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一单元作文导写: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附写作分析与佳作精评)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一单元作文导写: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附写作分析与佳作精评)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0 11: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一单元作文导写: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附写作分析与佳作精评)
一、片段写作。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别忘了取一个别致的题目。
提示:
1.关键是要善于发现,你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不妨先都记下来,再做取舍。
2.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写作分析】
写好这篇片段作文,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突出“变化"。既然是描写秋天的景物,那么,它们的情状肯定会与春天、夏天、冬天有所不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揭示出这种“不同”。二是要做到情景交融。在写景的同时,不要忘了抒情。写景必抒情,抒情必写景。
【佳作展示】
九月份是收获的时节。秋风习习,路边的小道旁弥漫着金桂的芬芳,田野里菊花正烂漫,宛若一个又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秋天没有夏季的喧闹,反而多了些恬静。
秋季,也是果树成熟的季节。它别了夏天的活力与激情,更多的是对土地的奉献与感激。秋天的凉风习习,像是夏天活力宣泄后久违的平静,却又无丝毫陌生。夏天的知了在树上鸣啼,秋天霜染的红枫勾勒出属于它的一抹色彩。在这丰收的季节里,麦子压弯了腰,葡萄藤上了架,农民伯伯也扬起了笑脸,谷物脱了壳,留下的,是沉甸甸的麦穗。秋天像人一般,褪去了夏日的燥热,迎接秋日的清凉。
秋是夏的小憩,是冬的忙碌。自然界的每个生命都会在这里找到属于它们的答案。褪去浮躁与执着,迎来新的光辉,为生命的真谛添上一-抹绚丽的色彩。
点评:
这个作文片段,抓住秋季特有的景物,写出其特征。描写了桂花、菊花等景物,通过秋季与夏季的对比,写出了秋季平静成熟的特征。同时,紧扣“收获”,描写了丰收给农民带来的喜悦。
二、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从中选择一个方面 ,把它写下来。字数不限。
提示:
见闻、感受和想法可能很多,建议围绕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来写。以下话题可供参考:
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2.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写作分析】
本题要求我们从校园生活入手,选取合适的材料写作。材料中强调了一个“新”字,要求写初中生活中最新的体验和感受。可以写你的初中生活,谈谈你当上初中生的感受;还可以写一个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人,写你与他(她)的相识、相处,可以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来描写人物;还可以在校园中走一走,感受新环境中最令你欣喜、难忘的地方……将这些人、事、物、景按时间或者空间顺序写下来,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佳作展示】
活力,这是最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词语。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活力:在讲台上,老师们尽情地挥洒着智慧的结晶;在教室里,同学们不倦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霖;在走廊中,老师们从容地迈出了自信的步伐;在操场上,同学们坚定地喊出了响亮的口号;在办公室,老师们细致地打磨着上课的教案课件;在考场上,同学们自信地填下了精彩的答卷。
我被这股活力所感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想要去了解她,了解她的澎湃激情,了解她的融会贯通,了解她的多姿多彩。
她是一所新学校,所以这儿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就像她所展示的运河文化,奔腾不息,把每个人幻化为一渺水滴,汇入校园,融为一体。
点评:
这个作文片段,紧紧围绕“活力”这一主题,思路清晰地写出了自己在新学校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先用一组排比句,描写了眼中所见的敬业的老师与勤奋的学生,再水到渠成地描写自己想了解新学校的迫切愿望,以及参观校园后,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三、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动情的一-些事,先与同学交流,看看他们的反应,再从中选择一件事落笔。
2.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在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它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点题的作用。
【写作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作文,材料中要求我们写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体验,可以是让你深受触动的一个场景,可以是你灰心时的一句鼓励,可以是你难过时的一个安慰,还可以是一件令你感动或难忘的事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点。具体写作时,要抓住“成长”一词,交代清楚这件事给你的触动,或是成长过程中你受到的启发等。这件事让你有所收获,个人的认知水平、体验都能得到提高。此外,还要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若能在叙述的同时,加入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会使文章更加生动,也更能够打动人。
【佳作展示1】
外公的竹筐
程蓄涵
我的外公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他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会自已照料菜园里的植物,自己砍柴烧饭,自己制作扫帚、竹筐……我最喜欢看外公编竹筐了,因为他编织的不是竹筐,而是快乐。
暑假到了,我与爸爸妈妈一同回到外婆家,刚到家门口,透过车窗就看见外公在摆弄些什么,进了院子,才发现原来是竹筐。外公背着竹筐,说是要去山上劈些竹子来做新的竹筐,仔细一瞧,外公的筐里果然有一把砍柴刀。过了将近半个小时,外公扛着几根竹子回到家里。他把竹子往院子的地上一放,拍了拍手,深喘一口气,然后就蹲下来,拿起柴刀。外公的手法十分娴熟,不一会儿竹子就被劈成片了。紧接着,外公又将竹片劈成宽一厘米左右的竹条,再用刀来回打磨,使木条不再那么粗糙。来回细致地磨了几遍后,就到了制作竹筐的重头戏:编织!只见外公拿起几根竹片,一上一下来回编织,不一会就把底部编好了,外公又拿出一根细绳,将多余的部分扎到一起,再从侧面把竹片插进空隙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公已经把小竹筐编好了,我惊讶地看着外公:这些竹子竟被外公变成了如此精巧的竹筐,真是有趣啊!
可是,外公编好后并没有把它放进储物间,而是向外走去。我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跟着外公走,来到了隔壁的张爷爷家。外公把竹筐交给张爷爷,张爷爷似是在说什么感谢的话,脸上挂满了笑容。外公与张爷爷交谈了一会,不久就离开了他家。回到家后,我问外公为什么要把刚做好的竹筐给张爷爷,外公哈哈一笑,说:“在家里反正也没事,能帮到那些生活不便的人,又能丰富生活,何乐而不为呢?有时候我还会帮村里那些小孩子做竹蜻蜓玩呢。”我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在外公家待了几天,到了回苏州的日子了。早晨,外公将一个竹筐递给我,我往里一看,里面竟然还有一个竹蜻蜓。外公和外婆站在门口目送我们离开,我在车里使劲地和外公外婆挥手。直到汽车发动,我才把目光投向手里的竹筐,迟迟没有挪开。
看外公编织竹筐已经成为我很宝贵的一段经历,每次看到摆在我桌上的竹筐,就总能想起我的外公,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因为那竹筐装着的是我快乐的回忆。
点评:
在作文中,作者用“外公的竹筐”作为线索串起全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开篇用铺垫的手法,引出本文写作的主体——外公的竹筐,且用语精练,点明了中心,即外公“编织的不是竹筐,而是快乐”。文章主体部分详细描写了外公编竹筐的过程,以及外公将编好的竹筐送人,重点突显了“快乐”二字。文章结尾呼应前文,点明文章主旨。
【佳作展示2】
笑对生活
盛训怡
每天来我家店里收纸板的那个男人,他不爱笑。
我家开了一家店,每天需要进货,于是常常有纸板堆积在角落。每当他来收纸板的时候,总是套着宽大的已经洗掉线的衬衫,系着肥大的长裤子,看起来灰扑扑的。当他站直时,就像一根竖直的棕灰色杆子。
来我家店里收纸板的还有一个老婆婆。因为老婆婆称东西实惠些,父母总是倾向于将纸板给她。当男人来到我家得知时,也不说些什么,默默在门外站立了片刻,然后又抬起推车,走向下一家……这种情况持续了没多久后,那个老婆婆不知怎的就不来了。当我们不得已把纸板给他的时候,他还是紧绷着脸,把纸板一个接一个地往推车上摞。当结完钱,全部纸板都稳稳地扎在他的推车上了,他拿起推车扶手的那一瞬间,才会咧开嘴,露出微黄的牙齿笑一笑,脸上的褶皱都舒展开来,然后抬起扶手,迈步向前走去。
在我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桥。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我起早了,那时桥上没什么车。母亲载我到桥上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一辆推车上,约两米高的纸板在车上左右晃动。在与推车擦肩而过的刹那,我一转头——是他!微风习习,那个男人仍穿着他那身灰色衣服,皱着眉头,双手紧紧地攥着推车的把手,使劲拉着后面的纸板,一步步地往上走,汗珠止不住地从他的脸上往下滴。我回头观望着,看着他单薄的身影,总担心他一旦累了,稍微松一下手,所有努力便付诸东流。可是没有,直到我越来越远,最后望见他时,他还是慢慢地但又稳稳地往桥的中央走去。
他不爱笑,也不爱表达,但我每次看见他时,感受到的不是一个六七十岁老人应有的姿态,而是还像壮年人那样,瘦削却不干瘪,四肢和内心都充满了力量……
笑对生活,外在的笑不是关键,内心的淡然与精神体现才决定了一切。
点评:
作者用心观察,选取了生活中的极为普通的收纸板的男人入文,由开始的“不爱笑”到“笑一笑”,再到偶遇收纸板男人,逐层深入,体现了鲜明的主题。文章用词用语表达准确,很有感染力;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句式整齐,透着优雅与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