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广东省编《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六章第1节,教学课时为一课时,本节作为第六章的开篇,全面介绍了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在日常信息传播过程中逐步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意识,且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信息安全维护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 
(2)掌握辨析日常信息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技巧; 
(3)了解信息相关的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掌握防止信息被盗的方法; 
(2)通过对勒索病毒的防治过程,让学生掌握为电脑或手机加固防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 
(2)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3)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利用网络探讨问题的意识。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对计算机的操作及对信息技术各方面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但学生对信息安全了解不多,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在此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围绕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意识的树立。 
【教学重点】 
 (1)了解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以及造成的后果; 
(2)掌握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3)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其特性; 
(2)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3)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关定义。 
【教学策略】 
 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主导。以Webquest、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与Internet相连,带音响设备); 
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详细的教案; 
powerpoint课件; 
分小组(同桌同学)限时讨论活动,合作完成表格任务并发布。 
提问学生,总结信息安全问题 
提问学生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维护措施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 
让学生动手为电脑加固对当前“勒索病毒”的预防 
总结,课程结束 
阅读案例7—9案例,谈谈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课程开始 
让学生分析1—6个信息安全的案例 
让学生分析1—6个信息安全的案例 
课程开始 
让学生分析1—6个信息安全的案例 
课程开始 
让学生分析1—6个信息安全的案例 
课程开始 
【学生准备】 
预习课本第六章书。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在线课堂”辅助教学,分析1-6个案例 
与学生一起分析 
案例1:现阶段全球爆发的勒索病毒 
案例2:美国NASDAQ(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事故 
案例3:美国纽约银行EFT损失 
案例4:江苏扬州金融盗窃案 
案例5:一学生非法入侵169网络系统 
案例6:2003年最严重的病毒 
认真听讲 
Webquest、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营造一个较宽松自由的课堂。 
(二)分组讨论活动,完成表格任务并发布。 
根据以上安排,以2或3位同学(同桌)为一小组,10分钟内讨论6个案例并填写表6-1 信息安全相关案例分析表。 
 完成并根据以上信息发布途径提交表6-1。 
讨论并完成案例分析,提交表格 
以开展讨论合作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三)学生总结信息安全问题 
提问学生:通过5个案例,请您归纳总结出信息系统安全应包括哪些方面? 
通过上述比较典型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信息系统安全 
威胁应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一、对系统实体的威胁: 
 物理硬件设备(如案例1) 
二、对系统信息的威胁 
1.计算机软件设计存在缺陷(如案例2) 
2.计算机网络犯罪(如案例3.4.5) 
 窃取银行资金(案例3) 
 黑客非法破坏(案例4) 
 病毒 (案例5) 
3.其它… (见分析表) 
学生从案例总结信息系统安全包含的方面 
提问方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讲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例如物理安全的维护和逻辑安全的维护,以及日常的安全产品 
认真听讲 
教师突出本节重点内容 
(五)计算机病毒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以及其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型、可触发性 
认真听讲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 
(六)让学生动手为电脑加固对当前“勒索病毒” 
讲解勒索病毒对文件的危害以及演示预防步骤 
学生模仿教师,对电脑进行预防 
让学生掌握对电脑防治的基本方法 
(七)阅读案例7—9案例,谈谈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与学生一起分析案例7—9,让学生对计算机犯罪有基本了解,以及预防意识 
认真听讲,树立预防意识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犯罪以及树立预防意识 
(八)总结:通让学生分析案例1—9,以及动手为电脑加固对当前“勒索病毒”的预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更多的信息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意识,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水平。 
【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标的课程理念。围绕新课标,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1、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围绕主题任务学习,有助于促进协作学习和提高班级凝聚力。 
5、本节课重难点突出,效果较好,但是学生评价方法及措施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教学评价系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构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健康成才的教学评价,是我们今后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资料】: 
 1、《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 广东教育出版社; 
 2、《信息技术基础教师教学用书》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 广东教育出版社; 
 3、网易网站“病毒风波”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