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第一节介绍了需求分析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处理数据,本课时将利用图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形式上即有文本的操作,也有图形的处理;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形象。 
学习任务 
1、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三种常见图表的使用特点; 
2、能够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并分析数据形成报告,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图表数据的转置操作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三种常用图表的使用特点。 
难点:1)、数据源、图表类型、图表选项的选择与修改。 
2)、运用有效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并对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任务驱动法 、提问引导法 
教学媒体:网络教室、CAI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三幅图片为引入,并对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说明利用图形使数据展示直观形象,不过表格数据更具体,要让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那么这样的图表怎么做出来的呢?通过提问,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明确了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二、复习 
数学中常见的图表类型及其功能 
1、柱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2、折线图:也称线形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3、扇形图:也称饼形图适用于描述数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案例再现:打开“学生社暂行复试测试得分统计表.xls”表, 
1、让总分最高的学生来担任社联主席。(求总分) 
2、单项成绩最高的学生作为各社团的骨干学生。(求每项最高分) 
三、制作图表 
1、让学生先欣赏需完成的三种图表,并与表格数据对比,归纳图表和表格数据的优点。 
2、学生任务:打开“社团测试数据.xls”,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各项目各学生的成绩比较分析图表 
任务二:将表格数据转换成测试总分比较图表 
任务三: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各学生的各项成绩比较分析图表 
操作提示: 
选中正确的源数据。 
图表的变化是随着所选源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而根据任务需求被选中的数据可能出现两种情况。连续区域数据和非连续区域数据 
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图表向导工具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图表类型为柱形图,并选择子图表类型为簇状柱形图,按向导操作“下一步”,最后单击“完成”按钮。 
(3)图表的转置 
(4)建立图表的一般方法:根据需求正确选中源数据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图表向导按钮,在出现的图表向导对话框中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最后单击完成按钮。 
四、观看案例,讨论并回答,用哪种图表类型表现较恰当 
1、某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重要的是什么”进行了数据调查,选择优秀的学习成绩的有13.75%,选择良好的人格的有45.25%,选择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37.5%,选择较强的能力的有2.25%,其他1.25%。 
2、10月份班级黑板报评比结果公布:高一(1),89分;高一(2),91分;高一(3),88分;高一(4),83分。 
3、峨眉山气温变化趋势情况 
五、巩固练习 
请大家打开“能源消费.xls”,根据下列要求,利用图表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后请各个小组挑选出认为最满意的一位同学的作品来依次展示,第一小组展示根据任务一要求完成的图表,第二小组展示根据任务二要求完成的图表,第三小组展示第二个年份即1975年的图表 
1)各类能源消费量各年份的对比情况分析 
2)各类能源消费量各年份的变化趋势情况 
3)统计2000年各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关系情况 
(六)、小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