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1~7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五四制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1~7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五四制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08 22: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第一单元
一、我会选
(1)下列图片中,属于直根系的是(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根可以抓住土壤,固定植物B.移栽植物时,尽可能地将根部多留土,可以提高成活率
C.植物的根都是生长在土壤中的D.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往往非常发达,这样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吸收水分
(3)下列不是肾蕨身体结构的组成部分的是(
)
A.根
B.茎
C.叶
D.花
(4)下列不是长在茎上的结构是(
)
A.叶
B.侧芽
C.花
D.侧根
(5)把刚剪下的枝条浸泡在红色水中一段时间后,
将枝条横切,看到内部细细的红色结构是(
)
A.导管
B.筛管
C.水管
(6)用一只透明塑料袋把一株植物的枝叶套上扎起来,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水珠,它是(
)
A.浇水时淋上去的
B.叶的蒸腾作用产生的
C.从湿土中蒸发上去的
(7)如下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哪个塑料袋中的水珠多?
(
)
A.1号
B.2号
C.不一定
(8)叶的蒸腾作用,是指(
)
A.叶片在高温环境下,会被晒伤的一种情况
B.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叶片跑到植物体内的过程
C.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跑到空气中的过程
(9)在蒸腾作用中,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中的(
)
排出去的
A.保卫细胞
B.气孔
C.叶脉
(10)摘掉凤仙花的花瓣,能看见里面的(
)。
A.果实
B.花萼
C.花蕊
(11)用镊子解剖桃花的顺序是(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雌蕊、雄蕊、花瓣、萼片
C.雄蕊、雌蕊、花瓣、萼片
D.花瓣、萼片、雄蕊、雌蕊
(12)春暖花开,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脚上沾着厚厚的花粉。蜜蜂的这种行为有助于植物的(
)。
A.种子发芽
B.传粉
C.开花
(13)下列哪个不是果实的特征?
(
)
A.外有果皮
B.内有种子
C.香甜可口
(14)根据下列植物果实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爆裂开
B.有钩刺C.轻盈,带翅或者绒毛
D.果实多肉好吃
(8)小明同学为验证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帮他完成这个探究活动:
①该同学准备了三盆相同的植物,并如下图所示进行处理。
小明应选择的一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装置设置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选好的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塑料袋上出现了较多的水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活中的科学
1.园林工人在移栽树木的时候,往往要去掉一大部分枝叶,
这是为什么呢?
2.园林工人在移栽树木的时候,是怎样保护树根的?你能试着解释一下原因吗?
3.树林里为什么会更凉爽
三、探究能力
1.植物叶子的数量和根吸收水分的多少有无关系呢?试着设计一个探究实验研究一下吧!
我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两株生长情况尽量相同的植物、两个相同的瓶子、
水、记号笔、食用油。
实验步骤:
(1)
将两株相同的植物的根部分别放入瓶子中,瓶子中放入同样多的水。
(2)将其中一株植物的叶片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瓶子分别做好标记。(3)食用油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记号笔分别将两个瓶子子中的水位标注在瓶子身上。(5)将两株植物-起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植物叶片的多少与根吸收水分的能力____________(填“有关系”或“无关系”)
科学第二单元
一、我会选
(1)下列关于固体和液体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固体和夜体都有确定的体积和形状
B.所有液体物质都有同样的特征
C.液体有流动性,但是有流动性的不一定是液体
(2)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空气(
)
A.能流动
B.有重量
C.体积不固定
(3)向气球中吹气,气球会变大,是因为空气(
)
A.占据空间
B.有重量
C.没有固定的体积
(4)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风扇
B.轮胎
C.瓶子
(5)有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容易被压缩,质量很轻,它可能是(
)。A.水
B.空气
C.沙子
(6)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预测一下(

A.纸团会湿
B.纸团不会湿
C.不一定
(7)下列不属于固体和液体共同特征的是(
)。
A.有固定的形状
B.有固定的体积
C.有确定的质量
(8)下列不是空气的特点的是(
)。
A.不会流动
B.占据空间
C.无色无味
D.有质量
(9)有一个玻璃瓶,我们把瓶口用橡皮塞塞好,然后用抽气机抽出一半的空气后立即将瓶口密封,请问现在瓶子中还剩多少空气?
(
)
A.一瓶空气
B.半瓶空气
C.不一定
(10)给植物喷水的喷壶,是利用了(
)。
A.空气没有气味和味道
B.空气有一定的体积,可以被压缩
C.空气有重量
(11)下列特征属于空气和液体共同特征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形状
B.会流动
C.没有质量
(12)下列物质属于气体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黑烟
(4)小明同学想利用比较充足气的篮球和踩瘪的篮球的重量来验证空气是有重量的。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①实验材料:
、篮球、
、气针等。
实验步骤:②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篮球打满气,然后用天平称出其_

③把气针插进篮球的气孔中,用脚将篮球踩瘪,把篮球里面的
尽量排净。
④把
放在天平上,称出其_
。⑤观察两次称量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现象:两次称量的数值是
_
的。
实验结论:空气是
重量的。
二、生活中的科学
2.在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胶塞密封,A、B是两根吸管(如右图)。如果从B管
往瓶中吹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辨到空气和水谁轻谁重?请写一写你的方法。
科学第三单元
一、我会选
(1)用手电筒从不同的方向照射一个花盆,所得到的物体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大小相同
C.方向相同
D.形状不同
(2)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
),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
)。
A.最短
越长
B.最长
越短
C.越长
最短
D.越短
最长
(3)影子的大小与(
)有关。
A.光源的位置B.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C.物体的形状
D.物体的大小
(4)影子总是在(
)A.向光的一面
B.背光的一面
C.一个方向
D.不同的方向
(5)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6)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使用哪种工具判断时间?学(
)。
A.日晷
B.地动仪
C.铜镜
(7)日晷是利用(
)来计时的。
A.物体的影子会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不会发生变化
(8)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
)个时辰。A.36
B.12
C.24
(9)研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时,不能用来模拟太阳的是(
)。
A.手电筒
B.蜡烛
C.乒乓球
(10)观察下列四个照片哪个图片拍摄时太阳的高度最低?
(
)。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进行演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人物剪影,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起源于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2011年成功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问,在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如果想让“演员”的影子变大,应该怎样做?
科学第四单元
一、我会选
(1)沙子和绿豆混合在一起后,用哪种方法可以将它们分离?:
(
)。
A.用筛子筛离
B.太阳晒
C.过滤
D.沉淀
(2)在“比较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不断地往烧杯中加入食盐
B.两个烧杯里的水不一样多,食盐一个多一个少
C.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一样
(3)在研究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时,下列条件能形成对比的是(
)。
A.加热与不加热
B.搅拌与研碎
C.搅拌与加热
(4)在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此时杯中的食盐溶液处于(
)。
A.饱和状态
B.不饱和状态
C.浑浊状态
(5)将食盐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在水中不能溶解
B.食盐在水中可以一直溶解下去
C.食盐在水中溶解一定的量后就不再溶解了
(6)我们可以用(
)
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滤纸过滤
B.静置沉淀
C.加热蒸发
(7)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让小苏打以更快的速度溶解在水里?
(
)
A.加热
B.研碎
C.搅拌
D.研碎、加热同时搅拌
(
8)在水中不断加入小苏打搅拌溶解,直到小苏打不再溶解,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让小苏打继续溶解?(
)
A.加热
B.搅拌
C.吹风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生活中人们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2.木屑和铁屑的混合物可以用哪些方法分离?请写出两种方法。
三、探究能力
1.桌子上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溶液,小明说,这两瓶溶液中有一瓶是食盐水,另一瓶是纯净水。如果不用舌头尝的方法,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区分出哪一瓶是食盐水,哪一瓶是纯净水吗?请写出你的办法。
科学第五单元
一、我会选
(1)下列物体放到一盆水中,能下沉的是(
)。
A.铁钉
B.小木块
C.苹果
(2)下列方法中,有可能使小木块沉到水底的是(
)。
A.把小木块锯成更小的木块
B.把小木块上绑一块铁块
C.把几个小木块粘起来
(3)下面是某教生手环的广告图,请问教生手环的哪个部分利用了水的浮力将人带上水面的(
)?
A.拉柄
B.收纳盒
C.指南针
D.充气袋
(4)下列哪种行为不是利用了水的浮力?
(
)。
A.国庆节时放飞氢气球
B.儿童用救生圈游泳
C.航空母舰在大海上航行
(5)利用弹性原理制作玩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用弹簧制作的玩具才是利用弹性原理
B.要先设计,再动手制作
C.制作完成后,不用改进
(6)我们使用的圆珠笔能自动伸缩笔心,是因为(
)。
A.笔芯有弹力
B.
笔杆有弹力
C.弹簧有弹力
D.
手指有弹力
(7)小朋友们在蹦床内跳高玩耍,是利用蹦床受压会产生(
)的原理。
A.压力
B.弹力
C.重力
(8)弹力产生是因为橡皮筋的(
)发生了改变。
A.材质
B.质量
C.形状
(9)下列没有应用弹力原理的是(
)。
A.拉力器
B.打吊瓶
C.充气城堡
D.蹦极拉绳
(10)用同样大小的力推箱子,在下列的哪种地面上,箱子会移动得比较快?(
)。
A.泥土地面
B.瓷砖地面
C.水泥地面
(11)下列情况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刷牙时,牙齿和牙刷之间的摩擦
B.玩滑梯时,屁股和滑梯之间的摩擦
C.汽车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轴之间的摩擦
二、生活中的科学
1.怎样可以让物体产生弹力?请举出5中利用弹力的物品。
2.衣服拉链不顺滑时,人们常常在拉链上涂点蜡,你能说说里面的科学道理吗?
三、探究能力
1.取一个易拉罐,在内部装上弹力较强的橡皮筋,中央固定一个重物,例如:钩码、铁锁等(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先将易拉罐转几周,然后轻轻地放在水平桌面上,一松手,
易拉罐就能自行向前滚动。
你能解释一下实验原理吗?
科学第六单元
一、我会选
(1)下列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水都是淡水B.海面上的冰川也属于淡水资源
C.冰川水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2)目前,人类能利用的淡水主要是(
)。
A.冰川水
B.
深层地下水
C.海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3)地球上淡水总储量最多的水体是(
)。
A.河流水
B.地下水
C.海洋水
D.冰川
(4)地球上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它主要包括(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B.湖泊水、江河水、冰川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深层地下水、陆地水
(5)当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哪种自然现象不会出现?
(
)
A.霜
B.露
C.雪
(6)在下列水的各种变化中,属于固态变液态的现象的是(
)。
A.杯子里装满水放进冰箱之后,水慢慢结冰
B.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开始慢慢消失
C.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过之后很快变干
(7)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是(
)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D.三态都有
(8)夏天吃冰糕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冰糕包装袋外部会有小水珠产生,那么这些小水珠是怎么回事呢?
(
)
A.空气中的水汽被冰糕吸过来的
B.空气遇冷变成水了
C.水蒸气遇冷变成水了
(9)下列哪个方法可以使毛巾干得更快?
(
)
A.放在暖气片上
B.套塑料袋
C.卷起来
(10)水沸腾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发出响声
B.冒气泡
C.翻滚
D.温度持续升高
(11)观察地球你可以发现什么?
(
)
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北半球陆地大于海洋
C.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二、生活中的科学
1冬天,带着眼镜进人温暖的室内,眼镜马上蒙上一层雾,变得模糊不清,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万能答案:
2洗澡后为什么会特别冷
科学第七单元
一、我会选
(2)量取40
mL的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
A.10mL的量筒
B.
100mL的量筒
C.50mL的量筒和滴管
D.
100
mL的量筒和滴管
(3)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应该(
)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
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水倒入右盘中称量
B.用手拿砝码也是可以的
C.物体放入左盘后可用调节螺母使天平平衡
D.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
(5)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观察
(6)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砝码生锈
B.
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C.在测量中,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然后读出示数
D.不用天平测量质量过大、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
(7)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为了较快测出物体质量,向托盘内增加砝码正确的做法是(
)
A.先加最大的砝码,再加小砝码B.先加最小的砝码,再加大砝码。
C.估计物体质量,先加接近物体质量的大砝码,
再加小硅码
(8)在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右盘中放有100g砝码一只,20
g砝码一只,10g
砝码一只。调节游码至图中所示位置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
A.134.8g
B.135
g
C.135.2
g
D.134.9g
(9)已调节好的天平,因故搬到另一张桌子上使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需调节,可以直接使用B.如果桌面水平,就可以直接使用
C.必须重新调节,不能直接使用D.调节不调节都可以
(10)有三个口径不同的量筒,它们的最小刻度值都是1mL,
选用哪个量筒测量时,读数的误差会更小?
(
)
(11)静止的面团慢慢地长大了,这是因为面团里的(
)
在起作用。
A.面粉吸水
B.水分蒸发
C.酵母菌
二、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中有哪些计时工具?除了沙漏你能在这些计时工具中挑一种,讲讲它是如何进行计时的吗?
三、探究能力
1.小明在用量筒测量一杯水的体积时,发现桌子上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头。他想测量一下这块石头的体积,你能利用现有的东西,帮他想个办法测量出石头的体积吗?
第1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