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庆县第三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安庆县第三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6 10:0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庆安三中高二期中试
语文科试题
命题人 吴庆超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题画诗,是紧紧围绕着某幅特定的绘画作品而创作的诗。它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的独创,在繁花锦簇的诗歌园地中独放异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无数天才的文学艺术家们,将诗以高超的书法题写在画幅上,再加之以精工的印章,与绘画形成完美的艺术形象,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
由于绘画题材丰富多彩,多种多样,题画诗的内容也极为广博纷繁,或咏写花草树木,或咏写山水田园,或咏写鸟兽虫鱼,或咏写人事季候,或咏写纸笔楼阁,等等,但就其思想倾向而言,大约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生动形象地再现画面的形象,深刻地开掘出画面的底层意蕴,描写出画面应该具有而又画不出的诗意,即所谓“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样的题画诗,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了。如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不仅生动地再现了画面上的景象,而且还写出了画外意,丰富了原画的意境。一、三两句描写画面的实景,但第二句说春天江水之暖是鸭子最先知道的,第四句说正当蒌蒿芦芽生长之时,美味的河豚鱼在长江中逆流而上了,这是画面上没有的,也是任何高明画师画不出来的,但苏轼却凭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来了,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春意和生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可谓是“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妙诗。
二类是借观看绘画赞美高洁的品格,抒写人生的感悟,表达艺术体验和对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如果说上一类诗基本上属于题中应有之意,这一类诗则是借题发议,借题发挥。如元代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后二句借墨梅抒情。这既是咏梅、赞梅,更是诗人高尚人格和美好情操的真实写照。这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感染着、启迪着每一个读者。
三类是借题画怀古伤今,讽刺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抨击浇簿的世风,抒发对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深忧。如果说第二类作品的借题发挥,尚属于作者自身范围的话,此类则又扩大到社会现实,具有更深广的思想内容。如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这首诗的牛砺角牛斗是有深刻寓意的。北宋后期,党争激烈,两派互相倾轧,而黄庭坚则主张削除党争,两派共理国政。对于党争,他感到痛心和不安,便借着这幅画抒写出来。诗中的牛砺角和牛争斗,即是象征统治阶级的党争,寓意是颇深刻的。
(选自高霞《中国古代题画诗简论》,有删改)
1.下列对于“题画诗”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画诗是紧紧围绕着某幅特定的绘画作品而创作的诗,是中外诗歌史上非常独特的诗歌创作形式。
B.题画诗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的独创,在繁花锦簇的诗歌园地中独放异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C.题画诗是指诗人根据一幅画写一首诗,再加之以印章,与绘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D.题画诗的内容丰富,咏写的对象有以下种类:花草树木、山水田园、鸟兽虫鱼、人事季候、纸笔楼阁。
2.下列对《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再现画面的形象,深刻地开掘出画面的底层意蕴,描写出画面应该具有而又画不出的诗意。
B.这首诗,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达到了“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效果。
C.诗的一、三两句描写了生活的实景,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充满了春意和生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诗的二、四句是苏轼的联想和想象,极富创造力,这是画面上没有的,也是任何高明画师画不出来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观看绘画赞美高洁的品格,抒写人生的感悟,表达艺术体验和对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的题画诗侧重点在于借题发议,借题发挥。
B.借题画怀古伤今的题画诗将诗作内容扩大到社会现实,超出了作者自身范围,具有更深广的思想内容。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既是咏梅、赞梅,更是王冕高尚人格和美好情操的真实写照。
D.“牛砺角”“牛斗”是北宋后期党争激烈两派互相倾轧的真实写照,抒发了黄庭坚对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深忧。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19分)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悦)其能。察宣廉(察:察举。廉: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之一。),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废乱:谓政教不行。),上徙宣为陈留太守,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始高陵令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牒书:书于简牒。),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又念十金法重(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伸眉:言无忧。伸眉于后:意谓以后还可做官)。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明之。”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无怨言。
又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而粟邑县小,辟(僻)在山中,民谨朴易治。令巨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长,举茂材,迁在栗。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移书劳勉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属县各有贤君;愿勉所职,卒功业。”
宣得郡中吏民罪名,辄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晓曰:“府所以不自发举者,不欲代县治,夺贤令长名也。”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下至财用笔研,皆为设方略,利用而省费。吏民称之,郡中清静。后宣坐免为庶人,归故郡,卒于家。
(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①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②楼烦:县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琅邪太守赵贡行县 行:巡视
B.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 案:案件
C.上徙宣为陈留太守 徙:调任
D.后宣坐免为庶人 坐 犯罪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宣为官治理效果的一组是 ( )(3分)
①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②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③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④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
⑤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 ⑥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琅邪太守欣赏薛宣的才能,幽州刺史推举他为茂材,大将军推荐他任长安令。薛宣在得到这些人的赏识和提携后,仕途上较为顺畅。
B.针对贪猾的杨湛,薛宣虽接待周到,暗地里却在收集他的罪证,并晓之以利害得失,使杨湛在正言厉色面前,敢怒而不敢言地交出权力。
C.薛宣深谙用人当用长之道,在掌握相关官员情况后,把他们调整到合适的县上任职,数月后,治理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薛宣趁机传信勉励他们。
D.薛宣性情密静而肯动脑筋,力求便利安妥。从官吏职责到物资财用,都设立相关规定,操作方便又节省开支,郡中清净,受到官民称赞。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高陵令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 (4分)
(2)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3分)
(3)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3分)
三、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11分)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绿蚁:酒的别名。蚁:浮在酒面上的米渣,其细如蚁,所以这样称。醅:未过滤的酒。
无:作用相当于“否”,表示委婉语气。
8、为什么这首诗写的动人而有诗味?(4分)
9、说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分)
10、请把这首诗改写成一封请柬。(4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1.(1)祖母刘, ,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 (李密《陈情表》)(2)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五、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20分)
雪 夜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罗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2.小说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何特点和作用?(6分)
答:
13. 文章对歹徒着墨不多,然而他的“匕首”却前后出现了三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歹徒执意要上楼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
14. 小说设置了楼上并不存在的两位老人的儿子的形象,联系全文,探究这样设置有什么妙处?(8分)
答:
第Ⅱ卷
六、语言文字运用(23分)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洲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17.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短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保护动物,已不是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他们命运的程度,但当 、 、 、 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18.将下列句子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句子的顺序,但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5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19.改写下面这个长句,使之成为两个或几个短句,以加强表意的明晰性。(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20.在下列词语中进行选择,为后面的上联对出下联。(4分)
供选择的词语:
性情自然安和 山水涵润身心 心中不可无书 熟读诸史五经 读书贵在有疑
心神欲静 待人要和 度量求宏 胸怀要正 山水怡人 脚跟须定
上联:眼界要阔,遍览名山大川;
下联: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请自选角度,准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 字。
个惯犯也看不出老夫妇的破绽,从侧面衬托出老夫妇感情的投入与逼真。(2)一来歹徒以为楼上有更贵重的东西,二来如果楼上有人会对其作案造成威胁,他必须去探个究竟。(6分)
14、两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就死了,因为儿子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促使他们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他们总念叨着儿子,关心着儿子,保护着儿子。小说这样的设置,把老夫妇对儿子真切的感情和深深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整篇小说都是按照老夫妇的儿子在楼上学习而展开的,但是到最后楼上根本就没有人,是空的,令人出乎意料之外,这是小说悬念设置最成功的地方。(8分)
六(23分)
15.【答案】C。(3分)
【解析】“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当时名望很重,符合语境。
【思路分析】
A项“间不容发”是个多义成语,有三个意思。①指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②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③比喻文字精练、严谨。不是指空间容不下的意思。
B项“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原句是自诩的意思,不符合语境。
D项“南辕北辙”比喻背道而驰,行动与目的相反。原句是说我俩考虑问题不同,可改为“大相径庭”。
16.【参考答案】A (3分)
【解析】B项首先是语序不当,“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不是鉴定的内容,“发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才是鉴定的内容。其次主谓搭配不当,改称“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被命名为“金丝牦牛”。C项语序不当,应为“……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构思奇特,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D项句式杂糅,“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改成“所以食用水果前的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或“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
17. B (题中“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他们命运”在语意上有递进作用,①③两句说动物被人类玩于手掌,②④句则说动物被人类主宰命运,另外,②句比④句程度更深,有语意上的递进。)(3分)
18、答案: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欢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欢情节曲折的小说。(5分)
19. 答案: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士兵丧失性命。”(5分)
20、度量求宏,熟读诸史五经。(要求对仗工整且语意连贯,缺一点即不得分)
(4分)
七、(60分)
作文提示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 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参考译文:
薛宣字赣君,是东海郯县人。年轻时任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巡视属县,见到薛宣,非常赏识他的才能。察举薛宣廉洁,薛宣升任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推举薛宣为茂材,当了宛句令。大将军王凤听说了薛宣的才能,举荐他做了长安令,薛宣的治理果然很有名声,由于明白熟悉法令条文而被诏令补任御史中丞。
薛宣屡次谈论对于施政有利的事,上奏推举郡国俸禄为二千石的部刺史,所贬抑屏退和所称赞引荐的,清浊非常明了,因此在当时很有名气。出任临淮太守,刑赏与教化得到普遍施行。正好陈留郡有大盗贼破坏扰乱秩序,皇上调任薛宣为陈留太守,强盗被平息,官吏百姓都敬重他的威望与信誉。
当初高陵令杨湛贪婪狡诈,毫不恭顺,掌握郡里长官的短处,先前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屡次考查都无法追究。到薛宣任职时,他们来到府署来拜见,薛宣安排酒饭和他们对坐而食,招待非常周到。随即暗中访求他们犯法所得的贿赂,完全获得了他们接受和索取贿赂的情况。薛宣察觉杨湛有改正过错、尊敬自己的表示,就自己亲手在简牒上书写,逐条列举他非法取得的贿赂,密封后送给杨湛。薛宣看到杨湛有改变态度尊敬自己的成效,于是亲手写了信札,分条陈述他巧取的赃物,封好后给了杨湛说:“百姓像简牒上所写的那样逐条揭发您,又考虑到十金之法很重,不忍心揭露您。所以秘密地用亲笔书信来告诉您,想要您自己考虑进退,到以后可以再扬眉吐气。所以秘密地用亲手写的信札让你明白,想要你自己考虑进与退,可能你在以后还有再抬头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些事,再密封归还这封信,让我能够替您证实清白。”杨湛自己知道犯法所得的贿赂和信上所记录的相符合,而薛宣言辞温和,没有伤害自己的意图。杨湛立即解下印绶付给属吏,写信感谢薛宣,始终没有怨恨不满的话。
又频阳县北边对着上郡、西河,是几个郡的会合处,盗贼很多。频阳县县令薛恭原本是平陵县以孝知名的士人,按功劳等次渐渐升为县令,不曾治理过百姓;不称职。而粟邑县很小而且偏僻,坐落在在山里,百姓谨慎质朴容易管理。县令巨鹿人尹赏是长时间在郡里管事的官吏,任楼烦长,被推举为茂材,升迁调到了栗邑。薛宣就依照法令奏请尹赏与薛恭换任县令。两个人任职几个月后,两个县都治理得很好。薛宣就移送文书慰劳勉励他们说:“从前孟公绰作赵魏的家臣很优秀,却不适合当滕国、薛国的大夫,所以有的人依靠德行而显达,有的人凭借功劳而被举荐,‘君子进身的道路,怎么能够相同呢!’属下各县都有贤明的长官;希望你们尽力从事自己的职务,成就功勋事业。”
薛宣得知郡中官吏和百姓的罪名,就召来该县的长吏并告知他,让他自己实行处罚。告诉他说:“府里不自己揭发检举的原因是不想替代县里来治理,夺走贤良的令长的名声。”长吏没有一个不是有欢喜又害怕,摘下帽子拜谢薛宣将恩德归给他们并接受训诫。薛宣为人注重仪容威严端正,进退举止文雅大方,很值得一观。性情深密安静,有智谋,思考省察官吏的职责,寻求便利安逸的办法。下至钱财笔砚,都设计方略,使之便于使用而且节省了花费。官吏和百姓都称赞他,郡中安静太平。后来薛宣获罪,免职为平民,回到原来的郡县,在家里去世。
同课章节目录