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 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 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1-25 21:26:06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计算: 4×8×25
说出你的计算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最好?
在这种方法里用到了小学学过的( )、( )。
思考:在小学里学过的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我们学习了有理数以后是否还成立?
积的符号和负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
1、找出积的符号和负数的个数的关系。
2、探索得出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
5×(-6)= (-6)×5=
0× (-2)= (-2)× 0=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ab=ba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2)×(-6)]×5 (-2)×[(-6)×5]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我们还可以推出: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因数相乘.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1、 (-85)×(-25)×(-4)
解:原式=(-85)×[(-25)×(-4)]
=(-85)×100
=-8500
学以致用---交换律﹑结合律
2. (-8)×(-12)×(-0.125)×(- )×(-0.1)
1
3
解:原式=-8×(-0.125) ×(-12) ×(- )×(-0.1)
=[-8×(-0.125)] ×[(-12) ×(- )] ×(-0.1)
=1×4×(-0.1)
=-0.4
5×[3+(-7)] 5×3+5×(-7)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根据分配律可以推出: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
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
再把积相加.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特别提醒:
字母a、b、c可以表示正数、负数,也可以表示零,即a、b、c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
自我书本33页例4
( + - )×12
1
2
1
6
1
4
( + - )×12
1
2
1
6
1
4
解法1:
( + - )×12
3
12
2
12
6
12
原式=
1
12
=- ×12
=- 1
解法2:
原式=
×12 + ×12- ×12
1
4
1
6
1
2
= 3 + 2- 6
=- 1
比较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别?解法2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简便?
这题有错吗?错在哪里?

__ __ __
改一改
(-24)×( - + - )
5
8
1
6
3
4
1
3
解:
原式=
-24× -24× +24× - 24×
5
8
1
6
3
4
1
3
计算:
= - 8 -18 +4- 15
= - 41 +4
= - 37
正确解法:
特别提醒:
1.不要漏掉符号,
2.不要漏乘.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想一想
(-24)×( - + - )
5
8
1
6
3
4
1
3
计算:
= - 8 + 18 - 4 + 15
= - 12 +33
= 21
原式=(-24)× +(-24)×(- )+(-24)× +(-24)×(- )
1
3
3
4
1
6
5
8
学以致用---分配律
① 60×(1- - - )
1
2
1
3
1
4
② (- )×(8-1 -0.16 )
3
4
1
3
① ( + - ) ×24
1
6
1
3
1
4
③ (-11)×(- )+(-11)×2 +(-11)×(- )
2
5
3
5
1
5
2.计算:
②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重点知识
1.乘法的交换律: ab=ba
2.乘法的结合律: (ab)c = a(bc )
3.乘法的分配律: a(b+c)=ab+ac
二、注意事项
(1)、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只涉及一种运算,而分配律要涉及两种运算。
(2)、字母a、b、c可以表示正数、负数,也可以表示零,即a、b、c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
(3)、分配律还可写成: ab+ac=a(b+c), 利用它有时也可以简化计算,不仅要会正向应用,而且要会逆向应用 。有时还要构造条件变形后再用,以求简便、迅速、准确解答习题.
(4)、乘法的运算律律可以简化有理数的运算,但要注意符号问题,特别对乘法分配律还要记住每一项都要乘.(共21张PPT)
(1)2+2+2= 。
(2)(-2)+(-2)+(-2)= 。
你能将以上两个算式写成乘法公式吗?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 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与验证的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了解有理数倒数的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如果3分钟以后记为+3分钟,那么3
分钟以前应该记为 。
1、如果一只蜗牛向右爬行2cm记为+2cm,
那么向左爬行2cm应该记为 。
-2cm
-3分钟
如图,有一只蜗牛沿直线 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l 上的一点O。
l
0
0
2
4
6
8
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记为 ;3分钟以后记为 。
其结果可表为 。

6
+2cm
+3分钟
(+2)×(+3)=+6
问题一: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从O点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点O的 边 cm处?
0
-8
-6
-4
-2

6
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记为 ; 3分钟以后记为 。
其结果可表为 。
-2cm
+3分钟
(-2)×(+3)=-6
问题二: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从O点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点O的 边 cm处?
问题三: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现在蜗牛在点O处,3分钟前它在点O的 边 cm处?
0

6
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记为 ; 3分钟以前记为 。
其结果可表示为 。
+2cm
-3分钟
(+2)×(-3)=-6
-8
-6
-4
-2
问题四: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现在蜗牛在点O处,3分钟前它在点O 边 cm处?
0

6
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记为 ; 3分钟以前记为 。
其结果可表示为 。
-2cm
-3分钟
(-2)×(-3)=+6
2
4
6
8
法则的应用:
(-5)×(-3)
(-7)×4
= +
= 15
(5 × 3)
= -
(7 × 4)
= -28
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例1 计算:
(1)(-3) × 9
(2)(- )×(-2)
(1) 6 × (- 9)
(3)(- 6)×(- 1)
(4)(- 6)× 0
(2)(- 15) ×
(5) 4 ×
(6) ×
(7)(- 12)×(- )
(8)(- 2 )×(- )
1的倒数为
-1的倒数为
的倒数为
- 的倒数为
1
-1
3
-3
-3
-3
的倒数为
- 的倒数为
5的倒数为
-5的倒数为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
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积为1
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
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
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 0C,攀登3km后,
气温有什么变化?
解: (-6)×3 =-18
答: 气温下降18 0C
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件降5元,
售出60件后,与按原价销售同样数量
的商品相比,销售额有什么变化?
解:(-5)×60 =-300
答:销售额减少300元。
(1) 若 ab>0,则必有 ( )
A. a>0,b>0 B. a<0,b<0
C. a>0,b<0 D. a>0,b>0或a<0,b<0
(2)若ab=0,则一定有( )
a=b=0 B. a,b至少有一个为0
C. a=0 D. a,b最多有一个为0
D
B
(3)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 必为正数 B. 必为负数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等于1
C
(4)0.5与 互为倒数
2
(5)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1
(6)两个有理数的积为正数,和为负数,
则这两个有理数( )
A、一正一负 B、都是正数
C、都是负数 D、不能确定
C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
什么收获呢?
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
求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