F2的动力臂最长,因此沿F2方向最省力。
18.【答案】 C
【解析】根据乙图可知,当拉力为20N时,动力臂L1=0.4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0.4m=20N×0.4m;
解得:G=20N。
19.【答案】 B
【解析】
A.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甲×OA=G乙×OB,即m甲g×OA=m乙g×OB。因为OA>OB,所以m甲<m乙。由于它们的体积关系未知,所以无法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故A错误;
B.当硬棒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即竖直向上的拉力与竖直向下的甲、乙物体的重力相互平衡,那么F=G甲+G乙 , 故B正确;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那么甲对A点的拉力等于重力与浮力之差,即A点拉力减小了,力和力臂的乘积也就减小了,因此杠杆左端上翘,右端下沉,沿顺时针旋转,故C错误;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那么甲对A点的拉力等于重力与浮力之差,即A点拉力减小了,力和力臂的乘积也就减小了。为了保持杠杆平衡,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也要减小,因为乙的重力不变,只能减小力臂,即乙向左移动,故D错误。
20.【答案】 D
【解析】
配重在地面保持静止状态,
那么绳子对它的拉力F拉=G-F压;
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它受到向上的拉力FA , 向下的动滑轮的重力G动和两个向下的拉力F拉 ,
那么得到:FA=2F拉+G动=2×100N-F压+G动;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A×AO=FB×OB;
即:2×100N-F压+G动×2=FB×1;
根据乙图可知,当F压=50N时,FB=2F;当F压=80N时,FB=F;
将两组数据代入得到:2×100N-50N+G动×2=2F×1? ?①;
2×100N-80N+G动×2=F×1? ? ? ②;
①②式联立得到:G动=20N,F=120N。
那么F压与FB的关系式为:2×100N-F压+20N×2=FB×1? ? ③;
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F压为50N时,2×100N-50N+20N×2=FB×1;
解得:FB=120N;
故A错误;
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F压为90N时,2×100N-90N+20N×2=FB×1;
解得:FB=80N;
故B错误;
C..配重对地面的压力F压为10N时,2×100N-10N+20N×2=FB×1;
解得:FB=400N;
故C错误;
D.当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压力为0N,2×100N-0N+20N×2=FB×1;
解得:FB=440N;
故D正确。
二、填空题
21.【答案】 力;固定点;硬棒;可以;静止;匀速转动
【解析】(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杠杆可以是弯的;
(2)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称做杠杆平衡。
22.【答案】 16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4.9N×4cm=2kg×908N/kg×L2;
解得:L2=16N。
23.【答案】 静止;匀速转动
【解析】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的状态。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一般要求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的状态。
24.【答案】 支点;动力;阻力;支点;动力作用线;支点;阻力作用线
【解析】杠杆的五要素如图所示: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叫做支点;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阻力臂。
25.【答案】 100N;增大B点的作用力或是将B点作用力向上移等
【解析】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F1×BC=F2×AC
F1×0.4m=20N×(1.6m+0.4m);
解得:F1=100N。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阻力臂不变而阻力增大时,它们的乘积会增大;为了保持杠杆的平衡,方法有:
①动力臂不变增大动力,即增大B点的作用力 ;
②动力不变增大动力臂,即将B点作用力向上移。
26.【答案】 40;费力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可求A点需要施加的拉力,由图可看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27.【答案】 (1)50
(2)200
【解析】
(1)根据勾股定理可知,油桶的对角线AD=AB2+BD2=0.8m2+0.6m2=1m;
在推翻油桶的过程中,重心上升的高度为:h=1m2-0.8m2=0.1m;
那么至少需要对油桶做功:W=Gh=50kg×10N/kg×0.1m=50J;
(2)根据乙图可知,可以将B点看做支点,那么重力为阻力,阻力臂为:12BD;对角线BC的长度最大,因此动力臂为BC,动力与BC垂直。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12BD=F×BC;
500N×12×0.8m=F×1m;
28.【答案】 0.5;40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动力臂所对的正好是30°角,因此动力臂是OA距离的一半,即L1=12OA=12×1m=0.5m;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1×L1=G×OB;
F1×0.5m=50N×0.4m;
29.【答案】 (1)2.4×105
(2)C
【解析】
(1)龙门吊水平移动物体时对重物不做功,只是在竖直方向上对重物做功。
“龙门吊”对重物做功的大小为:W=Gh=3×103kg×10N/kg×8m=2.4×105J;
(2)将龙门吊的左支架和地面的交点看做支点O,主梁的长度为L,物体的重力看做阻力,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看做动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L-s)=FL;
解得:F=G×(L-s)L=-GLs+G;
根据上面的表达式可知,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为一次函数关系,且支持力F随距离s的增大而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
30.【答案】 (1)<
(2)=
【解析】
(1)如下图所示:

按照甲的方法,支点为B,F1力臂为BD;按照乙图方法,支点为C,F2力臂为D′C,那么BD大于D′C。两种方式下,阻力都为铁块的重力G,阻力臂都等于圆柱底面的半径,因此阻力臂和阻力的乘积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BD大于D′C,故F1<F2;
(2)将圆柱铁块倒下都是克服重力做功,两种方法下柱体重心下降的距离相等,那么两个力做功相等,则人至少要做的功的大小:W1=W2。
?
31.【答案】 40;省力
【解析】(1)据乙图可知,当测力计的示数为400N时,动力臂是0.1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 G×12OA=Fs;G×12×2m=400N×0.1m;G=40N;
(2) 当滑环滑到图中A点时 ,动力臂等于OA,而阻力臂等于 12OA;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金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
三、解答题
32.【答案】 (1)60
(2)90
(3)10~90
【解析】
(1)台面受到木棒的压力等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即F=GA+GB=30N+30N=60N;
(2)当右端下沉时,支点为木棒与桌面接触的右边缘,
此时动力臂L1=1.2m-0.3m=0.9m;阻力臂L2=0.3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30N×0.9m=G×0.3m;
解得:G=90N。
(3)当木棒左端下沉时,支点为木棒与桌面接触的右边缘,
此时动力臂L1=0.3m;阻力臂L2=1.2m-0.3m=0.9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30N×0.3m=G×0.9m;
解得:G=10N。
那么G的取值范围为10N~90N。
33.【答案】 (1)该同学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他对体重秤压强:p= FS=GS = 600N0.04m2 =1.5×104Pa
(2)F1=(76.2kg-60kg)×10N/kg=162N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L1=G×L2可得,物体的重力G′= F1×L1L2
= 162N×1m0.2m =810N,物体的质量为m= Gg=810N10N/kg =81kg
(3)不变
【解析】(1)首先根据G=mg计算出该同学的体重,然后根据公式 ?p=FS=GS计算他对体重秤的压强;
(2)体重秤的示数等于人的体重和杠杆对人的压力之和,那么杠杆对人的压力等于体重秤的示数与人的体重之差,然后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计算出人对B端的支持力F,接下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平衡公式,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3)A点阻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而B端动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在杠杆转动的过程中,虽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在减小,但是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F=L1L2可知,人施加的支持力F保持不变。根据体重秤的示数=人的体重+杠杆B端压力可知,体重秤的示数保持不变。
?
34.【答案】 (1)m2m1
(2)仍然平衡;
根据 ρ=mv 可知,同种金属制成的实心物块的体积分别为:
V1=m1ρ?,?V2=m2ρ? ;
当浸没水中后,实心物块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浮1=ρ水gV排1=ρ水gV1=ρ水g× m1ρ? ,
F浮2=ρ水gV排2=ρ水gV2=ρ水g× m2ρ?;
轻质杆左右两边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F1=G1-F浮1=m1g-ρ水g×m1ρ? =m1g(1- ρ水ρ? ?),
F2=G2-F浮2=m2g-ρ水g×m2ρ? =m2g(1- ρ水ρ? ?),
则:F1L1=m1g(1- ρ水ρ?)L1 ,
F2L2=m2g(1-ρ水ρ)L2;
由于m1gL1=m2gL2 ,
所以F1L1=F2L2;
即杠杆仍然平衡。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即可;首先根据密度公式V=mρ计算出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计算出它们受到的浮力,根据F=G-F浮计算出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对杠杆产生的拉力,最后利用数学公式变形和整理,对两个拉力和它们力臂的乘积大小进行比较即可。
(1)两个金属块对杠杆的拉力都等于它们的重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1×L1=G2×L2;
即m1g×L1=m2g×L2;
m1×L1=m2×L2;
解得:L1L2=m2m1;
(2)根据 ρ=mv 可知,同种金属制成的实心物块的体积分别为:
V1=m1ρ? , ?V2=m2ρ? ;
当浸没水中后,实心物块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浮1=ρ水gV排1=ρ水gV1=ρ水g× m1ρ? ,
F浮2=ρ水gV排2=ρ水gV2=ρ水g× m2ρ?;
轻质杆左右两边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F1=G1-F浮1=m1g-ρ水g×m1ρ? =m1g(1- ρ水ρ? ?),
F2=G2-F浮2=m2g-ρ水g×m2ρ? =m2g(1- ρ水ρ? ?),
则:F1L1=m1g(1- ρ水ρ?)L1 ,
F2L2=m2g(1-ρ水ρ)L2;
由于m1gL1=m2gL2 ,
所以F1L1=F2L2;
即杠杆仍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