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5-1质量守恒定律
金江中学 李明辉
情景引入●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 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
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质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质量,不就是我吐出烟的重量了么!”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与化学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怎样的关系?
作出假设: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大于
小于
化学反应前后
请阅读课文“活动与探究”中的“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注意观察实验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其它变化现象,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实验1小结:
M1 M2
现象:
质量: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
点燃
磷(固) + 氧气(气) 五氧化二磷(固)
实验2小结:
铁(固)+硫酸铜 (液)→铜(固) +硫酸亚铁 (液)
M1 M2
现象: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质量:
=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发现规律●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巩固练习:
1、现有一反应A+B→C,有10克A和5克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克A,B无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12克
巩固练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 L 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3 L水,这句话对吗?
答案:不对
巩固练习:
3、10克的水受热蒸发变成10克的水蒸气,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句话对吗?
答案:不对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实验5-1)(实验5-2)。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5 -1
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想一想
实验5-2 镁条的燃烧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质量增加
想一想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反应前后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通电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不变
元素
种类
质量
不变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不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一定不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一定改变
宏观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当堂检测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
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m克水受热变成m克水蒸气
B 煤燃烧后留下煤灰比原煤的质量少
C 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得到80克食盐水
D 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当堂检测
B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1. 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2. “守恒”所指质量守恒
3. 强调“参加”的含义
内容
内容
本质
注意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小结
小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罗蒙诺索夫的实验(1673年)
拉瓦锡的实验(1774年)
最早载入化学史册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