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1.1.2 信息及其特征-粤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1.1.2 信息及其特征-粤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08 20:4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信息及其特征》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第一章第二节,具有程前启后的意义。单纯的讲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打折扣;另外,初看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过程、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即充分理解“信息”这一抽象的概念,又能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并初步形成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和态度,是上好这册书的关键一环。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讲授与问答、互动游戏、小组协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注重把握以下两点:
1,对“信息”,避开对其概念的定义和特征的单向讲授,而从学生学习和现实生活当中取材,运用明确且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在分析实例和问题中自然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信息,从而去领悟信息的内涵,体会信息的普遍性、重要性和基本特征。初步意识到把握信息,学习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即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2、巧妙运用互动,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解,又同时形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学习方法,适当挑选活动,使学生启用眼、耳、手、脑,唤起对课堂的好奇心和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与他人进行协作、交流和共享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结合生活当中的信息实例,从信息的表现形式、传播过程等方面去理解信息的含义。
能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发现并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
在信息活动中形成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生活学习当中体验信息存在的普遍性,感受信息的各种基本特征,意识到信息在生活学习当中的作用,激发利用信息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愿望。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信息的含义、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信息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发现信息
教师呈现图1,请学生浏览图片并思考:这张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
演示游戏软件“找姚明的茬”,通过分组问答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两幅相似的图画中找出不同之处,进行情境渲染。
演示完毕后,讨论两个问题:
(1)概括而言,你从两幅图中找到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符号、图形、文字或者其他内容)
(2)你依据图中的哪些信息判断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提高了查找效率?
这种思维活动是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作出决策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哪里有信息,它有用吗,我们怎样把握信息呢,它又是什么样子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寻信息的真相吧!
浏览图片
思考问题
挖掘信息
从简单易懂的两张图片引入“信息”,为了说出图中的含义,学生从各种表现形式中去挖掘有意义的信息,这个引入的思考任务很容易完成,又同时让学生得出一个印象:图像、符号、数字、文字中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报道等都是信息。
由感觉剥夺实验与原始森林生存实验
(问学生没有视觉的感觉如何)
感觉剥夺实验(闭上眼找空调风扇之类)
给出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认识信息: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信息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信息时代”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那么是不是只有现代人类社会才存在信息,哪里有信息?
活动一.古诗词是记载历史时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生产活动的文化经典。下面让我们在古诗词中探寻古人的信息活动。
教师举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家书)
学生举例:要指出诗词句中信息的所在。
活动二.寻找自然界中的信息。
教师举例:蜜蜂跳八字舞(舞蹈->蜜源)
学生举例:要指出哪个自然界现象透露出的什么信息。
参与活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以及包含“信息”
的古诗词句和自然界现象。
通过念古诗词、讲大自然、听小故事,让学生在汲取与分享智慧的氛围当中去领悟“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及“信息的重要性”。
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信息”说到底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中专家学者对于“信息”的不同定义和P4的最后一段,结合之前的“引入”和“认识信息”活动对信息的含义从以下方面进行梳理。
信源
传递(载体)
信宿
阅读教材,结合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对“信息”含义的理解。
专家学者对于信息概念的定义各不相同,教师应避开对定义的牢记,而重在对信息内涵的理解。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以及信息的一般概念。
由教师来讲授信息的基本特征难免会枯涩乏味,不如反而行之,让学生主动去捕捉信息的特征。
人们如何捕捉机遇,准确把握信息的时效性
因为信息具有依附性,所以借助各种载体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这也即是信息的传递性。教师在学生辨认真伪信息时不单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待各种信息要善于甄别,同时也可以提示学生有时候伪信息还是智慧的体现,如: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有什么特征呢?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价值性)
信息一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4日凌晨生成,5日加强为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12日02时停止编号。从生成到结束9天里给我国多省市带来严重创伤,其中台湾受创最严重。
信息二:
温州专业气象台
温州市专业气象台2016年09月06日08时00分发布的天气预报
【市区天气】
今天晴到多云;明天多云;后天多云
到阴。
温度:
31—23

【瓯江口风力】
北到东北风5级阵风6-7级,明天4-5级阵风6级

近日编辑发现针对淘宝网的钓鱼网站:hxxp://www.,该网站从域名到网页布局都模仿淘宝网设立,很难辨别出真伪。其假借宣传“淘宝网4周年,300000现金大奖等你拿”活动,对用户进行诈骗。(真伪性)
提问学生的座右铭。一条座右铭通常写在哪地方?
老师拿出一张纸让学生说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引出光盘、纸张、等媒体
除了以上信息的这些特性外,请同学们思考信息还有哪些特性?
三个学生进行回答。
让学生说出信息的时效性
找学生分析其危害性,说明信息的干扰性问题
学生进行回答:可能的答案——日记本、文具盒等等。
依附性
拓展学习
每相邻两台计算机为一组,从课本P6探究中选择一题作为研究题目,分析概括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如:《田忌赛马》的故事。
B.真假难辨。例如:孙膑“减灶退敌”的故事。
C.老黄历看不得。例如: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D.一传十、十传百。例如:一条精彩的祝福短信,从一部手机中传送到成千上百部手机上。
E.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学生分析
回答具体问题
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参与了一系列的信息活动,感受到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信息,我们发现原来信息一词虽抽象又确是实实在在存在我们的身边,一幅图片,一个动作,一个数字都透露着这样或那样的信息,它总是从发出方那里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传递来到接收方。今天各个小组还积极协作共同捕捉了信息的基本特征:依附性、可处理性、共享性、传递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真伪性。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往往就是先机、是财富,要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作时代的先行者,我们就要学会把握信息以及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接下来我们将利用整个学期学习各种信息处理技术。
五、课后反思
信息素养作为现代社会中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表现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与评价的能力。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比较高的专业水平外,还得有比较广的知识面,如人文知识,这是非常必要的。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情景模拟,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点评不是每堂课都必须的,视教学实际需要、视教师个人风格而定。恰当的点评也可以分散在整堂课的各个步骤之中。
就本课教学内容来看,教学的目标定位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单纯教学生动手操作,而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大程度上是提高他们搜集、分析、鉴别、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共同讨论、协同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以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