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要求体现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获取信息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这表明:对信息文化的追求最终以流畅的内化为个体的最高境界。在信息获取的问题上,就是要能够产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继而引发自觉的信息行为。
本节将这种自然意识转化为线索“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并围绕这4个部分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能准确的分析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确定信息需求;
2、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
3、根据信息来源选择适当的获取途径和方法;
4、掌握保存信息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能根据实际生活中案例分析选择适当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获取信息。
2、 通过对信息获取的体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对信息问题分析深度和广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冷静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各种信息的获取问题;
2、 培养学生以科学的精神、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在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时,发散思维,扩展思路。
四、教学环境
1.硬件:多媒体教室
2.软件: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节的教学内容使用直观教学的方式组织,首先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资料对信息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产生兴趣,建立感性认识,然后教师使用讲授信息获取的过程、方法等基础知识。在进行有关网络知识的教学中还可以联系计算机教室的网络实际讲解,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有基础知识。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信息说起
引入新课
?
提问: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信息,我们现代生活能离开信息吗?
如实回答教师的提问。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明白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
观看视频
播放微课视频。
看视频,初步了解获取信息的四个步骤
?提高学生学习这节内容的兴趣。
1.确定信息需求
教师利用“制作校庆的宣传海报”活动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问题,分析问题,从中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
?(1)制订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需求清单。
认真听课,并结合平时自己接触的信息进行思考。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让学生从理论层面上了解获取信息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信息需求。
2.确定信息来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了解信息的几种来源。阅读学校的校报是通过媒体,跟老师同学交流是通过他人,自己亲身体验是通过实践。
听课的同时将思维扩大到自己所了解到的获取信息的来源,列出表格,分别举例说明这几个来源。
让学生能根据现实中所知道的信息来源对其进行归类。
注意事项
信息源越广阔,收集的信息量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的信息越真实可信。
信息来源时要注意信息的全面性和实用价值。
提醒学生确定信息来源时的注意事项。
3.采集信息
(1)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教材表2-1给出信息采集的一些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表2-1,了解采集信息的一些方法。
(2)采集信息的工具
??在信息社会,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我们应善于借助工具来采集信息,同时还应该注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采集行了解。
1、学生阅读教材表2-1 ,根据教师的指导掌握采集信息的方法。
2、谈谈自己在采集信息方面的经验。
3、学生交流对信息采集工具的认识和了解。
使学生了解采集信息的方法和借助的工具。还要注意信息采集的原则。
4.保存信息
(1)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杂乱,需要进行整理。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将信息整理和分类,填写信息采集卡。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大,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
1、学生学会整理信息,并分类保存,学会制作信息采集卡。
?2、学生采用两种以上的工具采集不同类型的信息并将它们保存在计算机中。
使学生了解保存信息的方法和借助的工具。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
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完成课堂练习,采用提问的方式。
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加深印象。
作业
布置作业,提出落叶为何总是背朝天,让学生回去完成作业。
听讲
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3.教学资源
(1)有关信息获取的过程和方法的微课视频
(2)ppt教学课件。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简单直观的课,其特点一是内容较少,理论性强;其二是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太大。一般情况下,只要根据教材,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理论概念讲解得枯燥性作好了相应的准备,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后,也就算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也会不错。
?? 如果采用与实际事例结合,观看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的视频资料等方法,会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原有的对各种信息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了解了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更为系统化的信息知识体系,这对他们以后的相关知识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边看边想,做好笔记。学生在本课的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比较强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整个过程也基本保持了良好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