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2.1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2-粤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2.1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2-粤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08 20:5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通过分析和比较,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旅游计划:),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 第一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六、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P18
1、勒索病毒 什么是勒索病毒?如何传递是什么?如何防御?(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勒索病毒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 选择网络(选择信息来源)
3、上网查找相关信息(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保存,整理信息的过程。
三、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准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时间范围
信息的地域范围
信息的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获取到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P15表
文献型信息源: 报纸、杂志、书籍
口头型信息源: 直接对话交流
电子型信息源:电视、网站
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比如观察化学实验的过程)
比较各种信息来源的类型,例子,优缺点。对信息来源进一步细分。
③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图书分类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查找,计算机检索……
④评价与保存信息
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
课堂综合实践:
实践:暑假快到了,大家可能有机会外出旅游了。请根据兴趣,完成一个“赤坎古镇一天游的外出旅行计划”的设计。
请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包括整条线路景点,特色美食,以及时间、地点、住宿、花费的安排,并说明这个计划的设计理由及旅游将达到的效果。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综合实践任务,制定旅游计划书,大部分同学能根据获取信息一般方法的四个步骤做出计划,部分同学没有按要求做出来,原因是没有积极性,或是异想天开,不符合实际,希望在上机时能根据自己的计划书,找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