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24时计时法在电视、广播、车站等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一日有了概念,并能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个时刻。在此基础上,了解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不同的时刻。但24时计时法比较抽象,需要借助多种直观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这种计时方法,理解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对普通计时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学习24是计时法奠定了基础。学生关于24时计时法的认识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差异大,他们有一定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有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体验学习过程。对24时计时法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对24时计时法的普通计时法的的互换方法会有较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过媒体课件来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境,知道一天有24时,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体验感悟,理解24时计时法的计时方法以及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
理解24时计时法的计时方法以及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钟面模型、作业单、课件。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教学方法】
1.选择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24时计时法以及掌握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换方让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的由来这一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在表盘上演示,学生对其中的哪个时刻与实际结合还是比较模糊,而在此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演示时针转动的同时配上天色的变化和小朋友此时在做什么的图片,就会让学生对这―知识点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从而较为轻松地突破这一难点,??
2.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归纳、总结,理解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可以把过程变得直观、具体、形象,学生易于理解。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整合”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演绎、归纳总结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揭题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客人,听着这首动画歌曲(播放《西游记》主题曲),猜猜他是谁?(引出“猪八戒”)
课件演示:一天呀,猪八戒收到一张请柬,他打开一看:
第二天,天还没亮,猪八戒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忙忙赶往瑶池赴宴。可是从早晨一直等到晚上七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猪八戒等了一天?
根据回答板书:
晚上7时→普通计时法
19时→24时计时法
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记时法。(揭示课题:记时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猪八戒赴宴这一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两种不同的记时方法,让学生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一课的学习。
认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一)初步感知、体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提问:关于计时法,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1.时针每天在钟面上走几圈?
2.什么是普通计时法?
3.什么是24时计时法?
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24时计时法?
5.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
6.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怎样转化?
课件出示:
1.时针每天在钟面上走几圈?
2.什么是普通计时法?
3.什么是24时计时法?
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24时计时法?
师:带着这4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视频。
(播放小视频)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1.师生拨钟表,边拨边说。
2.同桌边拨边说。
3.指名学生边拨边说。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师生拨、自己拨、指名拨,加深学生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对应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倾听、动手操作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该如何相互转化呢?请同桌合作填写下表,并且将你们发现的规律简单记录在学习单上。
1.同桌两人合作填表,观察、归纳总结出规律。
2.展示学生的学习单,并指名学生汇报。
3.小结:
(1)区别
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要加时间限制词,
24时计时法:时刻前不用加时间限制词,
(2)转化
第一圈: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第二圈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单的填写,同桌的讨论,找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方法,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
初识时间尺
出示时间尺,如果0时到24时代表了今天,那么0时之前就代表了昨天,24时之后就是明天。
四、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4种不同题型的练习,层层深入,巩固本节课所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寄语:
希望同学们学会珍惜时间,学会珍惜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播放歌曲:《明日歌》)
【设计意图】通过鲁迅的话以及《明日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
计时法
第一圈:
普
24
通
时
计
计
第二圈
:时
时
法
法
晚上7时
19:00《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难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用具
钟表模型、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比一比谁反映得最快。
米老鼠和唐老鸭约好周日8时到公园门口见面,他俩都按时到了公园门口,但是却没有见到面,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24时计时法
二、新知教学
1、自主性导学(课件出示)
(1)一天是多少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几圈?
(2)半夜12时是几时?0时在哪里?
(3)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几小时?
(4)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了几小时?
2.自主性预学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主学习,时间约为三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拿出钟表模型,根据导学单上的四个问题,小组合作来拨一拨,看看你能否解决这四个问题。
3、交互性研学
A.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0时
夜里12时也叫0时,它是一天的开始。想一想,这时你在干什么?是的,新的一天就在我们甜蜜的睡梦中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2)出示1时
时针继续转动,走过了一大格,现在是几时?
对,1时。现在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1:00”(板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凌晨1:00”。(板书)新的一天刚过了1小时,我们依旧在睡梦中。
(3)出示7时
时针继续转动,走啊走,太阳出来了,现在是几时?(7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7:00”(板书)那么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就是……。(板书:上午7:00)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
(4)出示12时
时针继续转动,红日当头,现在是几时?(中午12:00)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板书:12:00)
想一想,时针从夜里的12时开始到中午12时,转了几圈?经过了几小时?一天结束了吗?到中午12时一天刚过了一半,时针还要继续再转一圈。
(5)第二圈1时
注意观察,时针开始走第二圈了,现在是几时?
(6)第二圈3时
现在是几时?下午3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又是几时?
(7)24时
时针继续转动,又回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现在是几时?到24时,一天就结束了。24时是一天的结束,同时它又是新一天的开始,这时也是0时,它是今天的24时,又是明天的0时。
(8)揭示名称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时针转动的情况。时针从凌晨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正好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开始再继续转一圈到夜里12时,又是12小时,一天一共几小时?也就是(板书)1日=24小时。这种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24时计时法。
(9)比较内外圈关系(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钟面,钟面上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B.两种计时法的关系
现在我们来看看黑板上的两种计时法,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先仔细观察,再小组内讨论,说说你的发现。
三、课堂练习(小组PK)
知道了他们的关系,如果给你一个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你能把它改成24时计时法吗?看来大家都很自信,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接力,来比一比,看看哪一小组既快又准确!
四、达标总结
一节课的时间马上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们掌握了吗?
看来大家今天的收获都不小!一寸光阴一寸金,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用0时到24时计时的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7:00
不变
7:00
上午12:15
不变
12:15
下午1:00
1+12=13
13:00(小结12→24)
下午3:30
3时30分+12时=15时30分
15:30
下午4:15
16时15分—12时=4时15分
16:15(小结24→12)
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具体做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导入趣味化,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习的起点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以一个“脑筋急转弯”导入新课,从而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自然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探索学习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由直观演示,观察再到抽象的思维,分析进而得到结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适时板书,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都能清楚地表示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看谁能最快发现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初探出两种计时法的记时特点,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
三、努力给学生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了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前的“备”学生做得不太到位。
2、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不够
。
3、教学评价太少。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67~68
页。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产生
的必要性,能正确区分两种计时法;
2.探索、学习两种计时法的转化方法,能熟练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化;
3.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计时法的转化原理,熟练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化。
[教具准备]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五一”马上就要到来了,你们有什么旅行计划呢?
预设1:绿博园。
预设2:青岛。
师:在旅行的途中,我们会发现,数学存在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购票乘车需要数学知识,吃饭付费也需要数学知识。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刚,强强,小美计划在“五一”假期的时候去天文馆,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帮助他,好不好?我们先一起去看看:他们在天文馆门前看到了什么?
师:仔细观察信息窗,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9:00《宇宙旅行》
10:30《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
15:00《奇妙的星空》
15:45《小丽访问哈勃》
开馆时间:8:30——16:30。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马上想到了什么问题?
预设1:15:00是几时?
预设2:15:45是几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的这些疑问都能找到答案。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15:00是几时”?(师板书问题。)
【设计意图】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会读、认钟表上的时刻。通过课前调查可以得知:学生生活中的计时法实际是以普通计时法为主的,所以他们对普通计时法比较熟悉,但存在使用并不规范的问题,即:虽然使用了普通计时法,但又结合现实情境省略了时间词;而对于24时计时法则知之甚少,仅存在一些模糊的感知。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通过学生观察信息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明确计时法产生的原理,揭示课题
(一)复习
师:哪位同学知道:新的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预设:过了晚上12时。
师:晚上12时也叫做24时,或者0时,下面我们就
跟着时间老人的脚步一起看看时间是如何匆匆过完
一天的。
展示时针转过钟面2圈的动画
学生边观察动画和手中的钟表模型边思考、想象。
指名学生拨钟表模型:第一圈: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
第二圈:从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
在学生思考、拨钟表模型的基础上课件演示一天的24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天有24小时,时针需要走两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计时法产生的原因:一天有24个小时,钟面上却只有12个时刻,所以时针要走两圈,从而每个时刻都会在钟面上显示两次。而之所以需要不同的计时法就是为了区分每圈中钟面上显示的这两个相同时刻。这是计时法产生的原因。
三、学习24时计时法
(一)复习普通计时法
师: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要走两圈,所
以钟面上的每个时刻时针都会走过两次。比如:第一圈,钟面上会显示1时,第二圈,
钟面上还会显示1时……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区分第一圈的1时和第二圈的1时呢?
预设:在时刻前加上凌晨和下午这两个词。
师:也就是说我们给钟面上一天中的两个1
时加上不同的时间词,就把他们区分开了,
对吗?那我们怎样加时间词呢?
引导生加时间词:
预设:“凌晨”1时
“下午”1时;
“凌晨”2时
“下午”2时;
……
师板书:成对加(见图3)
师:观察一下:
第一圈:我们加了哪些时间词?
第二圈:我们又加了哪些时间词?
师:刚才,我们给每天钟面上两个相同的时刻分别加上了不同的时
间词,就把这两个时刻区分开了。
【设计意图】普通计时法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想办法区分钟面上每天两个相同的时刻来完成。因为日常生活中学生已具备了这方面的经验,并且前面的教学已引导学生明确了一天中时针走过的两圈,所以,学生能想到用加时间词的方法区分就水到渠成,从而学生可以很顺利的掌握普通计时法。
(二)学习24时计时法
1.导入
师:除了加时间词,还有别的办法区分它们吗?
预设:下午的1时我们说13时。
师:下午1时为什么是13时呢?
预设:下午1时是第二圈的1时,第一圈时针已经走过12个小时
了,下午1时就是这一天的第13个小时,所以下午1时可以用13
时来记录。
师:13是怎么来的?
预设:12加1得来的。
师:加的是哪12个小时?
预设:12是第一圈的12个小时。
师:那么,下午2时是多少时?下午3时呢?
大家能自己用这样的方法写出后面的时刻吗?
学生独立写出其余时刻。
师:夜里12时是这一天的开始,我们可以记作“0时”。在第一圈结束时时针已经走过了12时,再走1时就是这一天的第13个小时,也就是13时。这样,第一圈的1时我们称作1时,而把第二圈的1时叫13时,也就是说我们用“1”和“13”这两个不同的数字区分开了第一圈的1时和第二圈的1时;用“2”和“14”区分开了第一圈的2时和第二圈的2时……这样我们就用从0到24这些不同的数字表示出了这一天的24时。虽然没有用时间词,但也把两圈中钟面上相同的时刻区分开了。
【设计意图】24时计时法的学习再次让学生想办法区分一天中钟面上两个相同的时刻,既能突出“区分”的作用,又可以让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的来历。
(三)对比分析,理解两种计时方法
师:请大家想一想:刚才我们用几种方法区分开了一天中钟面上两个相同的时刻?
预设:两种。一种是在钟面时刻前加时间词;另一种是用24时来区分钟面上两个相同的时刻。
师:在钟面时刻前加时间词的计时法叫“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用24时来区分钟面上两个相同的时刻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师分别板书: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师:也就是说,无论是普通计时法还是24时计时法,目的都是为了区分一天中钟面上会出现的两个相同的时刻。
师:夜里12时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它既是0时,也是24时。
师:想一想,生活中一般哪些地方用普通计时法?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
学生思考后分别举例回答。
师:生活中我们习惯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大家对普通计时法感到亲切。但是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时间观念,为了计算方便,大都采用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两种计时法的产生都是学生动脑思考的结果,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加深对两种计时法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感受两种计时法,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直观感知,为下面探究两种计时法的转换做好铺垫。
四、学习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师:观察一下,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普通计时法为什么必须加时间词?
24时计时法为什么可以不加时间词?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普通计时法,你有什么发现?
师:请大家再观察一下24时计时法,你又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圈:钟面上是几时还是几时。第二圈:在钟面时刻的基础上加了12。
师:了解了两种计时法的区别,我们就可以把两种计时法进行转换,大家可以尝试着把下列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出示题目:
凌晨1时
下午1时
上午8时
晚上8时
学生完成后思考:怎样把普通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
出示下列题目:
2时
15时
9时
21时
学生完成后思考:怎样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
练习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练习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两种计时法的来历及表示的时刻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和较充分的直观感知,所以虽然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虽是本课时的难点,但因为前面的铺垫,所以本环节基本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在学生尝试转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转换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飞跃,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反思,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提升学生梳理知识、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