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
学习目标:
1.在丰富的实例中,通过摸一摸,涂一涂,比一比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观测图形的面积过程,在对比中感悟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
3.通过描一描,涂一涂,比一比的活动,区分周长与面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动手感知物体“面”,及“面”的大小,建立面积的概念。
学习难点:通过描一描,涂一涂的活动,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进一步里脊肉面积的含义。
一、问题引入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数学,我们研究什么问题呢?{板书——面积}你们听说过“面积”吗?
预设生1:面积就是这个正方形里面那部分。(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边指边说)
生2:求一个东西,它有多大。
师:关于
“面积”,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面积长得什么样呢?
生2:学习面积有什么用呢?
师:我建议大家首先研究面积的意义。面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后面的事情才好办。
二观察体验,理解概念
1.介绍面积的由来
师:早在4000多年前,美丽的尼罗河弯弯曲曲地穿过了埃及的土地,但是一到夏天就它就会泛滥发水,冲走了牛羊,冲毁了庄稼。当水退去后,人们为了维护属于自己的土地,有的用绳子、有的用石头圈出了地界。你们观察哪块土地大,哪块土地小呢?
生:蓝土地大,红土地小。
师:蓝土地的大小就叫做蓝土地的面积,红土地的大小就叫做红土地的面积。
2.对比中初步认识面积
(1)涂一涂,感受大小
师:我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给它涂上绿色,另一位同学把另一个涂上黄色,他们在涂的时候,大家再感觉一下,这两块土地面积的大小有点不一样。
(2)描边线,涂表面,感受不同
师:让我们一起描一描这两块地的边线(师在黑板上描,学生伸手跟着师一起描),再摸摸这块地的面儿。你对面积有些感觉了吗?周长和面积一样吗?
(3)活动中认识面积
师:(刷墙)伸出手来,我们也一起刷一刷,把这个长方形的面都刷满,刷满的地方有多大,这面墙的面积就有多大,换个姿势,伸出你的手指,指一指这一圈边线,这就是一周,这一周的边线有多长就是它的周长。
然后通过图示向学生说明,不封闭图形,我们不能知道它的大小,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大小。
3.举例说明,丰富对面积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封闭图形有大小。那么面长在哪儿呢?能在我们身边找到吗?
预设1:纸片上面积有大小。
2:数学书上有。
师:对!你们能摸一摸它的面吗?
生(边摸边数)
师:我们摸的这个面比较小,这个面比较大。面有多大多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
三、动手实践,主动建构
1.重叠法
师:(出示两张颜色不同的纸片):这两张纸片,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
预设1(把两张纸片叠在了一起比了比):不一样。
2.数格法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天黑请闭眼,男生请睁眼,男生数完,女生请睁眼,女生数完,全部同学汇报。
师:男同学看到了几个格子?
男生:24个。
师:女同学呢?
女生:看到了6个格子。
师:那谁看到的纸的面积大?是男生还是女生?
预设1:男生看到的面积大,因为男生有24个格,女生6个格。
2:不能确定。
师:真的是这样吗?一定是这样吗?还有不同的声音吗?
预设3:不能确定,我们没有看见她们的格子有多大。
师:你的意思是说,数数时,会不会有的格大?有的格小?数出来的数也不一样,所以不能确定。
这时候,当着学生面,把两张图片呈现在眼前,学生一目了然。
4.借助面积单位,从度量的角度对面积进行再认识。
师:(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你们学过这样的长度单位吧,大约它有多长?(1分米)大约1分米的尺子可以量长度。现在我想量面积的大小,看这把尺子合适不合适?那有没有量面积的工具?谁有?
学生高高举起了卡片。
预设1:拿尺子量一量,一条边是1分米,再量另一条边也是1分米。
师:你手里拿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啊?
2: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
师:那它的面积有多大,你知道吗?:边长是1d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师:(举着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这把尺子是量什么的?(面积)
师:我们同学一起量一量书的封面或者桌子的封面。
预设1:书的封面大约6平方分米,一行摆2个,摆了3行
2:桌面大约24平方分米,一行摆6个,摆了4行
四、内化提升,促进发展
师(出示1平方分米纸片):它多大?现在把它撕成丑八怪的样子,请问这些碎片合起来还是1平方分米吗?为什么啊?
预设1:是,因为它还是用的这个正方形的碎片。
师:它的样子变了,它的大小变没变?
2:样子虽然变了,老师没有拿走其中的任何一部分,所以这些碎片合起来还是1平方分米。
师:我还有一个疑问,既然你们手里有1平米分米,我这也有1平方分米,为什么不选这个作单位呢?
3:正正方方的能铺满;丑八怪铺不满,还里出外进的。
师: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聪明,度量面积时都选这些方方正正的图形,不仅能铺满,还能数出它的面积呢。如,刚才我们量桌面的过程,就是用这样方方正正的图形1平方分米去度量的,每行摆了6个,摆了4行,是4个6,一共是24个1平方分米。所以桌面的大小就是24平方分米。
师:到现在为止,什么是面积呢?你们有体会了吗?
我们就来检验一下,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学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面积》
一、引入
师:学校刚刚开展了温馨课室,强老师带着宣传委员一起布置了外面的走廊,要给走廊四周围上一圈花边,为了更快地完成,他们进行比赛,你们觉得哪位同学更快?为什么?还记得周长是指什么吗?(照片加边框)
师:接下来,他们又要给这两个地方铺满作品,比赛谁更快,你们猜谁更快?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地方小一点。
二、探究新知
师:这个地方我们一眼先看到墙壁的什么?
生:表面
生:长方形
师:很多物体都有表面,想墙壁有表面,黑板有表面,书本有表面,还有什么有表面呢?
师:我们把这些物体的表面叫做面,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手摸一摸这些面,感受一下面,首先是数学书的封面,接下来是课桌的封面,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生:平
生:课桌面大,书面小
师:那我想黑板面和国旗面哪个更大?
生:国旗
师:那是不是每个物体的表面都有大小之分呢?
师:就像线段的长短叫做线段的长度一样,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就像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
师:举例说一说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当学生说到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时)我看到有人的数学书是这样摆,有人的数学书是这样摆,看起来形状不同,面积应该也不相同了。(学生反驳观点)
师:接下来我有个问题了,学具盒的前面是不是面,学具盒的侧面呢?那这两个面哪个面积大?
师:如果换成水杯呢?这个水杯有面吗?它的面积是什么?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吗?
师:观察一下哪个大?哪个小?
师:刚刚我们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那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它们的。。。面积。那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师:面积有大有小,请问,这两个图形哪个大哪个小?(出示长50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和长为48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能否像刚刚黑板面和国旗面那样直接看出面积大小?(观察)能否更准确地判断?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请同学上黑板展示重叠法、测量法)
师:你们很棒,那我们能不能用重叠确定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呢?(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和长为12
厘米、宽为9厘米的长方形),重叠一下试试,不行的话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测量)除了尺子,我们能不能借助其他物体来测量呢?请大家选择自己手中的图形进行测量,同桌之间一起动手测量。
师:课件回顾拼接过程
用圆作单位,左边的有几个圆,右边的呢?
用三角形作单位,左边的有几个三角形,右边的呢?
用正方形作单位,左边的有几个正方形,右边的有几个正方形呢?
师:请问一下,这三种情况都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为什么?
如果要非常确定图形的面积大小,用哪种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师: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到面积,国际上就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师:接下来我们用正方形来测量一下图形的面积,下面图形的面积各式多少?
除了测量面积之外,如果我们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么?
谈收获
今天认识了什么是面?什么是面积?怎么测量面积?要不要统一面积单位?
个
个
个
15
16
27《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
教学目标
(一)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
涂色比赛,制造冲突
(1)师请两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涂色比赛(准备两片大小不同的树叶图)
(2)猜猜谁涂得快,为什么?预设:涂小图形的学生涂得快
2.初步认识面积。
(1)摸一摸,认识面。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面
,数学书封面是什么样的
(2)比一比,知大小。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活动:闭眼摸面的大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课件填空(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3.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到物体或图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4.及时练习。
(1)(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面积。(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也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一起听听小精灵建议。(课件出示)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
?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活动:数图形面积(正方形大小不同)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82页第一题。独立回答,班内交流
2.完成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